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一个展会对于一家工作室的成长,有着何种意义。这种意义或轻或重,或有或无。子冈杯对于夕玉堂,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每一次参加子冈杯都是一次成长之旅。并能够在一年年的筹备中,获得夕玉堂长远发展的创作方向和方式。子冈杯是一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夕玉堂只是一名随时出场的演员,作为演员不光要有合体的服饰妆容,更要有专业精湛的演艺,否则将会糟蹋子冈杯这个舞台,当然更直接地会损坏夕玉堂演员的大众形象。
关键词:子冈杯夕玉堂创作奖项成长
数进的大院子里,古木参天、假山独立,错落其间的花草四时开谢。粉墙瓦黛间,苏式建筑的长廊、门厅静静矗立。一切都是苏州园林的该有的样子,置身其中,眼前所观舒适,耳中又传来悠悠的昆曲唱段。这里便是尚志堂吴宅,是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驻地。彼时的笔者却无法留恋这里的美景,匆匆步入其中的展厅,认真观赏起陈列出来的“子冈杯”参评作品。
那是2011年初秋,天气稍稍闷热。这是夕玉堂自成立以来,首次参加专业评比赛事,夕玉堂参评作品《清心乐志》也陈列在这方古色园林里的展柜。尽管展览期间并不知晓最终的评审结果,但是在观赏完所有参评作品之后,笔者深深地被震撼。参展作品涉及材质和题材十分广泛,所运用的雕刻工艺多姿多彩且技艺熟湛,无论是挂件、把玩件还是陈列件,每一件都具备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彼时的苏州一线玉雕大师的扛鼎之作,更是堪称教科书式的存在:杨曦大师作品集古典与飘灵于一体,瞿利军大师器皿作品端庄厚重,俞挺大师薄胎作品轻盈繁华,葛洪大师仿古作品雄壮威武。真真让人大开眼界。这是首次参展“子冈杯”的最大感触。在展柜面前与作品近距离接触,完全可以从中汲取很多的创作营养,参展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尤其是跟一线大师作品能能够同台展示,更是荣幸之至。最终,夕玉堂首件“子冈杯”参展作品《清心乐志》获得了优秀作品奖,对于这一结果,笔者心悦诚服。同时,在与其他参评作品对比后,笔者觉得,夕玉堂有能力和方向可以创作出更为优秀的作品。当然,“准备不充分”不足以表达出彼时夕玉堂创作能力的欠缺。首次子冈杯之旅,激发了夕玉堂更为丰盈的创作欲望,参评子冈杯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好的奖项,更多地而是去展示工作室的创作能力和创作风格。
2011年,成为夕玉堂参展赛事元年,“子冈杯”也被夕玉堂确立为重要舞台。为了能够在这方舞台上,展示出夕玉堂的创作成果。2012年的子冈杯作品,便在2011年底开始着手准备起来,这一习惯被延续至今。笔者在准备作品时,从选材到主题到工艺,都力求做到求新求异,关于参评作品的创作,都在试图打破工作室常规作品的创作窠臼。子冈杯推进夕玉堂创新创作。
此后的2012年、2013年,夕玉堂参评“子冈杯”的作品日益精致,且分别收获了银奖、最佳工艺奖奖项。从优秀作品奖到银奖的收获,夕玉堂作品逐步被展会所认可。这一结果是让笔者欣喜万分的,首先,在筹备子冈杯的过程中,夕玉堂创作创新不断告捷,让夕玉堂进一步开拓了玉雕创作视野;其次,每一年的子冈杯参展经历,都让笔者感受到了夕玉堂创作能力的提升,也欣喜每一年的展评作品都会有崭新的美感。有此收获,夕玉堂对于子冈杯的创作精力更为专注,“何乐而不为”呢?
2014年,夕玉堂作品《守业》获得了子冈杯金奖。四届的执着之后终于收获了子冈杯的最高奖项。其喜悦之情无以言表。《守业》是夕玉堂创新创作的代表作品,所运用的技法处理新颖别致,整件作品的陈设也颇为用心,这可能是打动评委的原因。然而,这种金奖喜悦,又是较为短暂的,这是因为,同为金奖作品的《秋雨江南》则是神一般的存在,与之同列金奖,笔者是感到抬爱至极的。《秋语江南》目前已经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展示,现在看来这件作品依然完美无瑕。整件作品器型高耸伟岸,虽为刻画江南,但是却前所未有的展现出了纵深感。大牌片之上大胆运用了镂空雕刻,以笔直线条塑造江南房屋轮廓,同时又以浅浮雕手法过渡,漫天的银杏叶分布在镂空区域和浮雕区域,银杏叶的分布疏密有致,尤其是密的布局,将传统玉雕工艺技艺发挥到了极致,让人叹为观止。银杏叶飘落处是河畔,河畔之上为拱桥一半,孤舟一艘。舟桥塑造以弧线构造,大大中和了其上直线条的挺括。使得作品透漏出安静祥和的氛围。作品底座则是水晶体与红木的结合体,色泽沉稳中透漏出深沉明快并列的时尚感。这也十分符合古城苏州的时尚氛围。《秋语江南》的存在,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金奖的授予,虽是奖励,也更是鞭策。夕玉堂必须筹备有特色有语言有情景的更加优秀的作品来。
此后的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9年,夕玉堂参评作品,均获取了子冈杯金奖。2015年金奖作品《大美无疆》,融合东方戏曲与西方芭蕾舞为题材,表现出东西方文化精彩并存的主旨,作品十分应景子冈杯中外玉雕艺术家同台展示的状况,是夕玉堂关注子冈杯发展的代表作;2016年金奖作品《一曲上天梯》则是带有十足的写生意味,三篇玉片拼接处完整的梯田景象,一株团树孤立而静谧,在旅游生活中斩获了创作灵感;2017年金奖作品《业开千秋》是对子冈杯首金《守业》的升级创造,大开大合中,赋予了作品更为宽广的意境,大体量的形式,强化塑造作品的气势,带有对传统事物的再次阅读;2018年,子冈杯因时间调整未举办;2019年金奖作品《在梅边》落脚江南传统文化,昆曲人物在俯仰转折中,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人物的惆怅心境。每一件金奖作品的创作,都是夕玉堂对自身阅历和文化积累的重新梳理,也是对玉雕工艺的再度思量。每一件作品都在尝试塑造更为完善的自己。但是子冈杯之上,我依然震撼于一些作品的高屋建瓴,并不断从中汲取着营养。
从2011年到2019年,子冈杯展览场地从古城区园林搬到了太湖之畔而后搬到了工业园区国际展览中心,参展者分布区域也由苏州到全国再到全球十余个国家。夕玉堂展评作品所获奖项也由优秀作品奖到银奖再到金奖。“子冈杯”的大跨步前进,时时刻刻推进了夕玉堂的成长。在未来的时间,夕玉堂还将会把“子冈杯”作为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认真筹备,精心创作。能否获得金奖并不重要,夕玉堂作品出彩出众才更有意义。这是子冈杯推进夕玉堂成长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马建庭.琢玉:苏州第四届“子冈杯”玉雕精品展作品集[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2.6
作者简介:
卢伟,1969年生,苏州人。1988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校,2006年创立“夕玉堂”玉雕设计工作室。现为“夕玉堂”堂主,工艺美术师,苏州民间工艺家,苏州市玉石雕刻行业协会常务理事,苏州市玉石雕刻行业协会平江分会副会长。从事苏扇、动漫、玉雕等工艺美术行业三十余年,其玉雕作品风格清新淡雅,题材新颖别致,对原材料的解读十分到位,创作技法不拘一格,形成了强烈的风格特色和艺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