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扬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积极承担起推动扬州市传统工艺美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责任,积极发挥好协会在沟通、协调等方面的,多渠道推动扬州市工艺美术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储备工作。
【关键词】大师 职称 培训 竞赛
工艺美术作为传统的手工艺行业,最离不开的就是有着一定技能的人才队伍的培养与传承。当时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同时,传统的“工之子,恒为工”以及传统的手工作坊“师带徒”培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现代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企业制度的建立,传统工艺的技术人才培养方式更多的是以院校加企业培训的方式来完成的,这在基础技能提升方面保障了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但与此同时,对于技艺精湛、业务技能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则需要更多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多年以来,扬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积极承担起推动传统工艺美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责任,积极发挥好协会在沟通、协调等方面的功能,多渠道推动扬州市工艺美术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储备工作。
1、推动大师队伍建设。
扬州传统工艺美术产业门类丰富,漆器、玉器、剪纸、刺绣、古琴、通草花、竹刻等,不仅有国家级非遗项目还有省、市级非遗项目。不同的工艺美术门类,人才分布情况也各不相同,如漆器行业有着上千人在从事,而通草花、竹刻、牙刻等从业人员则是很少,有的甚至已经濒临失传。
针对不同的行业发展现状,扬州市工艺美术行业积极走访,调研人才队伍情况,并鼓励从业人员积极申报各类荣誉称号,扩大影响力,带动行业发展。以2017年为例,协会鼓励不同行业的41位工艺大师申报省大师,43位申报省名人,最终有19位成功获评省大师称号,37名位获评省名人称号,当选率在全省名列前三,推动了扬州市省一级大师队伍的建设。同年,中国轻工联合会恢复了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工作,协会积极宣传,协助市经信委推荐了16名符合条件的大师参与了评审,后有4人进入省级层面,2人成功当选。经过近10年的不断推荐和申报,扬州很多的工艺美术产业已经形成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名人、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的人才梯队,对扩大行业影响力,鼓励大师积极性,推动技艺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做好职称推荐申报工作。
职称(Professional Title)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职称的申报工作作为技术人员的能力考核标志,近年来也逐渐引起了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视。扬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积极对接相关职称评审单位,发挥好行业协会的作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协助做好职称评审工作,让扬州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队伍建设更加系统化。
2018年,扬州市人社局根据国家和省人社厅的相关文件,明确规定“成立扬州市工艺美术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挂靠扬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负责全市工艺美术行业内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艺美术师’职称评审工作”。扬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在扬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颁布的《职称评审管理办法》、省人社厅颁布的《江苏省职称评审管理办法》中规定程序,会同扬州工美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邀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专家对全市工艺美术类初、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开展了评审认定工作,共评审认定出助理工艺美术师41人,工艺美术师27人,有效的保证了扬州工艺美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3、积极组织申报省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
为了鼓励大师们多出成绩,多出作品,扩大影响力,协会根据省经信委、文化厅《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开展2017年度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动员组织了多名符合条件的大师们申报了2017年度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大师们的广泛支持和参与,经过省经信委、文化厅评定,最终我市有三名大师获此殊荣。十月份省经信委和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在扬州市工艺美术集团会议室为高毅进、张来喜、张秀芳三位大师的工作室举行了授牌仪式并参观了其工作室。后期,还积极和扬州工艺美术集团合作,申报了名师工作室、三带名人工作室等大师工作,推动大师工作室的建立工作。
4、以组织专业赛事为抓手,提升工艺美术从业人员树立良好有序的竞争意识。
比赛作为一种竞争形式,不仅可以激发从业人员的斗志,同时也为挖掘优秀的技能人才提供了机遇。很多年轻的技术能手可以凭借自己的创作技能获得认可,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工艺美术很多评比中在从业年龄方面的限制,对于不拘一格发现人才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协会以组织和承办专业赛事为抓手,不仅发掘了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同时也让从业人员一定程度上树立了竞争意识,并通过这样的竞争提升自己,为扬州工艺美术行业树立了良好有序的竞争环境。
近些年协会参与组织了扬州市“漆花杯”工艺美术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扬州市“玉缘杯”工艺美术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以“创新引领创造”为主题,对获得特等奖的选手还推荐申报“扬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的荣誉称号,每年吸引了近百人次参加,大大激发了创作人员的参与热情;积极宣传、认真组织全市会员单位和工美从业人员参加江苏省乡土人才传统技艺技能大赛。大赛由省委组织部统筹指导,省人社厅牵头,会同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共同主办。大赛以“技能·匠心·传承·创新·富民”为主题,共有玉雕、漆器制作、刺绣、水晶雕刻、盆景制作等20个项目的省级预选赛。协会通过层层宣传,共动员了参加了漆器、玉器、灯彩、剪纸、紫砂壶等18个项目。由于宣传得力、工作主动,首次大赛扬州参赛项目和参赛选手均位于全省前列。为保证首次大赛的顺利进行,协会主要负责人和几位大师还应邀参加省级层面竞赛的顶层设计,负责起草制定了玉器和漆器比赛的规则等文件,协会并和市人社局一起负责承办了玉器、漆器及刺绣三个项目的省级预选赛以及玉器的提前决赛和漆器的决赛工作。首次比赛历时一个多月,最终扬州地区获得了玉雕项目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摇篮奖1名、贡献奖3名,漆器制作项目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摇篮奖1名、贡献奖5名,刺绣项目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贡献奖2名,剪纸项目三等奖1名、贡献奖1名的好成绩。
5、以组织参与技术培训为手段,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及技艺水平。
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培训活动。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多年以来,造成了重技术轻理论的发展特点,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做起活来是生龙活虎,但是谈到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时却是茶壶里煮饺子,对技术传承非常不利。为了提升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协会积极对接,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策略,推动传统工艺技术人才培养。
坚持请进来,以举办高级研修班的形式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修养。如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省人社厅主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与工艺美术集团共同承办的全国工艺美术漆器专业高级研修班、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玉器专业高级研修班等。协会邀请了国内知名的大师和专家来现场授课,吸引了全国系统内一百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参与,授课期间教授与学员以及学员之间进行了积极互动交流,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高研班的开展为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文化层次和技术层次起到了促进作用。
坚持走出去,推动技艺人员看看外面的世界。2018年7月,协会推荐了7名漆器专业的后起之秀参加了2018年度文旅部、教育部和人力资源保障部联合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漆艺研修班,通过在北京城市学院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进行专业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实践指导,从基础知识、能力拓展、创新创意等方面入手,带领学员进行漆传统髹饰技艺与当代生活结合的探索,努力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除此之外,还从漆器修复、文物保护等历史视角帮助学员重新认识、理解中国漆艺,为后续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漆艺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才的培养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特色,立足工艺美术产业自身的特点,才能不断探索出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新方式,新举措,推动传统工艺美术的人才队伍培养工作。
作者:王东生(1971年——)扬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