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紫砂壶,闻名便让人感到一种古意,它不仅是泡茶的器具,也代表着手工温度和人文情怀,每一把小小的紫砂壶都是一位艺人一连几日枯坐在泥凳上,耐心、细心地用双手经过一道道工序制作出来的,经历了水的糅合、木的拍打、火的锤炼。每一把小小的紫砂壶,都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和把玩体验,品茗的同时,享受着泥火温润的触感。用最闲适的心态雕琢最自由的灵魂,静享这一刻的浪漫与诗意。本文以紫砂套组“轮回系列”茶具为例,主要从作品创作主题与造型设计等方面浅谈其艺术魅力。
关键词:紫砂壶;轮回系列;创作理念;文化意境
我们常常羡慕古人的慢生活,无论忙碌或无事,总能捕捉一段流光细嗅岁月,剪一段身影留予闲情。像苏轼所说的那样“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如今的我们,很少有人能拥有这样的生活,朝九晚五忙于工作,回家忙于柴米油盐,我们似乎总在奔忙中,又或者,即使空闲也是对着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天疏忽而过,什么也没留下。其实,闲并非只是时间的空置,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紫砂壶,闻名便让人感到一种古意,它不仅是泡茶的器具,也代表着手工温度和人文情怀,每一把小小的紫砂壶,都是一位艺人一连几日枯坐在泥凳上,耐心、细心地用双手经过一道道工序制作出来的,经历了水的糅合、木的拍打、火的锤炼,每一把小小的紫砂壶都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和把玩体验,品茗、赏壶,任思绪逐渐飘远,静享这一段简单的闲时生活。
一、“轮回系列”茶具创作主题与思路
每一把紫砂壶都有属于它的创作主题,倏然而过的一阵清风、路上邂逅的一个人、不经意间看到的一朵小花、记忆里难忘的一段情,都能成为创作的灵感来源,紫砂壶的创作和诗词书画一样,都是随心而发、随感而作,矫揉造作、刻意为之只会破坏作品的美感和意境。各种紫砂壶器形中,以荷花为题材的作品数不胜数,有的赞美荷花的纯洁美丽,有的描写夏日荷塘的情趣,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意境。“轮回系列”的创作时间正值夏日,又是荷花盛开的季节。那一片片荷塘里,碧绿的荷叶铺满了水面,荷叶上是一朵朵美丽的荷花,粉色、白色、紫色,一朵朵清纯美丽,在水面涟漪的衬托下更显动人。我突然产生联想,荷的一生不就是人的一生吗?“小荷才露尖尖角”代表人之初,在根茎的滋养下慢慢成长;含苞待放代表人生之少年时代,充满朝气,对未来充满展望;盛开的荷花代表人生的整个奋斗期,成家立业、抚养子女、积累财富,也是人生最辉煌的时候,所以是盛荷;枯荷、残荷代表人生开始进入老年时期,青春已经不再,但依然傲骨铮铮、神采飞扬;枯蓬代表人生最终的归宿,貌似结束,一切回归自然;然,脱落的莲子将人生再次激活,进入一个又一个轮回。“轮回系列”便以此为创作思路,将荷的各个生长过程表现出来,也将人生的不同阶段蕴含其中,生长、盛放、凋落、新的轮回,荷花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盛开,生命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二、“轮回系列”茶具造型设计
紫砂作品“轮回系列”是套组,由五把紫砂壶构成,分别以荷花的5个生长阶段为创作主题,作品采用花器技法进行创作,既有生动的写实又有适度的抽象夸张,采用镂、雕、塑等装饰技艺,还原荷花的一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是荷花的花蕾时期,花芽刚刚发育好,整个花型如同一个饱满的三角状,花瓣完全没有开放,花朵还略显青涩,紧紧地包裹在一起,此壶以还原花蕾的形态,整个壶身为紧紧包裹的花朵,外层的花瓣略微卷起,壶顶呈一个小小的尖角,壶流为花瓣状,流口向外卷曲,与壶身浑然一体、生动自然,壶把如同弯曲的根茎;“含苞待放”是一朵半合半开的荷花,壶身由花瓣包裹而成,花瓣的中间是一朵莲蓬,莲蓬上饰以颗颗饱满的莲子,壶盖即是以这朵莲蓬设计而成,盖钮是一只在其上停歇的小鸟,造型生动有趣,壶流紧贴着壶身自然胥出,出水顺畅,提梁式壶把方圆相济,自然交接一起,整个造型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盛荷是一朵盛放的荷花,它表现出荷花全盛时期的状态;枯荷即是一朵即将凋零的荷叶,壶体表面布满褶皱表现出荷叶凋落的状态,嵌盖与壶身浑然一体,但流、把向上,仍显昂扬的精神气;枯蓬是荷花凋落后剩下的莲蓬,此时的壶身已经萎缩,毫无生气,以根茎为原型的壶把也失去水分逐渐坍塌,这时的荷花已经变成一朵莲蓬,等待着下一轮的生长。“小荷才露尖尖角”“含苞待放”“盛荷”均以原矿本山段泥制成,前面两者色泽较为青绿,显出茁壮生长的状态,盛荷的色泽较深,更显成熟;“枯荷”采用了紫砂老段泥制作、“枯蓬”选用了原矿黑紫泥制成,表现出生命最后的状态,而枯蓬较枯荷色泽又更深,泥色的变化将生命阶段的青涩、娇嫩、成熟、沧桑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结语
我们不必为荷花的凋落惋惜,因为它从来不曾真正消逝,来年它又会盛开;我们也不必为生命的逝去而叹惋,因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无论是少年、中年还是老年,这一生纵情地来过即可,每个生命都在滋养着另一个生命,一个生命离开了,还有其他生命在传承,这便是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周婷,女,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