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艺美术业高级
研修班/发展论坛资料
面对市场经济新环境 工艺美术科学发展新思考
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
理事长 马 达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己从初期注重的规模扩张到现在倡导的科学发展阶段,应该说这是对市场经济发展更理性的认识。工艺美术业如何在市场经济新环境下科学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加以思考。结合学习李铁映副委员讲话(分别是二月初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座谈会上讲话,二月中旬在德化振兴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及美术陶瓷业研讨会上讲话,四月中旬和九月初在宜兴紫砂行业、大师名人座谈会上讲话,十月底在杭州西博会大师精品展期间向有关省、市名誉理事长颁发证书会上的讲话),根据我去年五月底、六月初参加世界手工艺大会所得到的世界手工业发展潮流和重点等信息,联系我省工艺美术现状和情况,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怎样理性认识市场新环境下的工艺美术业:
工艺美术的基本性质简单地说,是人们在制造物品的时候,将美观的要求和实用的要求融合为一体,以实现美与用的双重功能。因此,工艺美术是既具文化艺术特征,又具实用商品特征双重属性的特殊商品。在世界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以来,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到当今新的时期,面对现时科学发展的新环境、大背景,怎样与时俱进看待工艺美术业,必须有新的视角和新的认识。
从文化属性的视角上认识。李铁映副委员长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就没有自己的历史,也就是没有民族的特征,一个没有自己优秀文化的民族,一个不重视自己与发扬自己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当今,许多事例印证一个企业、一个城市在市场竞争中拼经济、拼实力,但最后肯定是拼文化。特别当今全球还面临各种危机,各国不仅拼经济、拼军事,更重要的还是拼文化。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采取文化的渗透、意识形态渗透,目的是用自己的文化观、价值观、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他人,影响他人,归根结蒂也都是文化的较量。因此说民族文化的褪色,就是民族性的消亡。李铁映讲:“中国的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载体,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优秀的工艺美术文化,更是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独特的、为人类、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珍宝”。工艺美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它既是民族文化的文化成果,也是文化与技艺相结合的物质成果,所以属文化产业范畴。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现今文化产业在社会生活、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工艺美术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华文化形态和时代特征,作为文化产业,就必需保持自己民族的文化特征,就必需在面当今市场化、全球化等等猛烈冲击下做到不衰落、不变异、不断裂、不消亡。
从商品属性的视角上认识。李铁映副委员长讲到:“在小农经济下是一种认识,在计划经济下是一种认识,在市场经济下又是一种认识;在经济比较落后的状态是一种认识,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或者科技发达的今天,又是一种认识”。解放前,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的社会,工艺美术的作品、成果是自给自足、自娱自乐;解放后是计划经济的时代,工艺美术的作品、成果是产品,尤其特艺产品,是不能作为一般商品来流通的。今天,作为工艺美术的作品、成果大多数都要进入商品流通阶段,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逐步进入千家万户,但它又是一种特殊商品不是一般商品,它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产品,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一种独有的作用,所以我们今天研究工艺美术新的历史发展,不能不研究商品经济时代的工艺美术问题。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只有商品形式的发展,才能为我们这个行业提供资本积累,提供发展的基础,因此无论如何,工艺美术品都应进入市场。
