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剑波:艺术是技艺和修为的合而为一

2015-12-23 11:34:30
央视2000年曾推出一档电视访谈类节目《艺术人生》,旨在结合艺术家们的人生经历挖掘其艺术特色,艺术地通过在艺术家的历程中尽显艺术修为之真谛!

而在常州,也有着这样一位工艺美术大家,他凭借着对美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在象牙浅刻的领域里承古出新“挥毫泼墨”,描绘出一幅“大气如虹,飘逸如风”的时代画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剑波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剑波


萧剑波,象牙浅刻领域里首位也是当今唯一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情象牙浅刻创作四十年,被誉为“当代牙刻艺术的领军者”。其作品融入水墨写意之精神、民族文化之内涵,凸显传统底蕴,关照现代审美,独具匠心的原创能力,意涵深刻隽永,屡获国家级重大奖项。


以刀代笔  水墨牙刻成就一派宗师

毋庸置疑,美是艺术与生俱来的视觉属性。在谈及自己缘何走上工艺美术的创作之路时,萧剑波大师认为这并非偶然,而是发自内心喜欢与坚守的必然结果:“我从小就喜欢美术,对美的事物十分好奇,从而带着一颗童心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一条漫长的牙刻艺术之旅。”

1976年高中毕业后便进入武进工艺雕刻厂从事象牙浅刻,学习传统的雕刻刀法、技法,通过十多年的学习、积累,逐步进入牙刻创作的新境界。十多年磨炼对传统象牙浅刻摹刻与认知,不仅让萧剑波大师对象牙浅刻技艺的传承有了一份历史责任感,更让萧剑波大师对当代牙刻艺术有了新的感悟:“十多年下来,自己的刀法、技法逐步走向成熟,从一味注重继承传统的长梦中醒来,觉得最好的传承应该是动态的、创新的,要创作具有思想性、具有文化特质的原创作品,形成鲜明的个性语言和深深的烙上时代印记,这才是象牙浅刻最正确的传承之道”。


象牙浅刻作品《清照诗意》

象牙浅刻作品《清照诗意》


从传承美到创造美,萧剑波大师完成了自己象牙浅刻艺术创作生涯中的重要转折。这得益于他在雕刻之外的修炼,2003年进入上海中国画院高研班研修,后来又曾经成为江苏省国家画院的特聘画家,这一真正意义上的跨界对他牙刻原创能力的升华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自身阅历和认知的不断丰富,萧剑波大师认为:“象牙浅刻有着两个属性,一是本体雕刻的属性,二是书法与国画属性。在文革以前的象牙浅刻画面主要以表现线条的韵律美,缺少层次感及墨韵美,缺少原创性。所以牙刻艺术进入当代,传承出新是我们当代牙刻人的职责所在”。

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萧剑波大师把纯艺术的绘画语言融入到象牙浅刻艺术创作中。他以刀代笔,以“钩、刮、雕、刻”之技法表现画面“浓、淡、干、湿”之神韵,形成了鲜明的水墨写意之刀法,让丹青之笔和雕刻之刀在思想的碰撞下交融生辉、意趣盎然,开创了水墨牙刻的一派宗师之风。


匠出于心  文化是作品最美的语言

“严谨”与“精益求精”在向每个时代诉说着对于“工匠精神”的印记和符号,对于一脉相承的“工匠精神”,萧剑波大师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工’是手工、技巧、坚韧,‘匠’是匠心、思想、文化,每个时代的‘工’与‘匠’的创新融合,便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和思想”。


牙刻紫檀屏风《三国演义》

牙刻紫檀屏风《三国演义》


萧剑波大师对于“工匠精神”的独到见解也在其创作的获奖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由萧剑波大师历时五年创作而成的牙刻紫檀屏风《三国演义》,由微雕63万余汉字《三国演义》全文作为灰色背景,105枚金石名章烘托出《三国演义》名著中各领风骚、形象鲜明的126个主要人物,由21扇牙刻紫檀组合成3.28米长的巨型屏风,寓意着对美好21世纪的憧憬。
《三国演义》既有中华古老象牙浅刻艺术的精湛技艺的完美呈现,也有中国传统书、画文化精神思想的完美融合。同时,小牙刻的大题材、大系列、大气魄、大气象,更完美展现了震撼的视觉冲击力。融入了当代审美元素的《三国演义》不仅引起了工艺美术界的高度关注,成为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最高学术奖“华艺杯”的九个金奖之一,更提升了当今牙刻艺术的品位,将牙刻从艺人劳动升华为艺术家从事的创作。

