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刺绣的技法分析

[日期:2020-08-24]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近些年,民间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得到了国家的鼎力支持,拥有着千年历史积淀的技艺——刺绣的继承与保护也受到了国家的格外重视。本篇即对陕西民间刺绣的技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进行深层次分析。
  
  关键词:刺绣;技法;传承;保护;
  
  刺绣在我国是一门根基深厚,家喻户晓的民间技艺,它是以各种针法用彩线在织物上绣出图案或画面,因刺绣多为妇女所创,所有又被列入“女红”的范畴内。拥有着深厚文化含蕴的陕西民间刺绣技法,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陕西民间刺绣的特点
  
  陕西民间刺绣的做工者,一般来讲都是农村的妇女,特别是年轻的姑娘更多。陕西民间刺绣在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被世人称为“母亲的艺术”,它根据独特的思维想象,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这些都为陕西民间刺绣的特色奠定了基础。其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1显著的地方风俗气息
  
  陕西民间刺绣各处展现出了三秦的文化底蕴和三秦子民性格的特点,它与绚丽多彩、璀璨华丽的其它刺绣不一样,它创作随性,没有过多的约束,这种创作风格,充分地表现出了三秦子民自由、豪放、洒脱的性格特点。
  
  1.2多样的刺绣类型
  
  刺绣一般都是从布上做文章,陕西民间刺绣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布刺绣、布拼、布软雕和布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陕西民间刺绣已经不同于其他刺绣的豪华特点,而是更加奔向于陕西人民豪爽、淳朴的性格特点,像玩具、腰带、鞋垫、围裙、荷包、马甲、被面等200多种成品,都是可以体现出其种类丰富。
  
  1.3取材面广,寓意深远
  
  因为长期受到陕西地域特征和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所以陕西民间刺绣的取材和民间风俗相结合,涉及的取材面非常广泛,比如:居民生活、风俗习惯、历史传说等都在它选题的范围之内,并且一般都带有美好的寓意,像表达爱情的刺绣,一般都以“早生贵子”、“鸳鸯戏水”为主;表达祝寿的刺绣,一般都以“寿桃”、“松鹤”为主,想祈求学业,就会用“连中三元”来表达,还有在一些节庆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连年有余”、“五谷丰登”等。
  
  2.陕西民间刺绣的发展现状
  
  2.1当今刺绣行业的发展状态
  
  中国刺绣历史悠久,工艺品精湛,并且蕴含着中华文化一直源远流长,在发展历程中,出现“四大名绣”,它们分别为苏绣、粤绣、蜀绣、湘绣。
  
  2.2陕西民间刺绣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陕西民间刺绣品种繁多,已经不再仅仅是床单、被罩、服饰等传统布制品,现在还向装饰品工艺类靠拢,陕西民间刺绣艺人以大胆的想象、独特的风格制作出来的工艺品,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因此也为陕西刺绣的发展扩宽了道路。
  
  3.陕西民间刺绣技法的传承和保护
  
  作为中国民间艺术财富的陕西民间刺绣,它依靠着古老艺人的手把手传授教学得以传承下来,现在技艺精湛的手工艺人,一般都是孩提时代和自家老人学习的。经过时间的打磨,几十年来反反复复,从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新时代的到来,新一代青年所走的路线都是紧追时代的潮流,很多人都不会不感兴趣、不了解,甚至根本都不知道这种传统工艺,所以想去学习这种传统工艺的人少之又少,那么,这种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就即将面临着失传的风险,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绝不可以置之不理,放任这门老手艺灭失,我们应该从下述几方面来进行传承和保护:
  
  3.1敢于创新,吸引眼球
  
  对于这种民间传统工艺,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留原有的可行性方案,再根据当今市场的需求,淘汰原有的不成熟、没意义的方案,制定出新的、符合现代人喜好的创新技法,从而来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工艺品,并且得以喜欢。
  
  3.2 大力宣传,普及文化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活动和比赛,对这项传统技法进行推广,通过向新一代青年普及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等知识,加大力度的进行宣传,指引人民,如何正确的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用一些方式暗示人们,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与我们息息相关,保护好祖国的一草一木,一分一毫,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应尽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3.3 技术改良,得以支撑
  
  我们可以聘请一些专家,令其对传统工艺进行小的加工,从而达到改良的目的,可以适当扩大适用层面,不再局限于原来的布制品工艺或者是装饰品,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如:家具、屏风等都可以将陕西民间刺绣工艺绣在其上,不仅能增加美观度,还扩展了民间刺绣的适用面,这样对其也是一种保护。
  
  4.传承人的自身改变
  
  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在公元前就曾有炎黄二帝在此停留,周、秦、西汉、秦、西魏、隋、唐等王朝都曾在这里建都,在我国历史上堪称建都时间最长的省份。作为陕西省省会的西安,有着“十三朝古都”的美称, 是古代君王和臣子们聚集之地,也是开启刺绣行业的大门。周秦时期,《诗经》中就有豳风(现陕西旬邑西南)刺绣的记载,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陕西刺绣中较有年代感的“纳纱绣”,这就可以看出陕西刺绣的历史之悠久。陕西刺绣在跟着时代变化的发展过程中,将豪放、热情、朴实的这种特征遍布了我国各个角落,对各地的刺绣行业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一直以来,陕西民间刺绣都是以手工形式在自家纺织,所以传承人几乎不会露面,大家根本不了解这项技法,从而降低了知名度,这样而言,阻碍了陕西民间刺绣的传承和发展。所以,技艺传承人可以改变自己来提高工艺品的知名度,现今社会网络特别发达,传承人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贴吧等软件,对其进行宣传,从而提高宣传力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使陕西民间手工刺绣这项技术能传承下去,我们必须为之努力,民间传统工艺品一般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陕西民间刺绣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美好的寓意,并且有很好的传承价值,所以我们一定要将这个民间艺术瑰宝用心呵护,使这门陕西民间技法得以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闫雪婷, 徐青青.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陕西民间刺绣的发展[J]. 明日风尚, 2019(18).
  
  [2]赵琳, 梁昭华, 陈华. 陕西关中地区民间刺绣的色彩差异性分析—以东府为例[J]. 流行色, 2019, 000(003):21-22.
  
  [3]黄梦鸽. 浅论陕西民间刺绣技艺的传承和保护[J]. 中国民族博览, 2019, 000(006):16-17.
  

  [4]张鹏. 关中民间刺绣(秦绣)应用化创新研究[J]. 科技风, 2019, 000(008):229-229.


  作者简介:李鸣苏,女,1965年生于苏州光福,高级工艺美术师,1992年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娥英苏绣苑得到指点且于1999年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任嘒闲指点。多件作品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