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理性对待一些工艺美术品的“合理消亡”
新华网江西频道7月17日电,针对工艺美术界一些人士不能理性地对待某些艺术的“合理消亡”现象,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高级工艺美术师马达在庐山召开的中国工艺美术行业会议上指出,一些没有市场生命力、不实用的艺术品种应理性让其“走进博物馆”,以其它形式将其留存下来服务人类。
马达介绍说,江苏省有名的工艺美术品种通草画(花),目前从业人员只有两三人,且年龄偏大,面临无人肯学的人才断档期。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艺术品本身易碎、易霉且不易清洗等缺点,导致在市场上乏人问津。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花巨大力气从人才等方面去拯救通草画(花)意义不大,但是,通草画(花)技艺本身很有价值。”马达说。对此,江苏省采取的是活态保护,由政府将从业的这些人养起来,他们定期制作通草画(花),以延续技艺。
与此同时,一些工艺美术专家认为,一些技艺哪怕濒临灭亡也应该以活态保护或刻录光盘等形式分门别类地将其留存于世。因为诞生于人类智慧的技艺本身对社会的意义不可估量,它会启发人类的其他思维,给人类以触类旁通般的灵感,从而达到继续服务人类的作用。专家举例说,比如我国的石腊烧铸术,就被德国人借鉴后用于齿轮的生产上,之后又被美国人用于航天事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