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长马达在2007上海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产业
高峰论坛上发言
6月28日是,由上海市经贸委、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07上海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产业高峰论坛”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开幕。
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马达理事长应邀在论坛上作了《浅谈长三角联动与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的演讲。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长三角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应有新模式新探索,长三角工艺美术产业实现联动合作的基础条件,实现长三角工艺美术产业联动合作的几点思考。
马达理事长的发言受到与会有关领导、同仁们的一致赞许。
[相关链接]
浅谈长三角联动与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
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理事长
马 达
2007.6.28.上海
江苏、上海、浙江三省、市邻长江与杭州湾的十四个城市,在地理上称为长江三角洲。这次上海举办这个论坛,旨在搭建一个长三角区域工艺美术产业合作平台,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推动、市场化运作,逐步形成海内外同行业共参与局面,我认为这是促进工艺美术事业科学发展的新的战略性举措。下面就长三角联动与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长三角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应具新模式、应有新探索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其生产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演变,工艺美术亦然。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家庭手工业、官营作坊,还是唐朝的“市”,宋代的“坊”,无论是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工艺美术生产组、合作社,还是之后形成的工艺美术企业,乃至今日为数甚多的“前店后坊”式的工作室和工艺美术集团,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产经营模式,同时也无不体现了工艺美术产业生产经营模式的不断探索与持续创新。但是,这些运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各自分离、各自为政、各自为战。
这种传统的模式固然有它历史意义上的合理性,但在世界进入新的经济、文化交融期的今天,我们是否可找到更适合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呢?答案是肯定的,这种新的模式就是产业集群与区域合作。
产业集群是指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经济中,具有专业化特征的大量中小企业聚集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柔性的、动态的合作关系。这些相关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产业链、服务业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并密切联合客商、供应商、竞争者,以及诸如大学、专业学校(职业训练中心)、顾问团(智库)、政府、行会等支持性机构形成集群互动,大为降低成本和促进创新,并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从而提高集体创造力,获得整体竞争优势。
区域合作是指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这一契机,根据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现地理意义上各区域的整合。在整合中明确各区域的战略定位和资源禀赋特征,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加强各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工与合作,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多层次网络型区域产业发展布局。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世界和区域经济向全球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能够给区域内各个地区和部门带来共同的利益,能从整体上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因此它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工艺美术是全球性的文化形态和艺术商品。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今天,我们应在更高层次上,更全面更深远地思考工艺美术产业的的发展模式,打破原有的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的狭隘观念,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运作方式,积极促进长三角发展战略与工艺美术产业自身的发展战略达成一致性。
二、长三角工艺美术产业实现联动合作的基础条件
基础之一:经济共荣,文化同源
长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区域之一。它以只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承载了全国6.2%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0%的国民生产总值和22%的财政贡献,人均收入上海、浙江、江苏各居全国一、三、六位,长江三角洲地区所有城市都已取得长足发展,其经济基础和发展后劲都有相当实力,为海内外所瞩目。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长江三角洲迅猛发展的势头尤为引人瞩目。在全球经济持续走低,上海、江苏、浙江却出现与全球经济逆向态势,外贸出口分别以12.4%、12.7%和21%高速增长。
工艺美术产品具文化、艺术属性。真正高端、尖端的工艺美术业一直就是一种具有文化、艺术、精神高附加值的行业,一旦抛弃了文化的高附加值,工艺美术业也就沦落为普通的制造业了。江、浙、沪同属吴越文化,上海海派文化虽兼收并蓄世界文化精髓,但其根还是深植于吴越文化土埌之中。
