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南通国际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南通1895文创园举行
中国网10月24日讯(记者 蔚力 赵跃)10月24日,2014首届南通国际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幕。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周郑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马达、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区主席GhadaHijjawi-Qaddumi、副主席EdricOng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王山主持。开幕仪式上,世界手工艺理事会还向南通方授予“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南通)创新中心”的匾牌。
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华致欢迎词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周郑生致辞
本次展览由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南通市人民政府、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主办,世界手工理事会秘书处、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秘书处、南通国有置业集团、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青年人才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积极筹备,共征集到来自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等40余个国家的雕塑、陶瓷、金属、首饰、漆器、玻璃艺术品、纤维艺术品、地坛挂毯、编织工艺品、刺绣、传统工艺品等11大类作品175件,国内作品696件。
参赛选手现场展示手工艺
参赛选手现场展示手工艺技能
本次展览通过7月24日的第一轮评审共入选375件。10月在23日,由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区主席GhadaHijjawi-Qaddumi,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北美洲主席Cindy Bowden,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地区分会资深副主席、专家EdricOng,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地区分会副主席、专家ManjariNirula,行业资深专家Joseph Lo,工艺美术策展人Terry Martin,世界手工艺理事会荣誉会员Cecilia Duque组成的评审团队举行的第二轮评审后,最终评选出特、金、银、铜获奖作品获奖作品共28个。作为展览开幕活动的还有“传统服饰”——世界民族文化标志、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与创新、工艺美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三场学术论坛,此外,中外手工艺人还在现场进行了传统手工艺技艺表演。
走进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
南通是中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的城市,是江苏唯一的滨江临海城市,是上海“一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南通市港闸区唐闸镇,这里是中国近代民族轻纺工业的一个重要发源地,是南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历史街区,保存着体系完整的近代企业遗存和工业城镇风貌。近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加快了唐闸古镇的保护利用工作,全面修缮街区风貌,精心保护工业遗存,筹划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精心保护的同时,着力探索转型发展,利用工业遗存兴建了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努力通过文化创意赋予历史空间新的发展活力。经过两年多时间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沟通和合作,已经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展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本次双年展的举办不仅能够为来自世界各地区的工艺美术家提供施展其艺术才华与创意的平台,同时也为工艺美术业界同行交流切磋和培养新人提供了观摩学习的极好机会。本次“双年展”展示的当代工艺美术精品,能够为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更新的观念视角,为传统工艺技艺与当代工艺创新潮流相融合提供启示,激发创意。伴随着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南通)创新中心的成立,下一步将积极推进首届手工艺村的建设,吸引世界各国手工艺人落户南通,提升南通在世界工艺美术领域的影响力。
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昨天、今天、明天
100多年前,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先生在此处筹建大生纱厂,并陆续兴办了榨油、磨面、冶铁、蚕桑染织等一系列实业群体和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了一个综合性工业乡镇。唐闸对于南通、乃至中国近代工业而言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以大生纱厂为核心企业的唐闸近代工业历史遗存,是自洋务运动以来,我国近代工业历史遗存中整体规模保存最完整、最集中,工业门类保留最丰富、最充实,原址原状保护最真实、最完善,同时也是最具典型意义的中国早期私人资本民族工业的杰出代表和宝贵历史见证。
2008年,南通市政府正式明确由南通国有置业集团启动实施唐闸工业遗存保护利用工程。2011年,南通国有置业集团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手,对原南通油脂厂以及造纸厂部分地块进行了修缮性保护改造。这是整个唐闸工业遗存保护区的起步区,也是转型发展的实验区。建筑以厂房建筑、办公建筑和工业设备车间为主,并有相当面积的文物保护建筑和零星分布多种遗留的工业设备,整个片区具有鲜明的工业特色,展现出独特的老工业时期的景观风貌。根据规划并结合厂区内建筑质量,对部分需修缮及原有结构较好的建筑采取屋顶修缮及室内设计两种方式,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赋予其新的意义与特色。这一项目获得了“为中国而设计”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中国美术奖提名作品、2012年国际景观规划大赛—艾景奖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