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承 区域成品牌

扬州工艺美术馆

扬州玉器艺术馆

扬州剪纸博物馆

2007年获奖作品(特等奖)
红雕漆《湖山叠翠》

2004年获奖作品(特等奖)
翡翠《螳螂白菜》

2005年获奖作品(特等奖)
黄玉山《潮音洞》

2007年获奖作品(金奖)
仿古双面绣地屏《海峤春华》

2007年获奖作品(银奖)
工艺博览会上的“扬州现象”
博览会上有这么一支常胜军团——从2004年第五届博览会上扬州工艺组团参加,当年三个特等大奖,揽回两个,随后的第六届、第七届,五个大奖中,总有两个属于扬州,全国工艺界开始惊呼,出现了“扬州现象”!
今年11月4日,从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再度传来消息,扬州工艺美术集团公司的雕漆《湖山叠翠》地屏、翡翠《四大名楼》地屏两件作品双双获得全国5个特等奖中的2个,这是扬州工艺自2004年第五届西博会以来四连贯获得2个特等奖,创下了全国18个特等奖中扬州独得8个的好成绩;这也是13个评委全票通过的特等奖。与此同时,扬州工艺美术集团公司还获得了二特、三金、二银、三铜、四优的好成绩,14个奖项成绩居全国各城市之首,“扬州工艺四旦”玉器、漆器、剪纸、刺绣同创最好成绩。工艺界已经开始思考:到底是什么让扬州工艺“一骑绝尘”?
本届博览会上特奖作品雕漆《湖山叠翠》地屏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和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杨忠宝设计、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张来喜等人制作,历经三年多才完成,在涂刷五百多层中国大漆的漆层上采用传统的雕漆工艺,运用浅雕、浮雕、透雕等工艺手法和多种皴法,雕出了锦绣江南湖光山色近百个层次,将山峰瀑布、悬崖峭壁、亭台楼阁、湖泊船舟、树木葱葱、人物活动等景点雕刻的精细逼真、栩栩如生,作品画面气势磅礴。扬州工美集团负责同志透露,为了让作品抛光得更完美,在作品完成后,由年轻女工以手抚摩作品一星期,让作品的效果得到了充分的呈现。而另一件大奖作品,翡翠《四大名楼》作品,则是“扬州工”的充分体现,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春源和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刘孝莉精心设计,6名技师集体制作,运用高浮雕的手法,精心雕琢了以四大名楼(鹳雀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为题材的四扇插屏,以老红木镶嵌外框,雕琢细腻纯净,整体气势雄伟。
让我们把眼光拉回2004年,在扬州市政府,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仪式,财政拿钱,为开展工艺大师定向培养接班人工作(简称“师带徒”)的大师发放带徒津贴,落实首批带徒大师21人,共带艺徒47人,每对师徒均签订协议,带徒时间3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亲临会场,现场发放带徒津贴。扬州“师带徒”津贴发放标准为国大师1200元/月、省大师800元/月、省名人600元/月,这在全国工艺行业中发放标准是最高的。与此同时,市政府设立了扬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基金,专项用于精品收藏、大师带徒津贴、建立传统技艺资料库等有关方面。
三年来师徒合作或艺徒独立完成的20多件精品分别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全国玉石雕‘天工奖’” 评比中获得特、金、银等各类奖项,赢得了全国同行的高度赞誉。今天举办的“师带徒”成果汇报展,展出作品100多件,其中既有工艺大师的精品之作,代表了大师的高超技艺和水平,更多的是艺徒三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业绩,代表了扬州工艺的未来和希望。
盛世写华章,可以想象,扬州传统工艺将在“文化扬州”的土壤上进一步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