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乱针绣中的人物肖像绣

[日期:2020-06-22]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自古到今,提到刺绣,人们的脑海里就会想起女红。一直以来刺绣就被认为是女人闺房里的手工。刺绣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一直到近代,已经不是人们心中认识的传统刺绣。现代刺绣的形式更加个性和多样。刺绣的形态也是日新月异。乱针绣刺绣的针法更是比传统的刺绣针法更具创造力和灵动性。针法的运用体现了艺术人的技艺高低。与画画不同的是,刺绣不仅有着变化无穷的色彩搭配,特别是乱针绣,更有着与传统刺绣不同的全乱针法。所谓乱针法,其实并没有实际的针法可循。乱针绣最难的是人物肖像。对于人物的表情神态很难把握,要想绣好人物,就要有绘画的功底,所以乱针绣人物肖像的创作是刺绣中的最高峰。

【关键字】乱针绣  人物肖像

  自古到今,提到刺绣,人们的脑海里就会想起女红。一直以来刺绣就被认为是女人闺房里的手工。刺绣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一直到近代,已经不是人们心中认识的传统刺绣。经过多少代刺绣艺术前辈的努力钻研、创新,这种艺术形式焕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巨大的感官震撼力,并彰显出一种纯粹的自我表现力。

  现代刺绣风格,无论从它的形式、材料还是针法上都有着巨大的变化。现代绣品有着更高的艺术价值。它的形式更为现代人所接受。既能走进高雅的艺术殿堂,也能够普遍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现代刺绣的形式更加个性和多样。首先,从材质上就有很大的选择性。和传统刺绣不同的是,绣者可以用不同材质的布料来体现绣品的风格。因此布料的选择是由画稿的类型来决定的。比如绣水墨画,可以选择透明的欧根纱作为底布,这样绣出来的效果和普通布料有很大差别。再比如把油画作为绣稿,则应该选用厚实的布料作为底布,这样更能体现油画的厚重感。

  刺绣的形态也是日新月异。很早以前刺绣作为人们生活的日常品,都是以穿戴为主。发展到现代,已经远不止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了。就从刺绣的装裱来说,也是品种繁多,款式多变。从单面装裱到双面装裱,再到类似字画式的卷轴装裱,已经不是我们所熟知的传统意义上的绣品装裱了。

  乱针绣刺绣的针法更是比传统的刺绣针法更具创造力和灵动性。刺绣的种类分为好多种,我认为乱针绣是其中最具艺术魅力的一种。乱针绣的特点就在于它的随意性。所谓随意就是“心中有谱,下针无形”,不受规范的限制,也没有条条框框的规矩。只要你有艺术的天赋,就如同画画一样,可以随便在布上发挥想象。正是乱针绣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才造就了它每幅画不一样的“个性”。

  如果一位绣者一幅画稿,用两种手法刺绣,绣出来的作品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比如绣花朵,如果用写实的方法来绣,以花瓣的纹路做切点,把丝线从深到浅排满,排线的时候可以交叉也可以抚顺。如果不在意花朵的外形轮廓,可以用线注重它的明暗深浅色彩的变化,来呈现花朵的形态。就像印象画派莫奈的睡莲,远看是鲜活的花朵,细看则是没有具体形态的一块色彩。当然,只是用颜色来调试还不是乱针绣的特色,乱针绣的特色在于它千变万化的走针。

  针法的运用体现了艺术人的技艺高低。与画画不同的是,刺绣不仅有着变化无穷的色彩搭配,特别是乱针绣,更有着与传统刺绣不同的乱针法。

  所谓乱针法,其实并没有实际的针法可循。每个物体本身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针法加以表达。横竖交叉、针迹厚薄堆砌,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没有固定的形式方法。只要有无穷的想象力创造力,绣出来的作品肯定不会呆板无神。凭借充分的想象力,对于艺术的追求是永远无止境的。对于刺绣行业,很多人其实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基本上用别人创作的画当做自己的样稿来绣。这就需要有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艺术品味。一味追求和原画稿的相似度,就失去了二次创作的乐趣和意义。就像复印照片一样。我们的刺绣不可能比相机的像素来的更精准。因此刺绣的二次创作就要更体现刺绣存在的意义。当然能自己创作画稿,再用乱针绣来表达就更加好了。自己创作画稿,即使绘画基础不专业也无所谓。画稿本身只是一个图像,只要刺绣的水平高超,再加上有想象空间,绣出来的作品也会非常不错。

