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马历来被人们所崇敬、所喜爱。画家画它,文人写它、伟人骑它、训马人训它,雕刻家雕刻它。我喜欢凝视马的眼神,因为只有在最平静祥和的眼中才能读懂它的心灵,读懂它的思想。马的眼神,像一潭深泉,透彻而又深不可测。马是最勤勤恳恳的动物,是我们人类需要学习马这样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做像马一样的默默无闻,忠厚善良的人。一直以来,对于熟练刺绣的我来说,马也是我最想创作的经典题材。 关键词:刺绣马前程万里刺绣配色针法运用 苏绣最大特点就是纯手工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是“以针代笔,以线代色”,穿针引线,非常耗时间。在苏州镇湖一条街,也称“绣品一条街”,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工艺精湛、民族风情浓郁。刺绣结合书画的艺术,以名人画作作为题材,追求绘画趣致和境界,将绘画与书法融入到刺绣艺术上来,进行二次创作,将古典韵味融入现代生活风格的设计理念,将中国传统元素及时把握和正确运用刺绣工艺,成为具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使古典的美与现代文化结合精华。 在一次偶然间,看到野民的这幅“前程似锦,马到成功”画作心动不已,便想用苏绣来进行再次创作,使这幅朝气勃勃的八匹骏马增添更加浓郁的艺术气息,苏绣独有的丝绸质感,更能体现八匹骏马奔驰在广阔的草原上,四蹄翻腾,长鬃飞扬的壮观。 要绣制一幅高端的刺绣作品,一定要作好绣前的各项准备。刺绣与绘画不同,绘画以笔、纸、颜料为工具,用笔和色彩采用国画、油画、版画、水粉画等绘画技巧手段来描绘形象;而刺绣则是以针代笔、以缣素代纸、以丝线代朱墨,用绣针引导彩线在绣底上来回穿刺,运用不同的针法、配线、用色等刺绣技巧手段来塑造形象。创作刺绣精品需要经过一番艰辛的脑力劳动。对绣稿的全面理解是绣制精品的第一步,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程序。一个优秀的刺绣艺人拿到绣稿,决不会马上动手开绣,而是仔细地看、认真地想。要争取得到较多的资料,体会原作者在创作时的心情,要通过原稿去理解作者,尽量去读懂作者是怎么样情况下创作出这幅作品的?只有深入领会原作,你才可能绣制出好的作品。因为你的绣制过程,决非是一个简单的复制,我们要进行的是再创作。如果仅仅是一个照瓢画葫芦,不仅会失去原稿的神韵,更有可能在简单复制的过程中绣虎成猫。比如,我将野民的这幅“前程似锦,马到成功”的图稿,我与公司设计图队一起探讨。一、按原尺寸的比例将图片的尺寸确认为40cm×80cm,选用浅黄色真丝缎料为面料。二、调整稿子,色彩的搭配与变化,整幅画面的结构不能变型。第三,稿子、底料准备完毕,上绷是最重要的一步,要按画面的尺寸要求上绷,首先,将其他棉布缝在真丝面料的两端,再将两端的棉布卡在早已准备好的绷架上,画面的两端要对齐,不能偏差,然后一棍一棍把缝上的棉布卷在绷架上,绷架两端的插手插入,用钉子卡好,把画面绷紧,左右两侧,用细绳将画面的边缘固定在插手上,注意拉力要均匀,不能拉长拉宽,保持画面中佛像的五官不能变形,要不差丝毫,尺寸要精确,把握好整幅画面的整体结构。 除了要做好以上这些准备工作外,在绣制起针前,一定要对图案细心读解,因为选用的是浅黄色的真丝缎面料,配线以黄色为主,从浅色的艳黄慢慢过渡至偏秋香色,从浅至深,从艳至暗,将近配了一百多个颜色。 刺绣是用“针代笔、用线代色”,并结合绘画的理念来绣的针线活。绘画中的一笔,但在刺绣中要绣制一天,甚至几天才能完成。所以,绘画与刺绣是有明显区别的,而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刺绣是以尺寸、精细程度来衡量作品的质量。根据绘画的风格,马下的尘土用暗色黄线为主,4丝至2丝来绣,绞针与三散针相结合来表示,马匹用传统平绣、虚实针、与乱针等等的针法来完成。画家画时马腿比例较长,马肙是用硬毫着力地扫出,四蹄看似简单带过,实则矫健有力。根据绘画中的笔触感来穿针引线,深浅不同,疏密也不同,浅色处虚针来表达,加上真丝缎料本身的丝绸质感能很好的体现出虚与实的对比效果。马身以六丝铺地,将马的初步结构先薄薄一层,再将不同颜色用4丝至2丝来叠加,将多种不同颜色混合施针,自然融合一起,将矫健的身姿,表达出骏马在飞驰而过时的强壮有力;英勇威武完全表达出来。马鬃毛用较细的线绒来绣,线条要流畅。整幅画面都需要施针不一,针针没有规律,起针与落针随心所欲,起针可以从各个方向起针,落针也可以不同方向落针,每针之间互相交叉,相依相存,虚实绣要施针均匀,针法活泼,交叉重叠。马的眼位于头部两侧,其视野呈圆弧形,眼珠做密,浓点,眼神要按稿来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画力求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绘画与苏绣相结合的再次创作,使这幅八马有了更大的突破,画面精致,光滑细腻,饱含着艺术气息和美感的苏绣高端作品。 结语: 当然,刺绣艺术品的创作也是一个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如何转变,则是一个艰苦的劳动过程。这需要作者厚实的艺术功底,也需要作者广吸博纳各类艺术营养,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更需要作者有不断创新的思维与理念。2014年,将这幅苏绣作品参与2014年,江苏工艺美术“紫微花”获得“银”奖,同时也给了我对苏绣多年来的支持与肯定,在今后的刺绣艺术道路上,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提升自我,才能让自己在苏绣中走的更远。我们从事的是中国刺绣,是生活的美化者。我们有义务,通过生活来传递。审美只有具体运用到手作与设计之中,才能让东方生活美学真正深入到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之中,使苏绣得到更好传承。 作者简介 郁菊英,女,苏州人,出生于1969年1月,工艺美术师,从事刺绣30余年,苏州市古吴绣皇工艺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从小学习刺绣,精于平绣与乱针绣,善于运用各种针法绣制绘画作品,代表作品:《伎乐天》、《千里江山图》、《前程万里》、《爱的宣言》、《天山积雪图》、《富贵牡丹》、《红龙瓶》等,先后获得多项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