海丰打造珠宝加工新名城
海丰县将珠宝加工打造成本地区的品牌产业,逐步发展成为粤东地区最大的珠宝市场和珠宝加工集散地。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28日)海丰县珠宝进出口总值达7725万美元,约占全县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9.5%。
素有“珠宝专业镇”美称的海丰县可塘镇年加工生产水晶及各类宝石超5万吨,占世界加工总量的70%,有珠宝加工厂逾千家,设有“广东可塘珠宝交易市场”,产品销往港、台、欧美、东南亚和国内等地。
在革命老区迎来经济发展,打造特色产业的浪潮中,汕头海关驻海城办事处积极融入,从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入手,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空间,大力扶持海丰特色产业———珠宝加工业的发展,对海丰珠宝行业逐渐步入健康快速的对外发展快车道起积极作用。
海丰珠宝加工企业多数是中小规模民营企业,无进出口经营权,且多在异地口岸委托进出口。目前在属地海关注册备案的珠宝加工企业仅有19家。
针对这一情况,该办事处多次深入可塘等珠宝加工相对集中的乡镇,举办政策宣讲会,宣传政策、了解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引导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家的加工贸易政策和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措施,走自主发展道路,打造自身品牌,做大做强。
海城办认真落实预约监管等通关便利措施,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尽可能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提供企业竞争力。广东力奇珠宝工艺礼品有限公司是海丰地区珠宝加工龙头企业,1至6月份,该企业共办理进出口业务100多宗,平均每周进口1宗,出口3宗。海关关员为企业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珠宝加工中宝石和半宝石料件的准确归类是企业申报备案的难点,对此,该办事处开展专题研究,并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提出宝石和半宝石料件的准确归类的简要方法。海丰县金盛宝石首饰有限公司报关员彭秋玲对此事颇有感触:“海关的同志对报关员提出的咨询总能给予快速、准确的解答,耐心纠正我们在申报备案环节出现的归类不准确、填报不规范等差错,帮助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还根据各企业报关员的需求,适时举办了《商品规范申报目录》、加工贸易单耗管理、报关单证规范填制等专题培训,效果非常明显。现在申报更规范了、差错率降低,业务办理的效率也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