工出于手,匠出于心。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把一个时代的审美文化,通过精湛的技艺完美的呈现给大众,从而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行业的艺术品味。从这一点来说,萧剑波大师将文化融入作品,正是其“大国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


大家风范  技艺和修为的合而为一

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历来就是一对矛盾的“兄弟”,而对于这个矛盾命题,萧剑波大师也给出了他的答案:“对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而言,最应该做的就是多拿出精品力作,把自己的品味不断提升,把行业带动起来,自然而然的就会扩大影响,市场价值的提高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萧剑波大师接受工艺中国记者采访

萧剑波大师接受工艺中国记者采访


在与萧剑波大师对话的字里行间,我们也不难发现象牙浅刻领域唯一的一位国家级大师虚怀若谷的大家风范。而关于网上对他“中华牙刻第一家”的评价,萧剑波大师也把它理解为对其团队的评价,其中的“家”指的是和他一起从事常州象牙浅刻创作的学生团队组成的大家庭。而由萧剑波大师创立的“大家”也是国家林业局指定的34个象牙定点加工单位之一,具有国家认可的象牙雕刻产品指定贸易、销售的资质,而萧剑波大师本人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象牙雕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而当谈及到象牙雕刻技艺的传承问题时,萧剑波大师笃行“知行合一”理念的“中华牙刻第一家”风范更是一览无遗。对于目前国际上出于对濒危动物大象保护的考虑而逐步禁止象牙的商业贸易,萧剑波大师一贯主张“合理合法利用象牙是对大象的敬重”,大象自然死亡后把象牙贡献给了人类,人类再把它雕刻成艺术品永久珍藏、代代相传。象牙雕刻作为一门传承了七千多年的传统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保护是必须的,一旦停止所有象牙的利用,我们将无颜以对先祖先辈。因此,象牙雕刻的关键在于怎样处理好商业贸易和技艺传承两者之间的关系。
而早在二十年前,萧剑波大师就开始教授学生,致力于象牙浅刻技艺的传承。而在萧剑波大师所教授的学生中,已经有很多人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其中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就有五、六个。对于未来,萧剑波大师也坦然地说到:“对于现在的我而言,只希望十年以后的自己还能够眼不花、手不抖,还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好作品,还能够享受象牙浅刻创作给我带来的快乐,还能够多带几个小辈的学生,我就心满意足了”。萧剑波大师对于象牙浅刻技艺的拳拳之心,也让人为之动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了对象牙浅刻技艺传承和保护的深切体会,萧剑波大师也推己及人,作为常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的他,也在积极的推广和保护常州本地特色的梳篦技艺、留青竹刻技艺、乱针绣技艺……

“艺术是技艺和修为合而为一后水到渠成的事”,这句话正是萧剑波大师艺术生涯的完美写照,而把技艺和修为合而为一后的萧剑波大师无疑也以其对待成就的泰然自若、对待褒奖的虚怀若谷、对待传承的知行合一和对待工艺美术行业的儒家仁爱思想成就了一代象牙浅刻大家的风范。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剑波生活照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剑波生活照


传陈出新,开创“水墨牙刻”是萧剑波大师对“美”的热爱;融入文化,引领时代审美观念是萧剑波大师对“艺术”的追求;大家风范,把技艺和修为合而为一是萧剑波大师对“人生”的感悟。从对“工”的追求到对“匠”的升华,萧剑波大师的艺术人生,正引领着象牙浅刻工艺美术时代的新发展,也让古老的象牙浅刻成为工艺美术行业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而独放异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