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成器写传承——记江苏省扬州玉器厂总工艺师高毅进

2011-03-30 09:52:20

        从事玉器工艺30多年的高毅进,或许是出于对玉雕工艺的浓郁情结,一直把玉文化作为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切入点,努力在中国传统工艺继承、保护和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自己的能量。

    致力于民族文化遗产项目的继承和保护。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这对工作本来就很繁忙的高毅进是又一个新的起点和挑战。他针对特种工艺行业税赋过重和一些手工技艺濒临失传的现状,主动从单纯追求创作技艺而逐步转向从宏观上关注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的发展和保护。发展是更好的继承和保护。为了弘扬和发展玉雕技艺,他大胆探索,一方面注重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使每件题材有新意,造型有突破,工艺有创新;另一方面做好传帮带,注重素质的培养,使传承谱系不中断。如今,他已培育出梯队式的人才队伍,解决了玉雕技艺人才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问题。

    要振兴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的发展,仅凭个人力量是不够的。从2009年开始,高毅进通过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先后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的建议》、《关于加大传统工艺保护和发展力度,给予传统工艺行业税收优惠的建议》和《关于尽快制定〈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的建议》等。建议国家建立健全工艺美术保护的组织体系、明确保护范围、出台相关保护措施和扶持政策,并通过检查、监督、处罚机制,推进民间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近年来,他还经常奔波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展示玉雕工艺,介绍工艺技法,以此推动民族文化事业的保护和发展。

    着力打造玉器品牌,推进玉文化事业的发展。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高毅进看玉雕文化是站在比旁人更高的层次上的,在创作理念上求新求变;处理手法上追求简约、朴实、明快;创作工艺上讲究纯净、流畅、精致。为了创作更多、更美、更优的艺术精品,不辞辛劳,收集大量资料,拜访名人,集南、北艺术之长,大胆构思,立意创新,研发新品种20多个,创作产品数百件,并在探索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几年来,他有44件作品荣获国家奖项,在全国同行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还积极倡导将传统工艺与旅游相结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具备收藏和观赏价值的工艺产品,走高端与大众相结合的路线,尤其是开发价格适中的旅游产品,让工艺美术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使更多的普通百姓感受到传统工艺之美。为此,他正着力在扬州打造工艺美术一条街,通过市场运作提升玉雕工艺品牌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倾力履行好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执行职务的能力,高毅进常常利用工作的间隙,认真学习代表法和组织法,阅读人大杂志。同时,他经常就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倾听基层民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努力促成有关问题的解决。他积极参加人大会议和人大组织的各项培训、调研、视察等活动,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在每年的全国人代会期间,他总是认真审议大会的各项报告和决议,积极跟与会其他代表交换意见,勇于发表审议意见。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他积极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各项学习培训和调研视察等活动,先后参加代表学习培训6次、调研和视察活动7次,提出议案或建议近20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