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中国年2014首届桃花坞木刻年画新人新作展”暨“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第二次社友会”隆重举行

2014-01-20 10:31:23

 为进一步加强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成员交流,更好的弘扬苏州传统文化,展现学院与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桃花坞木刻研究所这十年的共同努力和收获,并配合北京《红红火火中国梦——首届中国木版年画展》进行预展,18日上午10:00,在学院美术馆隆重举行了“红红火火中国年2014首届桃花坞木刻年画新人新作展”暨“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第二次社友会”。中国文物学会仿复制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有关领导,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荣誉社友、年画社特聘人员、年画社社志编委会成员,以及学院党委领导和相关系部、行政处室负责人等近200人参加了开幕式。仪式由学院副书记曹雪明主持。

 学院党委书记王建良代表我院致开幕辞。他指出,桃花坞木刻年画是苏州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城市的名片。年画社自划转至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来,学院有责任要振兴桃花坞木刻年画,这是对苏州市的一个承诺。在各位领导和老艺人的关心帮助下,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与学院紧密合作,探索出一种传承新模式,以学院式教育与老师傅言传身教相结合、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很多具有传承与创新能力的“新传人”。“新传人”的作品展既凝聚了老一辈艺人的心血,也凝聚了我院老师们的心血,作品展是我院对苏州兑现承诺的展示。现如今党中央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学院会一如既往的承担起培养非物质文化传人的重任,为振兴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振兴苏州工艺美术文化事业尽义务。王书记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桃花坞木刻年画保护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特别感谢了在《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社志》编纂过程中捐出和提供资料的老领导、老艺人,并预祝新人新作展和第二次社友会活动圆满成功。

 中国文物协会仿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大伟在发言中盛赞我院对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保护、传承工作的努力,他说桃花坞现在的工作重点是创新,作品要紧跟时代步伐,希望青年一代传承人肩负起保护、传承和创新桃花坞木刻年画的重任。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长马达在发言中说桃花坞年画是一朵绚丽的奇葩,虽然在93年就被确立为江苏省工艺美术保护品种之一,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保护。年画社划转苏州工艺美院后,在学院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桃花坞年画的保护和传承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新人新作展解决了传承和后继乏人的问题。相信桃花坞年画这朵绚丽奇葩在学院培植下会越开越美。

 桃花坞木刻年画新传承人培养课程负责人郭潼潼老师,年画社新传承人申婷分别畅谈了这些年来教学和学习、工作的感想。

 党委书记王建良、副院长黄海为申婷、王静宇、伏祥鹏等11位新传承人颁发了苏州工艺美院、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新传人证书。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社长华黎静、社友会会长王祖德为老艺人杨云清女儿杨亚军,老艺人苏起峰女儿苏沛月颁发了年画社荣誉社员证书。

 开幕式结束后,各位领导嘉宾及参会的社友会会员认真观看了“红红火火中国年2014首届桃花坞木刻年画新人新作展”,并投票评选出优秀作品。

 在下午的研讨会上,年画社社长华黎静向大家汇报了自去年社友会成立以来年画社、研究所所做的工作。在众多社友会员的帮助支持下,年画社在过去的一年对桃花坞木刻年画刻、印、绘老艺人、老专家以及老领导进行了40余次访谈,做了大量电子文件扫描收集与整理工作。完成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社谱并还将出版《新桃花坞60年》一书。社谱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的起落变迁,从1956年,在桃花坞大道廖家巷口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合作社。1959年,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成立。上世纪60年代,年画社迁到老阊门西中市……2001年并入苏州工艺美院……在每个时间点上,又以印刷、刻板、设计、负责四个分工,排出了当时的工作人员,共记录了约170名有着桃花坞年画印记的人员。华社长邀请社友们对社谱、《新桃花坞60年》初稿进行图文信息认证。社友们对年画社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在新的一年里,社友会将继续做好木刻年画社的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强对桃花坞木刻年画传统技艺的研究;致力于新传人的培养;组织会员参观、考察或举办讲座、讲演、专题研讨;开展多种形式的木刻年画教育培训及社会普及推广活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