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木雕刻工艺手法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日期:2020-07-03]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科技与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而在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物质要求不断提高的当下,其对红木雕刻的工艺品和家具的需求也持续上涨。但受到各种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现有的红木雕刻工艺的传承存在相对较多的问题,且用于雕刻的红木材料十分稀缺,这就导致了大部分的红木雕刻作品的价格相对较高,难以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这将会对红木雕刻工艺手法的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与制约。

  关键词:红木雕刻;工艺手法;传承发展;路径

  红木雕刻主要是在木料上利用不同的刻刀或工具,根据主题和要求来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雕刻,从而获得各种样式精美、装饰效果极佳、实用价值较高的优秀红木雕刻作品。红木雕刻对雕刻人员的能力和素养也是相对较高的要求,其需要掌握基础的技法,具备很丰富的红木雕刻作品创作经验,能够根据不同的木料或不同的主题来进行调整和创新。或是围绕某个要求,将不同的雕刻纹样或者题材进行组合,从而形成全新的画面或者效果。这样才能使红木雕刻作品更具欣赏性和价值性。

  一、红木雕刻工艺

  红木雕刻的起源可追溯到明初,该时期的红木雕刻工艺手法更多的应用在皇家建筑雕刻中,而一些精美的红木雕刻工艺品也属于皇室成员特供。在明朝经济逐渐繁荣发展的情况下,红木雕刻及其工艺品也逐渐的普及到民间,被民众所喜爱和推崇。且受郑和下西洋事件的影响,红木雕刻工艺逐渐兴起,且在不断的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完善。但在军阀混战时期,受到战争因素和政治经济调整一下,红木雕刻工艺手法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极大程度的影响。苏式红木雕刻具有磨光光亮、做工精良、线条挺括、造型简练等的特点,雕刻之前首先要对木料进行干燥处理。为防止作品完成后出现变形和收缩的现象,且未满足不同的花样材料功能造成的需求,需采用卯榫结构来进行木料拼接或者组合。红木雕刻是中国传统的线饰处理、雕刻纹样、装饰手法、雕刻工艺手法,具有浓烈的文化色彩和东方气息。一般而言,大部分的红木雕刻通常会选择一些红褐色或红紫色且质地坚硬的木料作为材料,如条纹乌木、红枝木、鸡翅木、花梨木、紫檀木等,受到不同地区的红木雕刻工艺的传承和流派的影响,其题材十分的丰富多样。较为常见的包括了人物纹、山水纹、动物纹,植物纹等,不同纹样的工艺手法和雕刻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现阶段,虽然人们对红木雕刻作品的喜爱程度不断的加深,对其工艺传承的问题也逐渐重视,但红木雕刻工艺手法仍然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发展困境。

  二、红木雕刻工艺手法的传承与发展

  (一)加强红木雕刻宣传

  在红木雕刻发展的过程当中,工艺手法的传承通常是以师徒的方式来进行,而在社会和科技快速发展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群体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其对红木雕刻工艺手法的认知发生了偏差,大多优秀的工艺雕刻手法面临着缺少下一代传承人的困境。在此情况下,需须立足于实际发展需求,录制与红木雕工艺有关的宣传视频或者纪录片,利用电视途径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红木雕刻。也可以定期地召开一些与红木雕刻有关的工艺品展示会或者家具展示会,组织不同年龄阶段的红木雕刻传承者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还可以鼓励红木雕刻工艺传承者自主的录制短视频,将其发送到热门的软件或平台当中,或在自己的个人主页和账号上定期的发布一些与红木雕刻工艺手法有关的信息和资讯,借助互联网络优势更多的人们能够深入了解红木雕刻。

  (二)加强雕刻工艺创新

  现阶段,人们须以全新的眼光来审视红木雕刻工艺,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拓展的创新,这样才能使红木雕刻工艺与当下的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基于此,在进行立体感较强、厚重写实的红木工艺品雕刻或者家具雕刻过程中多用浮雕手法,根据其所描绘的物象和花纹高度需求,可选用薄内雕、浅浮雕、中浮雕、深浮雕等不同手法。透雕(双面雕、木空雕)主要是将底子镂空的一种穿透式雕刻方法,通过将不必要的部分进行空白处理,从而凸显出雕刻的主体形象或花纹,其雕刻效果灵秀、华美。将其与不同的雕刻手法进行组合,能够取得更好的艺术欣赏价值的效果。在底座腿足,柱头端头等能从多个角度和方向进行观赏的四面红木雕刻时大多使用圆雕雕刻手法,而利用该手法来进行植物纹动物人物的雕刻,能有效增加作品的写实性、生动性、形象性。丝翎檀雕是集合了工笔国画和传统木雕的一种全新浮雕红木雕刻工艺,其辅助性、实用性、观赏性较强,包含了国画作品的优势,能够运用于不同的环境和场景,从而起到彰显艺术风范、陶冶情操、增强文化气息等的作用。线雕主要是在同一平面木料上雕刻出花纹,通常是利用V型三角刀作为雕刻工具,可利用于文字、人物、器物的单线条勾画,或者箱柜、围屏等物品的表面装饰,其雕刻刻痕深陷,线条简洁、流畅,表现力较强,能够取得宛若白描的效果。此外,还可将红木雕刻手法和刺绣艺术进行有机结合,科学的进行能够表现作品质感的木料的选择,或引入一些全新的红木雕刻材料。考虑不同角度和运刀力度下所生成的光影效果和肌理效果,利用工笔花鸟画和写实雕刻手法的方式来进行主题的呈现,使红木雕刻作品根据层次美和意韵美。可结合人们的实际生活情况,将一些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春风杨柳、小桥流水、山川河流、房屋建筑、楼台亭阁等融入作品当中,使红木雕刻更具古色古香之韵和现代气息。

  结束语

  木雕是以各种木材及树根为材料进行雕刻,是传统雕刻工艺中的重要门类。综上所述,人们需对红木雕刻工艺手法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其的深刻内涵和传承意义,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来促进红木雕刻工艺手法的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有效的提高红木雕刻工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还可利用网络渠道来进行多方面的宣传和普及。结合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推出一些符合人们审美需求和使用要求的红木雕刻作品。还需遵循发展与传承的原则,在保留优秀的红木雕刻工艺手法的同时,创新性的引入一些具有现代化风格和时代化特性的元素,为红木雕刻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源动力。这样才能为红木雕刻工艺手法的有效发展和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房明建.红木雕刻工艺的文化传承[J].神州,2019,(10):48.

  [2]王金智.红木雕刻工艺的发展思考[J].天工,2018,(1):30.

  [3]张莉.红木雕刻的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7):46-47.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