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至15日,《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工作办公室在南京举办了《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苏编撰人员培训班,江苏卷编委会成员及工作人员16人参加了培训。《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工作办公室王山主任、华东片督导朱孝岳等一行带着2012年试用版《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工作指导手册,面对面地为参加培训班的江苏卷编撰人员导读、讲解,并接受大家的现场提问,共同探讨、解惑答疑。这次培训虽然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但由于全集工作办公室的领导同志课题准备认真,议题明确集中,加之参训的同志探讨问题深入、发言踊跃,经过集思广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 认识在解惑答疑的探讨中进一步提高
本次培训的一大特点是全集工作办公室的领导同志分专题对新修订的《(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工作指导手册》进行了导读和讲解,使受训人员对《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和省卷的工作机构、编撰大纲、编撰体例、编撰方案等全面性、学术性方面的内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和知悉。《全集》编辑委员会委员、华东片督导朱孝岳教授联系史例畅谈了编撰好《中国工艺美术全集》的认识和体会,使受训人员受到启迪、产生共鸣。
二、 任务在分工编撰的调整中进一步明确
江苏是试点单位,去年年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全集》领导机构签订了编撰省卷的协议后,省工美协会一点都没懈怠,2011年12月29日在南京召开了《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苏卷》的编撰工作新闻发布会;2012年2月23日又召开了《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苏卷》的编委会成员会议。在此基础上,江苏按原先的编撰方案,将江苏卷设置为一个“综合篇”和10个“品类篇”,确定了每篇的执行主编,并陆续开始工作。在这次培训中,发现原设置与国家《全集》现在的要求有些差异,为使分类更加科学,便于撰写,同时更贴近国家全集编纂的总体要求。大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征得《全集》工作办公室领导同志们的同意,将《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苏卷》调整设置为8篇:1、概览;2、工艺雕塑;3、抽纱与刺绣;4、染织与编织;5、艺术陶瓷;6、漆器与工艺家具;7、民间工艺与编结工艺;8、金属工艺与其他工艺。由原来的11篇设置调整为现在的8篇,篇数减少3篇,但要编撰的品类一个没有减少,因此,原来10个品类篇执行主编的分工和编撰内容不变,只是成书时归卷有所变化。
三、职责在不求私利的奉献中进一步恪守
这次培训中大家围绕经费的使用规定,表明了积极的态度。不少同志说,这次受命《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苏卷》的编撰工作是出于责任和使命,感到是有生之年很有意义的一项工作;如果是为了钱就不会来干这件事了。但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许多事办起来没有钱也不行。据此,大家的态度是,编撰工作中经费使用严格按“《全集》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执行,也希望工作办公室在经费管理过程中,尽量减少程序,提供方便。为使执行主编们的建议落到实处,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江苏卷工作办公室主任马达同志在征得《全集》工作办公室领导同志的同意后,做出了两项决定:1、经费使用按课题分类分期下拨,按管理规定包干使用。2、照相、摄像等设备采取两种办法解决,一是摄影机省里统一购置,根据需要流转使用。二是摄像项目可请所牵涉地域内,设备、技术水平好的影像制作单位有偿摄制。这两种办法哪种好,可以在会后的实践中再比较施行。总之一句话,不管钱多钱少,都要把《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苏卷》编撰好;要无愧于时代的要求,不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