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理事长接受《南京日报》专访——“金园”抢占金箔产业发展先机

2010-07-12 16:33:10

      日前,位于南京金箔产业集聚地龙潭的“江苏金箔文化产业园”建设获批。“在我看来,栖霞打造‘金园’,将南京金箔这一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生产性方式进行保护、继承,定位非常准确;按照文化创意产业来振兴和发展,思路非常清晰,可以说,‘金园’抢占了金箔产业发展先机。”曾参与“金园”前期规划的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马达接受采访时说。

按生产性方式保护继承金箔,按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金箔

      在马达看来,南京金箔这一传统手工技艺,不但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还与大众日常文化和消费需求密切相关。“金箔从历史上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建筑上的贴金装饰、贴金的佛教用品、治病的大活络丹等。可以说,金箔能够传承发展到今天,就在于它与经济社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马达说,到了现在,在现代化和市场化进程中,金箔产品和产业有了发展的潜力,也有形成规模的能力。因此,栖霞建设“金园”,将金箔按照生产性方式进行保护、继承,定位非常准确。“毕竟,老百姓最关注的还是吃穿用,将金箔与老百姓的吃穿用结合起来,不断开发新的金箔延伸产品,金箔市场空间自然越来越广。”

      他认为,金箔这种传统手工技艺,兼具物质和精神两种属性,从“金园”的发展规划中,他看到栖霞将金箔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来振兴和发展,抓住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我觉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问题在于我们的文化创意产品要能站得住脚、扎得住根、能够发展。”

      因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马达更多思考的是文化创意产品如何形成产业化,能与老百姓生活相关,具有实用化和规模化,这样才能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也就是它的效益化。

“三招”频出抢占金箔产业发展先机

      “我觉得,‘金园’从规划到论证,再到它的发展思路,设置得比较系统、完整,一下子就抢占了金箔产业的发展先机。”马达说,这个先机首先在于“金园”从产业集聚来思考问题,把龙潭地区的上百家金箔企业集聚起来,从打箔开始,打造一条集金箔产品研发、展示、销售和服务等为一体的金箔产业链,最终形成金箔产业的集聚效应,扩大其市场规模。“要知道,传统工艺一般产业比较小、比较分散,长期采用的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受到很大限制,‘金园’打造金箔产业集聚区,一下子就破解了传统工艺的发展瓶颈。”

      其次,“金园”带来的发展先机在于它已经对整个金箔产品的创意、研发等进行了深入思考。“现在,很多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是不贯通、不完整的,研发的只顾研发,不管市场;生产的只管生产,不顾研发。”而“金园”将金箔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集聚在一起,让最好的创意和最好的创意团队驻扎在园区,针对市场需求研发金箔延伸产品,然后让生产厂家制作成满足老百姓需求的产品。“这样,创意平台与市场平台一结合,有关金箔的创意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生产力,金箔创意产品也就有了市场,形成了效益。”

      第三,“金园”带来的发展先机在于对产品消费群体的锁定和思考上有所探索,将目标客户群锁定在广大老百姓身上,以灵活的产学研结合形式,开发出更多满足老百姓不同消费需求的产品。

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出“金园”的“金字招牌”

      马达认为,抢占了金箔产业发展先机的“金园”,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出“金园”的“金字招牌”。“由于传统工艺企业规模小、研发能力比较弱,信息来源比较窄,资本比较少,因此,政府要从政策配套、人才培养、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比如日韩就专门设立传统产业振兴研究院,把相关人才有机结合在一起,针对某项东西进行定向研究,从而解决中小企业研发能力和研发资金不足等困难。”他认为,行业协会也要有所作为,把协会的信息、市场、人才等资源提供给园区和企业,带动整个金箔产业的发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