从市场经济新环境视角上认识。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他的特征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一般来说工艺美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就应该按市场规律办。但是,从经济协调发展角度来看,工艺美术简单按竞争规律对待,可能因为工艺美术文化属性与商品属性之间的不一致、不协调而产生碰撞。因此单纯以商品进入市场方法对待和处理,就可能产生偏差。工艺美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不缺失的角度,我们还得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工艺美术业的既牵涉生存又考虑发展的大问题进行特殊的思考。对传统工艺美术(包括特种手工艺和民间工艺)这个具非物质文化及物质文化为一体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需针对其独特的文化艺术成份可能或者容易在高速市场冲击下出现的文化衰退现象,或者受全球市场一体化冲击造成文化趋同现象,适当地进行必要的保护。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强调市场调节作用,但市场不是万能,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失衡时,在商品性和文化性冲突情况下,就需政府(政策)调节,保障社会的公平,弥补市场经济特殊情况下的文化失衡。我曾予1997年全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颁布时,接受了媒体的专访,题目就是“留住我们的文明之根”。现在专家提到“工艺是文化的根”,工艺美术本身“历史是根、文化是魂”,都是指工艺美术文化属性不可缺失的重要。我们提出保护的核心还是非物质文化形态方面,重点是相关的品类、技艺、人格化的技艺—人才(因为离开了传承文化的人,文化就会变成凝固的物)。不是保护落后,不是保护行业,同时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因为,没有保护就没有历史的记录与传承;没有发展就没有历史的延续与永恒。 但对于现代工艺美术(包括现代工业美术和装帧美术),这个以实用为先的但属工艺美术范畴的品类,我们还是强调应该千军万马、千品万种进入市场接受考验、接受竞争,从而得到振兴和发展。
怎样在市场经济新环境下发展工艺美术业:
工艺美术的发展一直是业内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最近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向全行业倡导,抓住十六大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利好时机,制订行业振兴、发展战略,并提出发展的战略思考。我们也准备结合本省情况,从盛世兴业的必然趋势出发,以科学发展的思路来思考本省的发展规划。对工艺美术如何在市场经济新环境下进一步振兴、发展,我们觉得必须:
面向市场、面向世界。李铁映副委员长讲到:工艺美术发展要“依靠科技、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工艺美术不走向市场,就没有发展的源泉,不论政府怎么支持;不走向世界,仅仅是在我们自己的家园里头转来转去,仍然不可能吸收世界文明。工艺美术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要占据国内市场,还要在国际范围去较量,登上国际舞台,一展自己的风采,艺术要在艺术殿堂里头去争奇斗艳,不是孤芳自赏,要得到社会的承认,不仅中国的认可,而且世界的认可。所以,中国的工艺美术产品都要走进名店大堂,摆上圣殿博馆,不是“小径香苑独徘徊”,我们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基础,有这个深厚的文化积淀。
工艺美术品进市场,根据不同品类、品种我们起码可以面向以下几个市场:一是特艺欣赏品、收藏品市场(或称投资收藏市场)。盛世出精品,盛世搞收藏是市场规律,目前国内的各类投资收藏市场发展很快,但是以现代生产的工艺美术品为对象的正规投资收藏市场还没有建成,而且国际也没有类似的交易场所;二是旅游纪念品市场。2003年我国的入境旅游人数已到1亿人次,今年要到1.2亿,国内的旅游目前已达到6亿人次以上,理论上至2020年旅游总收入2.5万亿元,其中购物30%,约占7500亿元,购物上的旅游工艺纪念品、旅游日用品、旅游食用品三分天下,旅游工艺品就可以占2500亿空间。三是环境艺术品市场(或称工艺美术建筑、装修、装潢的市场)。目前国内已开始出现文化装修、特色装修的趋势,而且发展很快,同时,为了发展文化产业,形成区域旅游景观,一些地方正在建工艺美术文化一条街和特色中心等,一些高档建筑已开始向具有工艺美术特色和内涵装修的方向发展,2003年我国的建筑市场总投资达到1万亿元,以工艺美术装修、陈设占5%计算,预计有500亿的市场空间。四是礼品、工艺日用品市场(含外销)。目前我国仅工艺礼品出口就达到20亿美金以上,国内的消费正在快速上升,这块市场可细分为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个人等不同层次。以苏州为例,2003年企业礼品市场已达到4亿元。另外,还有人提出“二会”市场,即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工艺美术纪念品。按照国际惯例测算,奥运年将有2亿的人数入境,每人平均50美金,即可达到100亿美元的理论的消费水平,二个大会预计可达到800至10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空间。市场是巨大的,关键是有合适的工艺美术商品去占领。
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一是要学习新知识。既要学习传统知识,也要学习新知识,不仅是国内的、国际的,天下什么好的东西都学、都做,“采百花之粉,酿我之蜜”,当然不管什么好的东西,还是要经过自己的消化,创作自己的东西,天外才有天。作家最苦没有自己的语言,画家最难没有自己的风格,工艺美术家最难没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我们业内的一些艺人总想搞一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就是搞不出来,黔驴技穷、搜索枯肠,没有建树,关键是自己底气不足、底蕴不够。我曾经在一次工艺美术创新论坛上提到,我们的许多工艺品是“老图案老做、老做老图案”,“老形式老表现、老表现老形式”,跳不出老框框,这是个表象问题,深层次问题是没有深入理解传统之菁华,画界有“入规矩出规矩、再入规矩复出规矩”之说,这是讲艺术家怎样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另外,从业者文化艺术素养不足或现代知识缺乏,都是造成创新能力薄弱或缺乏的原因。