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骑兽七星》的艺术创作

[日期:2020-07-17]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骑兽七星”是中华传统文化脍炙人口的题材。核雕“骑兽七星”以精妙的形象构思,细腻的工匠技艺,展示了作品的内涵。本文中,笔者将“骑兽七星”

  的艺术创作略作浅解。

  关键词:核雕创作骑兽七星艺术形象

  “骑兽七星”是上古演义中的神话故事,“七星”和“骑兽”的组合;“神星”和“神兽”的结合,更丰富了故事的生动和有趣,彰显了人类向往美好生活,演绎了人们祈福、扬善、惩恶、求安、的理想境界。因此,数千年来依然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传说话题。

  一、“骑兽七星”的历史渊源及艺术形象

  七星原本指的是天象,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这七星,而老百姓心中的七星是将“天象”演化为具有神力的“人相”,赋予了七星人们理想的形象,这个“七星”指的是:“福星、禄星、寿星、文曲星、武曲星、七政星、月老”。

  “福星”象征能给人们带来幸福、未来以及希望的人或事物。福星还包含着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这五福。可见福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高。福星坐骑是麒麟,麒麟是中华专统文化中的祥兽,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人们甚至把麒麟比作具有杰出才能的、德才兼备的人。“禄星”是文运利禄的神灵。是民间信仰中主管功名利禄的星官。禄星的坐骑是天鹿,是人们传说中的灵兽。“寿星”,又称南极老人星,是古代神话中的的长寿之神。也是人们经久祁拜的神灵之一,所以人们常将年事很高的老人称作“老寿星”。寿星的坐骑是“乘黄”。传说骑上乘黄兽能活到两千岁。“文曲星”在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民间称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易学家李淳风说:“有文曲星下界。生於卖豆腐之家。后来为相。自能平之。”文曲星的坐骑是“獬豸”,也是传说中的神兽。獬豸在上古神话中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武曲星”具有刚毅果决,自立自强,吃苦耐劳,勇于任事,不畏挫折,负责尽职”的个性特点,民间也将周武王比作武曲星。周武王将暴君纣王赶下台后,励精图治,是国家安乐、百姓富庶,是一位经视治国的明君。所以在他天寿以后,太白金星便令他住在掌管武功、勇气与财富的武曲星里。武曲星的坐骑是“白虎”。白虎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令妖邪胆颤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之一。白虎也是战神,白虎具有辟邪、禳灾、祁丰及惩恶、扬善等多种神力。“七政星”就是北斗七星,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七政星的坐骑是“青龙”,青龙是传说中的灵寿,属于传统文化中的四象之一,面如麒麟,相貌威武,震妖邪。《淮南子》卷三记载: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故而青龙或为四象之首。“月老”:月下老人,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红喜神,又称“月老”,也就是媒神。关于月下老人定姻缘的传说很多,流传较为广泛的是唐人李复言小说《续幽怪录·定婚店》中月下老人为韦固定婚姻的故事。关于月下老人的形象,清人沈三白《浮生六记》中说:“一手挽红丝,一手携杖悬婚姻簿,童颜鹤发,奔驰在非烟非雾中。”国内很多地方都有月老祠,成为人们祈求幸福美满姻缘之所,在著名的杭州西湖白云庵右侧月老阁有一幅脍炙人口的对联,道出了“月老”的心愿,也是民众们的美好心愿——“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月老的坐骑是“仙鹤”,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与松树一起寓意松鹤延年,与鹿和梧桐寓意鹤鹿同春。

  七星和灵兽的精妙组合,是正气和正义的完美结合,这一艺术形象,突显了人们憧憬美好生活,追求安康、富庶、美满、和谐的生活。借助星神和兽神,表达人们心中向往的愿景。为此,丰富了“骑兽七星”这一题材的深刻内涵,反映了作者在题材上的思考、提炼、追求艺术尽善尽美的创作风格。

  二、细腻、精致的核雕技法

  艺术是形象把握和理性把握的统一。形象就是审美的表现,它涵盖了情景和意境。艺术作品作为人的精神生产的产品,依存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它必须是直观的、具体的,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的感性存在。橄榄核作为核雕艺术的载体,数百年来,在一代代核雕工匠的不断探索创新中,日臻完善,流光溢彩。成为中国传统微雕艺术品之一。

  小小的果核,在方寸间显天地,于毫厘中见精髓。这就是“骑兽七星”这一借用核雕艺术,挥毫大千世界,飞刀亮星神,走刀跃灵兽,于飞走间刀刀皆细腻、点点具功力。尤其在不同寿星的面部表情上,五官布局上,根据众星不同的神力,恰如其分的予以展示,虽风神迥异骨骼不凡,但个性彰显,分别独到。其容貌或端庄或儒雅,其表情或威严或洒脱,个个精致独特,刻画得精细、传神,入木三分。

  福星、禄星、寿星这三星,是民间最为敬拜的三仙,福、禄、寿的寓意,涉及百姓普通生活的基本向往,因此,在对这三星的刻画上,作者融入了自己的美好祈愿,以敬畏之心极为小心翼翼地开挖这三星的特征,福星的祥瑞,禄星的大气,寿星的宽宏皆呼之欲出。

  文曲星和武曲星是一对文武相配的星神,表现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对文化艺术的想往。在对文曲星的表现上,眼神显公正、面容为洒脱;在对武曲星的表现上神态出威武、两眼露勇猛。

  七政星神意斐然,法力无边。七政星的眉宇间尽显潇洒、飘逸,月老是姻缘牵线的红娘,婚事搭桥的媒婆。面部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七星的坐骑:福星的麒麟祥云缭绕;禄星的天鹿器宇轩昂;寿星的乘黄恣意纵横;文曲星的獬豸飘洒随和;武曲星的白虎威震四方、七政星的青龙腾云驾雾;月老的仙鹤翩翩起舞。七星配灵兽,锦上添花,奇妙无比。

  三、民间愿景的生动体现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一定的思想。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构成作品艺术形象的物质形态,也就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而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辩证统一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核雕艺术,就是借用“果核”的形式,进行构思、加工,提炼、雕琢,刻画等一系列艺术手段,赋予核雕这一形式的丰富内容、来表达其思想和意境。

  好的形式只有通过好的内容才能彰显作品深刻的思想和力度,而好的内容只有经过才华横溢的艺术创作才得以惊世,博得喝彩。

  “骑兽七星”的构思严谨、布局得体、立体呈现,用核雕的艺术手法把百姓心中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作品通过“七星”和“骑兽”的巧妙搭配,利用星神和灵兽的奇思布局,把星神不同的神力和灵兽分别的特异,组合发挥,融入百姓神往的平凡生活中的吉祥、富贵、安康、圆满、惩恶、扬善等愿景逐一展现,使这一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了极大的升华,体现了作者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和至臻至美的工匠精神。核雕“骑兽七星”是难得的艺术精品。

  作者简介:

  钟勤峰,男,苏州市吴中区香山街道舟山村人,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核雕代表性传承人父亲钟火元,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工艺美术展会中多次荣获金银铜奖。

  参考文献:

  【1】《山海经》主编:邓启铜“南京大学出版社”

  【2】《艺术概论》王宏建2010-7

  【3】《周易集解》(唐)李鼎祚校注:李一忻2010-1-1

  【4】《中国通史》吕思勉2017-1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