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文化产业发展快车 南京工艺大楼换新颜

2011-03-24 14:26:33

        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南京工艺美术大楼搭上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快车。从去年开始,清退了一楼原有的出租户。如今,经过重新改造后的南京工艺美术大楼,以南京工艺美术精品旗舰店的新貌,重新开业经营。按照多元化发展、高低端工艺品并举的发展思路,工艺美术大楼在保持原有经营特色和品种的基础上,引进工艺美术品牌企业,在大楼设立经营窗口和分店,目前一期合作已引进了南京的云锦研究所、宝庆银楼、金线金箔总厂、扬州玉器厂、扬州漆器厂、苏州镇湖刺绣、宜兴紫砂、无锡泥人、常州象牙浅刻、北京景泰蓝、福州寿山石、景德镇瓷器等许多南京、省内以及全国著名企业的工艺品。今后的南京市民,不出城区一步,就可以在工艺美术大楼选购到南京及各地的各大品牌工艺品。

        近年来,南京工艺美术总公司和工艺美术大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为南京剪纸、金陵竹刻、仿古牙雕、仿古木雕、南京瓷刻五个项目的责任保护单位,共有“非遗”各级传承人8人,其中有两名省工艺美术大师、三名市工艺美术大师。一个企业,是五个“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这不但在省内、即使在全国也是少有的。2007年,在工艺美术大楼成立了“南京剪纸传承培育基地”,并于2010年被列为南京第一批“非遗”传承保护基地;2009年成立了南京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培育基地;2010年举办了南京首届剪纸艺术创意设计大奖赛;自2007年开始,每年定期和不定期举办各类“非遗”传承培训班,共计培训学员200多名。

        55年前,1956年2月24日, 南京工艺美术大楼的前身———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成立开业,地址是新街口的中山南路与明瓦廊的交叉路口一栋新建的三层砖混结构建筑——手工业大楼的二楼,主要经营南京地产的各类手工艺品。一楼为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门市部,家具、、食品、服装、鞋帽、日用杂品、农具等都一应俱全。当时一二楼合在一起的经营规模,在南京全市商业销售中位居第二,仅次于中央商场。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受破四旧影响,工艺美术服务部停业。

        近40年前,1973年,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恢复经营,地址在内桥中华路38号一座木结构老式二层楼的一楼,营业面积近200平米,经营品种以南京和省内工艺品为主,二楼是南京工艺美术工业公司机关。1978年,随着工艺品市场的扩大,工艺美术服务部又搬回到新街口老楼的一楼,与南京地方工业产品门市部同在老楼比邻。之后由于市场的扩大和对外宾销售的需要,又陆续在双门楼宾馆、南京饭店等涉外饭店和玄武湖、梅园新村纪念馆、夫子庙文德桥旁、贡院西街等处开设了工艺美术服务部分店。

        30年前,1981年3月,九层现代建筑的南京工艺美术大楼在现址落成开业,当年是为南京的第一高楼,一、二楼营业面积近3000平米,主营南京和全国各地的工艺美术品,一楼为内销工艺品商场,二楼为外宾销售部。是当时南京唯一、省内最大及国内数一数二的工艺品大型商场。当时南京人结婚、送礼、装饰居室,政府机关的政务、商务出国送礼,外宾到南京旅游购物,均到市工艺美术大楼。八十年代的工艺美术大楼,南京市民几乎人人皆知,是其辉煌的顶峰期。

        20年前,1992年,由于市场的萎缩,南京工艺美术大楼的一楼转向出租,原二楼外宾经营部撤销,全部工艺品种退至二楼经营。

        但是,在许多同行关门歇业的时候,南京工艺美术总公司和工艺美术大楼没有退缩,要发展工艺美术事业的决心也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们把全部工艺品种集中到二楼继续经营,并另外拓展了室内外装饰工程和艺术品研发等业务领域。全公司从领导到普通员工,上下同心协力,想尽种种办法,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渡过难关,迎来了发展工艺美术的春天。

        关于下一步的打算,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文洁成总经理归纳为以下几点:一、与高校和厂家共同合作,研发、创新具有时代感和现代生活气息的工艺品;二、在经营结构上,按照工艺美术礼品、家居装饰品、收藏品、旅游纪念品、实用品这五大系列,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三、在工艺美术大楼引进国内和台湾著名企业的品牌工艺品;四、开展工艺品连锁经营,在南京各名胜景区开设工艺大楼分店;五、将“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传承“非遗”传统精华和特色的基础上,把现代审美元素融和到传统保护项目的设计中;最后的目标,全面提升工艺美术大楼品牌,将其打造成集工艺品研发与经营运作为一体的现代工艺美术产业园,和集工艺美术“非遗”传承培育与陈列展示为一体的传统工艺保护发展基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