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到19日,“南京日报”的小记者们在南京市工艺美术大楼度过了快乐、有趣、充足的时光。
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和“南京日报”共同举办的“小小传承手工夏令营”已经是第六届了。六年来,开展了11个项目的传习,有一千多名孩子在这里了解、学习了传统的手工艺。
今年夏天开展了4个项目的传习,分别是金箔、泥人、剪纸、竹刻。开营仪式由公司商场部刘忠宇总经理、协会魏锦华秘书长、南京日报相关部门的浦宏主任共同出席、讲话。
传习“金箔”项目的是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黄忠祥老师和非遗项目“南京金箔”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白慧萍老师。小记者们一个个排着队和白老师学习吹金箔,卯足了劲的孩子吹得金箔乱成一团,桌面上还都是口水,白老师耐心地告诉他们,金箔很轻很薄,需要怎样才能吹平。虽然很少有成功的,但看到那一双双专注的眼睛,白老师说:累,也值了。当孩子们在黄老师的指导下用金箔贴好了自己的作品时,个个都欢笑雀跃,黄老师扶着已直不起的腰,也很开心。
传习“泥人”项目的是非遗项目“南京泥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朱敬伟老师。朱老师先让孩子们跟着他捏了“兔子”、“小鸟”,然后让他们自己创作,学得认真,教的尽心,一个孩子特别捏了个棒棒糖送给朱老师,我们由衷高兴,让孩子们喜欢上传统手工艺,就是我们开办这个活动的目的。
传习“剪纸”项目的是非遗项目“南京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钧老师。张老师先从折纸教起,一步步一步步地看着红纸在自己手下变成了窗花,孩子们骄傲极了。张老师再教他们依据稿样剪作品,“老师,眼睛怎么办?”。“老师,剪断了。”……张老师一一指导,每个孩子都把自己的作品当宝贝一样夹好,小心翼翼。
传习“竹刻”的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非遗项目“金陵竹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荣老师。赵老师先让孩子们在竹板上画下自己要刻的图案,再一个个手把手地带着他们刻,再指导他们上色。课程结束时,比预计时间晚了一个半小时,没有一个孩子和家长提前离开。有的孩子不会画画,画了大大小小的圆,不知道圆有多难刻。有个家长和孩子说:你这个荷花不太好,孩子得意地说:你摸摸,你摸摸。知道是刻的,家长由衷赞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一直为非遗传承,工艺美术做着付出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