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扬州漆器作为“中国四大漆器”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具有浓烈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是传统工艺与艺术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早在2006年扬州漆器就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带一路”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体量庞大的文化交流和贸易网络,扬州漆器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主动开展与他国漆文化、非遗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化自信,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扬州漆器文化。
关键词:扬州漆器一带一路文化自信
一、扬州漆器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
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秦汉,鼎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距今已经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它种类繁多、制作技艺精湛,水平之高,举世公认。早在唐代,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时,携带的物品中就有漆盒、漆盘等十多种漆器,如今更是作为国礼馈赠也变得屡见不鲜,扬州漆器已成为名扬海外的文化象征。
就漆艺而言,扬州保留着全国最完全的工艺种类,在中国的四大漆器中,扬州漆器兼具南派漆器的隽秀精致和北派漆器的雄浑博大,其纹饰飞扬,色彩炫丽,造型别致,又千变万化。同时又具有较高的欣赏性和实用性,如剔红之光泽明亮,颜色纯正;戗金漆之纹饰纤细,光泽华美;填漆之色彩丰富,别具雅致;嵌螺钿五光十色,精细如画。在扬州漆器匠人精湛的指尖绝学之下,漆器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普通家庭精致又能增添文化气息的物件,在我们周围不乏出现着漆画,漆艺工艺品,漆艺首饰,漆艺茶具等等。
扬州,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扬州漆器伴随着扬州城的变迁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时至今日依旧保留着它特有的韵味。[1]区域特有的形式和内容构成了地域文化,它有着一定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文化内涵,有别于其他地区而独具特色,只有以地域文化作为产品设计中的文化价值,赋予产品精神层次上的内涵,才能够更好地设计出具有文化特色且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扬州城独有的历史和文化元素成为漆艺从艺者们设计灵感的先天来源,加上漆艺非遗传承人和民间匠人非凡的技艺和创作手法,作品造型稳固雅致,做工细腻精湛,色彩绚丽典雅、光泽柔和,体现着与扬州文人风格相融合的特质。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更要坚定中国文化自信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我们国家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0多个国家及地区,每个国家及地区都有自己不同的国情、宗教信仰和文化形态,每一种文化都和他们长期生活环境相适应、相包容,别国无可替代。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存在误解和偏见,甚至蓄意污蔑、妖魔化,加之我国文化输出能力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世界对中国的了解片面化、极端化,此时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正符合“一带一路”国际化背景下国家和人民迫切希望传达的中国声音。我们的国家拥有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和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将“文化自信”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促进“文化自信”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当中,使其多方位、多层次、全面发展。[2]“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出来的平等、包容的文化观念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只有以“德”即平等、尊重、仁爱之心来凝聚人心,这种关系才会越来越紧密牢靠,才能实现“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望。
三、“一带一路”下扬州漆器如何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
[3]“一带一路”就扬州漆器而言,提供了一个体量庞大、开放共享的文化交流和贸易网络平台,为扬州漆器打开了“走出去”的窗口,搭好了传播桥梁。在这一新时代背景下,扬州漆器不仅要享誉国内,还要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这就要求扬州漆艺非遗传承人、漆艺匠人们在保持扬州漆器技艺本色的基础上,与他国漆文化、非遗文化展开碰撞和交流,集百家之长,补己之短。
政府、行业协会、漆器企业、非遗传承人等对扬州漆器的创新、创作,会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扬州漆文化的认同。所以,我们在看到“一带一路”为扬州漆器的出口提供契机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扬州漆器等非遗产品文化消费带给“一带一路”沿线民众的文化认同,这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认同,又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的文化身份的认同。在2019-2020年度,商务部公布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公示名单,扬州漆器厂有限责任公司入围重点企业名单,由扬州漆器厂选送的“扬州漆器髹饰技艺走出去”项目入围重点项目。旨在鼓励和支持我国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扬州漆器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扬州漆器历史上就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全球,近年来,扬州漆器在“走出去”上不断发力,出口的漆器类型也日益丰富,从特制重要陈列品到高档精品,再到创新的漆器礼品、纪念品、装饰品、实用家具等,已经开发出了千余种类的扬州漆器出口产品。出口的形式也从单一的外贸订单,发展为网络销售加“非遗秀”,扬州漆器多次在国外博览会上现场展示独特的东方技艺之美,实现了从卖产品到推动世界认识中国漆器的飞跃。入选重点项目的“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是传统的经典漆器技艺,自古以来,就有“髹漆成器”之说。2006年,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入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扬州漆器厂多次受邀,赴英、法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髹饰技艺展示,扬州大师们的精湛表演和互动展示,获得了国外观众的高度认可。扬州漆器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对外文化交流和重大宣传活动,用心传递中国声音,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加坚定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结语
扬州漆器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任凭时光如梭,岁月沉淀留下的痕迹,独具魅力。我们有责任发展和传承中国漆器文化,让传统文化被世界所知,弘扬民族匠心精神。“一带一路”背景下,扬州漆器及其髹饰技艺会带来不同国家和地区民众的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建设、推动扬州漆艺乃至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利波.论新时代背景下扬州漆器的发展和转型[J].艺术评鉴,2017(24):23-25
[2]黄玉娇.“一带一路”建设下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J].桂海论丛,2017(6)44-49
[3]余文星.“一带一路”格局下福州漆艺的跨文化传播与品牌开发[J].非遗传承研究.2019(4)54-57
作者简介:
沈淳,1983年出生,江苏扬州人,中级工艺美术师,毕业后在扬州漆器厂设计室一直从事漆艺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