  我经常到大自然中去取景,有时候不需要奇峰险滩,或是光怪陆离的景色,寻常的自然风景,像小桥流水,花团锦簇,随意地拍成画稿用来刺绣都可以创作出一幅非常美妙的作品。只要我运用针法中的一个“乱”字,把景物中的形态用针迹的长短不一、重叠平顺、交横竖排来表现,一幅画选用多种随意的表现方式,就能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乱针绣最难的是人物肖像。对于人物的表情神态很难把握,要想绣好人物,就要有绘画的功底,所以乱针绣人物肖像的创作是刺绣中的最高峰。幸好从小喜爱画画的我,凭借一点绘画天赋和后天的努力,在二十几年刺绣生涯中,摸索出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技法。

  在我绣的人像绣中,有一幅油画《女孩》是比较有难度的,这幅油画是一个半身侧画像,一头黄色的头发完成髻,身上穿着有点透明蓝色花边上衣。着手开始刺绣时,我先审视了一会稿子,其实这幅人像侧面比正面更难表达,特别是眼睛和鼻子的过渡处理,因为画稿是一幅欧洲油画,年代比较久,画质并不清晰,刚开始用线铺底的时候忽略了眼睛上方一个交光,绣了一层底之后,站起来远远地看过去,总觉得那里交代不清,感觉怪怪的。后来叫同事用同样的角度把侧脸摆给我看,经我细细推敲,终于搞明白错在哪里了,因此我又对稿子重新审视了一番,彻底对这幅画理解之后,再开始着手绣。对于《女孩》的头发,最能表现乱针绣的活泼,铺底的时候先把头发大部分往后挽的部分顺着头发的方向铺满,再在头发和背景的相交处勾出很多一丝丝细小的乱发。背景绣的时候用线比较粗旷,绣头发要劈成很细的一小股,这样能体现出头发的自然同时又要活泼,要把头发的松、散、受光和逆光的感觉绣出来才能达到乱针绣的效果。油画的衣服部分,要绣出那种隐隐约约从衣服中透出肌肤感觉,我先绣好人物的肤色用线的深浅勾出肌肤轮廓,再把各种环境色绣上,然后再把线分细,劈成比绣肌肤用的线还细,再在肌肤上铺一层薄薄的以蓝色为主的衣服颜色,根据衣服褶皱的线条把握好用线的深浅,衣服绣得不能厚,绣太厚就把里面肌肤的颜色盖住了,衣服就没有那种透明的纱感。绣太少又不像穿了一件衣服,所以一切都是平常的经验和感觉,所以说人物肖像的难度系数是非常高的。

  去年在为客户私人订制的过程中,就碰到了一幅比较有挑战性的人物肖像。照片是一般的人物风景照,人物的头像比较小,并且是散光照,不像照相馆的聚光照片。脸上基本没有轮廓,模模糊糊,要用刺绣把人脸的特征表现出来,非常不容易。我首先要仔细琢磨脸上的特征,先把轮廓绣出来定型。然后再把眼睛用线勾出来。勾眼眶时不能一条线勾死,这样看起来太呆板。而是应该用小交叉把轮廓松松地绣个大概位置。然后是人物笑起来两颊细微的纹路。抓住了这些特征,根据肌肤的纹理考虑绣上什么样的针法。这幅人像完成后自己又得到了些新的启发。其实每一幅绣品完成都有新的收获,所以艺术是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的过程。

  在乱针绣中,人物绣比画画更有趣味,更有创造性,她不仅要有对画画的深刻理解,对色彩的灵活掌握,还有更重要的是对针法无穷变化的运用,才能达到一个艺术的高点。从完成油画《女孩》之后,我觉得更要对人物肖像的结构,脸部表情的变化等方面细加钻研、探索,并能够更好的表现在乱针绣针法上,使我在人物肖像上有一个更高的突破,在乱针绣技法上有更上一层楼的技艺。

  祝英娟简介

  祝英娟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高级工艺美术师

  常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常州市“天宁工匠”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73年出生,江苏常州人,清华大学高级进修人才,1990年进入常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乱针绣创作,至今已有30年,具有极高的造诣,师承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潘细琴,创作的作品屡获国家金奖。其中有:《黄河》、《达·芬奇》、《摘豆角的农家女》、《抱鸽子的女孩》、《女神》、《掀起你的头盖来》、《抚琴》等,大部分作品被国家及各地艺术馆收藏,有的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宾,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