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绣娘,几十年的刺绣生涯,使我逐步从开头绣制简单的花花草草到绣制人物、风景、山水等刺绣精品,也熟练掌握了几十种针法,至今已是助理工艺美术师、又是苏州市古吴绣皇工艺有限公司的核心刺绣团队人员之一,现就自己多年的刺绣实践谈一下自己对刺绣技艺的感悟。
【关键词】苏绣的艺术特点、针法、技艺
一、认识了苏绣的艺术特点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朗、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从欣赏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苏绣的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在刺绣的技艺上,苏绣大多以套针为主,绣线套接不露针迹。常用三、四种不同的同类色线或邻近色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时,在表现物象时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浅变化中,空留一线,使之层次分明,花样轮廓齐整。因此人们在评价苏绣时往往以“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个字概括之。
经过长期的积累,苏绣已发展成为一个品种齐全,画面丰富,变化多端的一门完整艺术,涉及装饰画,如:油画、国画、水乡、花卉、贺卡、鸽谱、花瓶等系列。实用品涉及服饰、手帕、围巾、贺卡等。
二、掌握了苏绣的多种针法
我出生在苏州通安的一个小山村,那时每户人家的女子都会苏绣。绣架是每一个成年女性出嫁必备的嫁妆。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每户人家的门口都有一副绣架,绣架前坐着一个美丽的绣娘,终日做着刺绣。记得夏天炎热的时候,绣娘们喜欢把绣架聚集在弄堂里,吹着习习凉风,在绣架上飞针走线。伴着阵阵欢声笑语,时光就在这美好的记忆中慢慢流去。在这样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长大,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苏绣,十几岁时已经是能独当一面的好手了。
自2002年我到全国闻名的苏州市古吴绣皇工艺有限公司当了一名专职的绣娘,多年来,在沈大师的关心和指导下,我的刺绣技艺突飞猛进,从开头最简单的江南水乡开始,练绣各种针法,如绞针、三角针、虚实针、打籽针、滚针、平针、乱针绣等等,还掌握了沈大师独创的“三散针法”。
实践使我体会到:刺绣要用“脑”去绣,用脑指挥针,为绣而绣是没有长进的。针法的运用固然重要,但配色也非常重要,要用赤、橙、黄、绿、青、蓝、紫,分出色彩的“冷”、“暖”、“色”、“深”、“浅”和稿子画面中的“远”、“中”、“近”去推敲和思考;要磨锐气,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还要不断学习,增进美学知识,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各种画风经典的画作,丰富自己的心灵内涵,才能在刺绣上有所收获和成果。
在公司近20多年的刺绣生涯中,我不仅绣制了虎、豹、猫、狗、马、雄狮等动物,还绣制了国家主席等人物肖像,我的作品也多次获得了各级各类的金银奖。
三、对金奖作品《百骏图》的绣制体会
IMG_256 2017年,公司下达了我们四人的精英团队,绣制郎世宁《百骏图》长卷的重任,这幅长441cm、宽49cm的长卷,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下面我来谈谈这幅作品的绣制休会。
《百骏图》共有100匹骏马,姿势各异,或立、或奔、或跪、或卧,可谓曲尽骏马之态,画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数人,控制着整个马群,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界其它生物间的和谐关系,全幅作品色彩浓丽、构图繁复、形态逼真。
为了完美绣制好这幅刺绣珍品,首先对画稿进行了再创作,为了能精准把握整幅作品的主次结构和意境,高度还原原作的神韵,我们注重针法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确保绣制的每一个小细节精准到位,在绣制马时,得掌握马的各种神态,为了完美地表达画家郎世宁对草木、山水、人物,我们用了西洋画法中的前重后轻、前空后虚、前大后小的表现绣法,使绣制的画面产生空旷深远的景界,在线色的运用上,我们采用了红、赤、橙、黄、绿、青、蓝、紫整个色系,共80套颜色以上,每套颜色从浅到深有16至18色,针法共釆用了三角针、绞针、虚实针、滚针、戗针、套针、平绣等,还采用了沈大师独创的“三散针法”,在绣制百匹马时,每匹马至少要用10套颜色之多,还要精准把握每匹马的部位与形态,对马的肌肉感在用色时须从浅到深过渡自然,每个部位的粗细、虚实我们更要严格把控好,而图中的松针、树皮、青草、土坡、远山近水等的构勒,马匹及树杆上的阴影表现,人物的神态更是难点,我们从打底4丝开始,再到2丝,最细的用1丝,甚至用毫毛,最短的针距绣到0.2cm。终于成功保证了这幅巨作的惟妙惟肖和整体的磅博气势。2019年,该长卷荣获了《艺博杯》特等金奖。
作为苏绣后人,保护苏绣艺术,让苏绣得到更好的传承,是我们的职责,因此,一方面我要多学习,多实践,致力提高自己的创新与技巧,同时要努力学习绘画知识,加深对画理,画法的理解,还要在选材方面下功夫,选一些有激情和灵感的题材。苏州刺绣的艺术传承需要我们这一辈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苏绣文化才能放射出更大的光芒!
作者简介:周春英,女,生于1973年04月24日,苏州人,高中文化,助理工艺美术师,公司核心团队人员
共有10幅作品获奖。其中,一起参与绣制的《百骏图》长卷获“艺博杯”特别金奖;《考拉》获庆建国六十周年工艺美术展银奖;《喜相逢》获百花杯银奖;参与制作的刺绣作品《富春山居图》获艺博杯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