当前,中国的“工艺美术品消费时代”已经到来,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内涵的工艺美术品的国际需求也正在持续上升。长三角经济繁荣,加之三省市文化同源,为长三角工艺美术产业共同与文化产业的融汇,合力开拓国内外投资收藏品市场、礼品市场、旅游纪念品市场、工艺美术装饰(文化装修、特色装修)市场,奠定了产品消费和开发的基础。
基础之二:产业集聚,人文荟萃
一是工艺美术制造业发达.,发展度高。江、浙、沪工艺美术产业实力雄厚三地工艺美术年制造总量逾1000亿元,占全国20%强,且有众多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产业发展发动的动力和后劲大。
二是品类齐全,各具特色,互补性强。三省工艺品类合起来基本可涵盖全国所有大类,无论是上海汉光瓷、顾绣,浙江的寿山石雕、东阳木雕,江苏的剌绣、紫砂陶艺等,无不享誉世界,为提高长三角工艺美术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三是人才济济,产业基础牢。三地国家级大师占全国大师总数29%,可谓三分天下;同时还拥有众多高级工艺美术人才。工艺美术品以手工制作为主,主要靠人传承发展,为工艺美术品创新研发和发展创意产业提供了充实的人力资源。
基础之三:区位突出 城市化高
我们要注意到专家们在论及长三角产业集群和区域合作时,都提到建立以上海为核心、以南京、杭州等主要城市为节点的大都市圈(带)辐射效应。上海市作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强化和完善,上海于2001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实际为50.69%),上海已成为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业、教育等产业为龙头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的核心动力。具有把贸易、金融、科技、信息抓上去的雄厚基础和辉煌前景,三地可利用上海贸易中心力量,实现长三角地工艺美术产业产、供、销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三、实现长三角工艺美产业联动合作的几点思考
进入新世纪以来,长三角区域内各市区工艺美术业都有长足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现在长三角地区发展工艺事业的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即与全国工艺美术业其他地区一样,存在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两个轨肋。有其客观的原因,如业态的变化,象特种工艺(原来的宫廷工艺),过去国家(皇家)包着、养着,自我生存能力弱,推入市场需要一定过渡期、调整期,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所以造成生存危机,所以有后来提出的保护…。但主观原因不容忽视,如从业者文化水平低,缺乏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运用现代创作理念、现代营销理念不足,同时受固有的保守思想束缚,亭子间运作、固守传统,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等。从产业运作整体来看,以上两个软肋仅靠个体作坊小生产、分离的传统运作模式自身是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
另外,老百姓在新世纪新经济时代,文化需求、审美要求发生快速变化,他们求新、求变、求异,对多年一贯的老面孔已产生审美疲劳。全球新一代消费群体正伴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而自然崛起,他们有着新的审美情趣,要求工艺品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具有浓烈的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包括现代人文、科技信息。同时,目前工艺美术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表现是,中低档的市场,末端的价位,较差的效益,还没有建立起国际性的“文化宣传解释机制”、“价值发现机制”、“市场营销机制”。
针对以上状况,利用区域合作来推进解决机制,关键要有切实可行的思路、措施和办法。
总的思路是三省联动,合作共赢,由点到面,梯次推进。我们初步考虑先期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策划,联办展览活动
现国内工艺美术展会太多、太乱,业界无所适从。我们曾于2002年发起,与上海、浙江、福建共同举办“中国华东工艺品礼品旅游纪念品(苏州)展览会”,还联合评奖,策划是受业界欢迎。当时虽然展会承办单位较差,但业界人士参展积极踊跃。我认为,近期内先在上海举办长三角工艺美术品博览会,将博览会打造成立足区域、联动全国,甚至对接国际的高规格、新型化的博览会,为三地工艺美术产业提供一个推广、宣传、销售的平台。
博览会的筹资可以由政府拨款、行业协会筹资、工艺美术企业集资、社会捐款、大型集团公司冠名投资的混合性筹资方式。运作应该用现代会展管理模式来经营和管理博览会,重在市场化运作方式,逐步构成一个全国乃至国际性工艺美术业常设性大型交流活动,也可三地三年一轮换。
(二)激励创新,三地资格互认
以人为本,靠人才兴业,推介行业新人,联合建立新人新作认定机制,即联合举办长三角工艺美术新人新作奖评审活动。该活动每届定一个主题或若干要点,旨在推出原创作品,至少提前半年通告业界准备。评奖可与联办展会同期举行,也可单独轮流在三地举办。
评奖活动要与组织业界观摩、专家点评讲座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三地协会联合发布和推荐新人,提高地位、扩大影响、培养后起之秀。
(三)资讯共享,建立网络联盟
在三地协会门户网站上设联合专栏,并与各会员单位网站互联,形成互联网上长三角工艺美术产业的网络联盟。
建立联盟机制。各协会确定联络员暨通讯员,及时组稿,分工活跃专栏和互动论坛,同时,联络员负责业界提案的搜集。
在网络联盟平台上,随时发布三地协会会各项社会化、市场化联会运作信息,与社会和市场形成互动。
(四)共同培育,设立连锁销售
发挥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功能及江、浙产销优势,进一步开拓长三角地区工艺品流通体系,共同培育、建设并开放面向本区和全国的专业市场。
可以上海为中心,在南京、杭州设立工艺美术品新型旗舰店,以长三角工艺美术产业经纪人角色,分设连锁销售商店。连销店可选择业内已有的经营场所,实行三地联合认证授牌。
(五)统筹集约,构建服务平台
利用人才优势,以创意产业平台为导入,三地联合认定或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研发机制和产业服务体系,包括知识产权等法律援助体系。
旅游纪念品与传统工艺美术存在着内在的血缘关系,也可联手认定并与长三角旅游景点合作,开发与经营特色旅游纪念品。
(六)加强交流,设立协调机制
这次上海论坛是个三地交流良好的开端,今后可采取互访、联动、研修、论坛等多种形式,经常沟通交流。
可考虑成立三地协会与相关协会共同参加的联动协商联席会议,建立由区域内相关协会共同参与的联动协商制度,主要研究、协调和筹划长三角工艺美术产业联动合作问题,必要时可进行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协调和规划,从总体上提出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建议。还可酌情组建地区性的行业协会和其他中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