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2020年春节前夕,中国遭遇了新冠病毒肺炎的影响,为了防止病毒的大量传播,整个中国被按下了暂停键,十多亿中国人待在家中,留下医生护士警察等这些逆行者投身于工作中,停止了餐饮娱乐聚会,商务活动等。消费和生产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同样刺绣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在疫情期间手工刺绣生产原材料的丝线工厂没有开工,刺绣的配色和设计稿都有一定时间的暂停。由于疫情的影响,和我们生活以及疫情密切相关的必须品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粮食蔬菜口罩等。那么对于艺术品等精神层面的消费,变得微不足道了,这个消费理念直接影响了刺绣的市场。疫情影响下很多人都是尽量避免聚集,把刺绣作品放在微拍上,网络商店经营着,还受到各种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冲击。
关键词:疫情,刺绣衍生品,互联网,坚定的信念,未来发展状况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状病毒疫情为整个人类发展生存与发展敲起了警钟,正处于新冠状病毒的“抗疫”战中,对于全球艺术经济的交易锐减,使之处于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出于对疫情的控制和防御,很多活动都被取消。受疫情的影响,刺绣市场会变得有点低迷。这不是独立的市场,刺绣作品的价格体现和宏观经济市场密不可分。
追溯刺绣这一熟悉古老的工艺,让人想起她的绚丽和多姿多彩,享受她如五彩丝线一样缠绵悠长的情怀,令人回味沉醉。“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便有整治丝麻织成衣物,称呼其为女红,专门做纺织,缝纫绣花等事项。“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古有说顺应天时,适应地气,材料上佳,工艺精巧,这四个条件加起来,才得到精良的器物。中国几千年的刺绣历史,绣出了很多精细刺绣作品,这些绣线配色巧妙,针法多样灵活,图案纹样繁多的刺绣作品正是顺应了天时地利人和之美。
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刺绣衍生品将融入寻常老百姓家,精美的刺绣作品还是一看便知,有人说市场在混乱时期分不清楚谁的作品好,谁的作品坏,那么疫情就是一个检验标尺,真品、精品、传世品将成为文化家庭、富裕家庭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选项,保值增值。刺绣衍生品根据当代生活的方式,结合美术文化底蕴和刺绣技艺,做出符合现代人使用的日用工艺品,实用且美观。在符合现代人方便使用的基础上探讨刺绣衍生品的概念,绣稿图案的创新应用,其工艺与材料,文化附加值等,提升刺绣衍生品文化创意的价值内蕴。刺绣衍生品根据一些纺织材料,皮具材料,新型材料等,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做出符合现代人穿戴使用的刺绣服装,刺绣包包,刺绣扇子,刺绣皮鞋,刺绣灯罩,刺绣笔记本等等。
刺绣作品不是单独的工艺品,必须同时于文化、教育等有多方面密切关系的综合型实物。往往反映出时代的精神和产物。电商将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力军,“互联网+文化+金融”将金融资本与文化资本紧密结合,既能盘活文化资产,又能破解中国经济当前面临低迷的困境,助推中国经济复苏、文化复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但有时候网络上的某些精美照片看着是漂亮,实际情况是网上经营层次不齐,赝品充斥整个网络,导致了很多藏家对网上的信任度缺乏信任,而变得谨慎小心,而经营者为了急切成交积极的降低价格,艺术品的价格体系崩溃,带来的结果是买家不敢买,卖家卖不出去,网络平台扣除各种费用,导致买家,卖家均亏的现象。但是,网购的方便性的确是前所未有的,可以随时逛店铺,了解所需要的物件。
中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术精涵,文化底蕴丰厚,影响极为广泛,刺绣这一手工艺在中国的文艺百花园中,属于一个比较小的门类。在当前政府各项扶持政策的影响下,目前的工艺有了回春的迹象,订单也渐渐多了起来。刺绣的发展有其特定的时代环境,由于传统的刺绣作品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改变与市场经济的冲击,必然导致某一部分作品出现萎缩,传统刺绣作品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矛盾,是其进入一个严峻的时期。手工刺绣由于很多是“小作坊”、“手工型”、“密集型”的特点,很多手工艺者或自己生产,或开店经销,也可带动一小部分剩余劳动力,提供一些就业机会,也能为消化剩余劳动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很多手工工作者都是难以让传统工艺突破“地域性”的概念,走出“小圈子”范畴。要做出与市场接轨的刺绣作品,需要提高文化素质,运用专业知识和学习到的文化知识相结合,在创新中求发展,这在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今年,手工艺行业在低谷中寻求生存,在战"疫"中迎来速度更快,力度更大,维度更广的挑战.以最初躲避疫情为契机,随后催生出的新型"宅经济""云生活",今后将成为面对挑战更加成熟而有效的应对手段.通过寻求新的市场与运营模式,线下经营活动与线上协同运作将会成为未来手工艺的主流.一个基于5G的线上生活和工作模式的产业新拐点已经来临,疫情因此也成为手工艺采取行动,实现转型的加速器与催化器.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署.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传统手工艺产业.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其生存和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调研组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研究分析各有关省市上报的调查材料等形式,汇总了我国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现状。各级政府为手工艺者和设计师提供交流平台,促成开发团队,协助商品的设计和制作。在促进普及阶段,项目帮助加强宣传、打造品牌形象、创造机会参加各种展会等。我们自己也要保持学习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罗颖.当代艺术市场九问——艺术[D].HI艺术,2017(04):63-118.
2.俞婷..考工记——[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2-16.
作者简介:夏娟,工艺美术师,1981年11月生于苏州,200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