所以我们提出学习、借鉴、吸收、融合的概念,即在空间上,做到东方和西方的结合;时间上,历史和现代的结合;领域上,各类姊妹艺术的结合,这样广吸博纳、发展自我。同时,还要追求个性风格,牢记特色是立身之根,风格是品位之魂,工艺美术体现个性、风格最重要的做到见物要见人。二是要学习新技术。新时代里新技术层出不穷,工艺美术业发展也需要跟上时代,用新技术来改造自我、来武装自己。现代世界手工艺大会上,对传统手工艺在新环境下如何发展,提倡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手工艺与高科技”结合,手工艺品是技艺、感情和科技结合的结晶,现代科技手段如CAD(电脑辅助设计)、CAM(电脑辅助制造)、RP(激光制作等原理)是传统工艺制作手段的补充和延伸,它可以增添工艺的复杂性、增加业者的灵活性,甚至可以激发购物者的参与性(电脑设计图、颜色、作品效果的参与修改)。所以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们手工艺从业者都应该学会运用高科技手段,用电脑的辅助设计、辅助制造,来改善我们的传统操作手段,创作出更好更新的作品来。三是要研究新问题。时代在变、形势在变、市场在变,我们也应该以变应变。例如旅游市场变化影响旅游纪念品需求变化问题,世界手工艺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达森.维坎塔达姆先生在“手工艺与旅游”的学术报告中提到,要注意旅游目的之侧重的变化,来设计和生产供旅游的手工艺纪念品,他讲:旅游过程中,过去人们感兴趣的更多是“三S”(Sea. Sun. Sex)即大海、阳光、色情;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更多是“三E”(Enterainment. Emotion. Education)即娱乐、感情、教育;特别当今提倡和提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概念。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工艺美术研究与制作者,必须根据旅游目的及旅游者新的心理追求,进行手工艺产品的设计与创新,生产出符合旅游者需要的、体现本国文化特点的旅游纪念品。类似问题都需我们认真研究。
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一是努力发掘、用好人才。什么艺术都是人创造的,所以要保护、鼓励、支持人才。中央对人才培养、选拔、使用非常重视,03年专门召开人才大会。江苏提出解放人才,提到与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一样高度。过去我们行业推荐、选拔人才较难,强调受正规化教育。李铁映副委员长说:“什么叫正规化?不出人才,不出产品,没有艺术,博士帽戴得再多也没有用,我是工艺美术博士,结果做出的产品都不能进入殿堂,谁也卖不了,这些博士干嘛?当然说,我这个博士只会讲课,那也行,有的教练也不是世界冠军,那我就是专门教授知识的,但是学生不能一个都没有技能”。我省人事部门去年认真贯彻中央、省关于人才战略要求、理念,专门对我省工艺美术行业人才选拔、职称评定条件从符合行业特点出发进行了修订,核心要素是以能力、业绩为导向,做到“四不唯”,真正体现“讲文凭更讲水平,讲职称更讲称职,讲阅历更讲能力,讲资格更讲贡献”。我们要吃透精神,领会意图,抓住机会,创立让人才脱颖而出的好氛围,调动人才积极性、发挥人才作用,为繁荣工艺事业服务。二是鼓励技艺传承。李铁映副委员长讲,现在我们有传承制度,中国的传承制度,是中国文化绵延五千年来相传的一种优秀的制度,无论是家传还是师传,或者是地缘传承,都是优秀传统,这是一种方式、一种制度,和学校制度、学历制度是相辅相成的,这就和中医一样,中医如果不搞师徒,不搞传承,怎么发展?无论你是大学生、硕士、博士,你若开个方子,我吃了不行,不敢让你看病,你也不管他是什么样的学历,他这个方子开了我就管用!谁敢拿自己的生命交给一个刚毕业却没有接受传承的大学生?行有行道,行有行规,什么事情该怎么办,有他自身的规律,所以地方的家传制度、师传制度、地区的文化传承制度都应该坚持。中国古代老子讲的:道可道、非常道,他那个道本来就是道路,没有什么,就是一条路;但是他把它哲学升华,他把它变成一个规矩,它的道有规矩,因此规矩就变成哲学,变成一种客观规律。我们工艺美术业,特别传统工艺美术业,必需坚持和鼓励传承规律。三是坚持终身教育制度。这对我们行业也很重要,世界日新月异,新东西层出不尽,需要接受教育更新自我。当今社会对人才需要越来越迫切、但选才方法越来越科学、理性,最近我省人大对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将立法予以操作,其中再教育作为制度,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将再教育看成是加油站、充电站,这无疑对培养人才、促进人才的进一步成长是大有益处的,进而对出产品、出新品也是大有益处的。
工艺美术业在市场经济新环境下科学、健康、持续发展,是我们业内所有从业者的共同期盼,让我们在新时期以崭新姿态迎来更新的辉煌!
2005.1.17. 扬州
马 达
江苏省工艺美术总公司总经理、 中工美(江苏)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 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
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评审鉴定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评委会委员
江苏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职业技能专家评审委员会综合组组长
参与起草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参与起草全国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主持制订江苏省工艺美术九五、十五发展规划,组织推进江苏省工艺美术中小企业进行改革探索,多次代表国家赴海外参加国际手工艺业、玩具业世界大会,就工艺美术业继承、发展、提高问题在国际、国内发表诸多论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