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风格是抽象的,但是却可以存在于每一件工作室作品之上,是工作室作品的特色标签。创作风格一旦确立,会长期地驻扎在作品之上,实现新创作风格,实际上是很有难度的,需要独立在以前风格之外,“跳出来”塑造新的天地。夕玉堂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工作室风格特色的树立。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的实践创作中,逐步突破了以前玉雕创作的风格窠臼,新风格特色也在茁壮成长。
关键词:夕玉堂创作风格艺术变化
“夕玉堂”玉雕品牌创立至今,已历十余年时间。在这十余年里,夕玉堂始终坚持以作品品质为生命,在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设计和工艺质量,一路走来一路坚持,时至今日,夕玉堂在玉雕行业内小有名气,正是基于这十余年的初心不改。与之相对应的,夕玉堂创作风格并没有一成不变,而是在漫长岁月里渐渐成熟、逐步转变。其实,创作风格的转变正是坚持初心不改的一例佐证,我们试图让作品变得更为出彩,而非是简单地重复固守。
夕玉堂创作风格的转变,整体上经历了两大阶段,在这两个阶段的不同时期,也均有相应的代表作品出现。总体上讲,2017年是创作风格转变的一个分水岭时间点。2017年之前的创作风格可以用“清新”二字来概括,此处的“清新”二字如何理解?当下我们常常习惯将一些文艺青年形容为“小清新”,这些文艺青年生机勃勃,同时周身围绕着中国传统风尚,比如娇嫩的身段身着汉服,时不时又轻摇折扇,骨子里也透漏出一股书生之气。夕玉堂的清新创作风格,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新颖而不怪异,清爽却不俗气”。作为夕玉堂的设计骨干,两位四五十岁的男人,如何能把控清新风格,且延续近十年而长盛不衰?这个问题涉及到了行业状况、文艺背景等等诸多背景。2010年之前的玉雕行情尚属炙手可热,那个时间段苏州的玉器行业发展兴隆,市场上的玉雕作品销售顺畅,无论是仿古件、花鸟件还是人物件,但是产品“同质化”的严重现象已经十分突出,尤其是仿古件、花鸟件大行其道,所涉及到的几个设计款式几乎被粗制滥造一通,但是市场依旧可以买单。夕玉堂深深认识到了这一弊端,时刻鞭策自己从设计上规避掉这一“同质化”问题,做出“不一样的作品”成为夕玉堂的设计宗旨。同时,夕玉堂的设计骨干,均工艺美校毕业,跨入玉雕行业前有着较长时间的动漫绘画经历。所以,“糙大叔画出小萝莉”也就不足为奇了。风格趋向一旦确立,夕玉堂清新风格的玉雕作品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出现,无论是对仿古件型制的改变,花鸟题材的出新还是人物题材的少女形象化,均体现出夕玉堂对玉雕创作设计的别出心裁。清新风格的典型代表作当属《你若芬芳,蝴蝶自来》,作品刻画了妙龄少女与花丛蝶舞间忸怩侧身的形象,少女低眉垂目,衣衫飘飘,手持团扇,身段妖娆。身后团花繁簇,飞蝶萦绕身边。整件作品画面布局清爽明朗,人物刻画清新纯情,一改市面人物塑造或刚猛或深沉的庄重气息。
这类清新风格的玉雕创作持续了近十年时间,市场反应很好,也渐渐为夕玉堂赢取了业界口碑。但是随着夕玉堂创作经验的日益丰富,以及主创人员对创作体会的日益深化,夕玉堂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依靠“清新”风格打拼天下的状况了。怎么用玉雕语言,表现出玉文化、戏曲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博大,成为夕玉堂再次思考再次出发的新起点。2017年深秋,确立另外一种创作风格的作品《业开千秋》正式面世。该件作品选材为新疆青玉籽料大切片,整体色泽沉稳,表面分布有铜绿色沁色。作品刻画主体为一扇破损的不规则古门板,其上的仿木纹处理细致形象,门板中上部分雕琢有半圆门扉铺首,铺首浮雕有缠枝花纹及各式“福”字,铺首之上则悬挂有一枚古式长锁,锁芯部分则全部采用镂雕技艺,装饰有繁复花卉纹饰。作品被装置在一扇实木门板之上,加之材质古铜色沁色在门板上的不规则分布,整体浑然一体。夕玉堂通过折扇门板的刻画,意在唤起尘封已久的对传统认知的时空回忆,更显得作品古韵十足。同时,作品又被赋予了“业开千秋”的命名,更平添了几分厚重感和纵深感。《业开千秋》的庄重宏大,并不拘囿于传统玉雕题材之内,而是大胆地引入崭新题材,从而引发对传统文化认知的重新审视。夕玉堂将这类立意古远,深化空间的创作风格定义为“古朴”,取“古老而质朴,质朴有古韵”之意。2019年的和田独籽作品《大吉羊》也是“古朴”风格的典型之作。
《业开千秋》古朴风格的脱颖而出,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此前的数年时间里,夕玉堂一直在尝试体会,只不过《业开千秋》更能全方位的体现古朴理念。2015年推出的和田籽料作品《大美无疆》,以舞蹈者为素材,将东方戏曲与西方芭蕾舞中西合璧,大大延伸了作品的抽象空间,2016年推出的碧玉《一曲上天梯》则是以居高俯视远望的角度刻画大片梯田,呈现出了广角视觉,体现出梯田的连绵不断。两套作品均为多组套件,刻画了广阔的空间感,但是就作品的立意和具体处理而言,依然是属于“清新”风格的范畴。在主旨塑造上,两件作品体现出了强烈的无限开拓空间关系诉求,这也是为“古朴”风格的奠定提供了思路。“古朴”风格的营造需要空间关系与时间关系的双重交融。
总结“清新”和“古朴”两类创作风格,貌似是存在着风格韵味的自相矛盾,实则是对玉雕美学的不同角度开发创作,可谓殊途同归。从作品体量来上讲,清新风格更适宜表现小件题材,涉及到的主题也大都生活化、自然化居多;而“古朴”风格则更适合表现体量宏大的作品,选题多强调其浑然天成,能体现出材质的厚重感。如何在题材和体量上打破两种风格的局限,使二者能够交融出现,和谐并存,将是夕玉堂未来玉雕创作的尝试课题。
参考文献:
[1]博观.大国玉魂[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4.3
作者简介:
林珉,苏州人,苏州夕玉堂玉雕工作室设计总监,现为工艺美术师,苏州民间工艺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从苏州美校毕业后,一直从事苏扇、动漫及玉雕等工艺美术门类的设计创作工作。近十年来,创作了一大批玉雕精品,并在“子冈杯”、“天工奖”等一系列玉雕专业评比活动中斩获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