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核雕•刺绣班开展中期交流

2015-08-10 10:10:51

  120名学员已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半个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学院党委王建良书记、曹雪明副书记、黄海副院长在听取培训中期情况汇报后作出指示,开展一次学员中期交流,了解学员的培训情况和学习需求。

  8月3日下午,刺绣班和核雕班20多名学员代表和学院装饰艺术系管理人员、授课教师举行了中期交流。交流活动由装饰艺术系副主任赵罡主持。

  装艺系周清主任首先对学员们的刻苦学习精神表示了敬佩之情,为了更好圆满地完成后半期的培训工作,周主任请每一位在场学员展开交流。

  刺绣班汤晓红、徐红叶等学员对文化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学院的培训课程安排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给予肯定。同时,她们作为学员代表也提出了培训方面的宝贵建议:1、学员们对本次的动手实践课程高度肯定,手工艺本身是以动手为主的行业,从业者的文化水平有限,培训课程动静结合,实践与理论穿插,提高了学员的兴趣。2、本次的课程安排都与刺绣息息相关。有的从业三十多年的老艺人,能够了解一些摄影、绘画的基本知识,对今后画稿挑选、配线、产品包装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3、本次的课程都是浓缩版的,希望有机会针对某个专题开展更加深入的学习。特别是素描、书画、摄影,这些基础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从业者突破瓶颈。

  核雕班李晓春、颜刚等学员表示,目前苏州的核雕工艺正在逐渐流失苏作的特点,在市场化产业化的竞争下,苏作核雕因其产量低、品相质朴等已在市场占有方面处于弱势。文化部能够大力做这样的培训,是给予我们一个信号,一种激励。对于培训课程学员代表们提出以下几点宝贵建议:1、美术基础课程非常有针对性,能在短时间内,用非常优秀的教学方法,把精华教给学员。但是时间上确实太短了,今后有机会可以到学校来参加跟班学习,以获得更为扎实的美术基础能力。2、创意课程为大家打开了思维之窗,希望能够获得教师的业余辅导,真正在核雕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3、核雕行业作为小品类,从业人员的交流是比较少的,本次培训大家都放弃了工坊的工作时间,相聚在一起不断探讨交流,有课程内的东西,也有行业与专业上的东西,这为加强交流,互相学习提供了平台。

  在座教师和管理人员共同与学员探讨,一方面是针对后半期培训,根据学员要求进行补充和调整。另一方面,创建一个行业、教师、管理者共同参加的交流平台,为好学的学员们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和机会。

  最后,学院继续教育处丁红副处长对于本次装饰艺术系承办的培训工作给予了肯定,并感谢学员们能够以如此刻苦的状态参与到培训中来。同时,丁处指出,学员们要求的后续培训也正是继续教育处着手的下一步重要工作,在大家常规工作中引导大家学以致用。

  通过本次交流活动,培训管理人员意识到,后半期培训内容要更加贴切地指导学员实践操作,在实践中提升创意思维的能力;专家讲座的内容要更加针对刺绣或核雕,鼓励学员与专家进一步深入交流。同时,希望能够获得文化部对于培训工作的进一步支持,特别是在专题培训和高级研修方面,能够为从业者提供更有广度和深度的培训内容。

  中期交流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培训组织听取学员意见,指导后半期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更是学员们再接再励,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石。

核雕 刺绣班培训中期学员交流
核雕班李晓春代表发言
学院装艺系周清主任与丁红副处长参加交流会
学院装艺系杭海军书记与学员交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