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古典家具中,苏作明式家具被称为中国家具的巅峰之作,造型简练、线条流畅,由内而外形成了吴地传统家具的文雅大方,这样的风格是明代文人的审美体现,表现出极强的文人风格和文人情致,是古代文人和家具工匠合作的产物。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工艺家具制作的技术经验,从造型审美、制作特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三个方面入手,浅谈苏作明式家具中文人情致的体现。
【关键词】苏作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在古典家具中,苏作明式家具被称为中国家具的巅峰之作,其形制特征是文人对自身审美趣味的体现,表现出极强的文人风格和文人情致,是古代文人和家具工匠合作的产物。随着明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吴地文人之间兴起了造园热,许多文人雅士需要与园林相匹配的家具,明式家具应运而生。而苏作家具,作为明代家具中富有浓郁文人气息的硬木家具,是这些文人士大夫群体对自身生活情致的诠释之一。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工艺家具制作的技术经验,从造型审美、制作特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三个方面入手,浅谈苏作明式家具中文人情致的体现。
一、苏作明式家具的造型审美
无论家具的风格随着社会的审美趋势有如何变化,苏作家具的制作技艺始终没有改变过,其体现出的文人情致也始终如一,这一点首先体现在苏作家具的造型审美方面。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让人们的生活与时尚理念产生了新的变化,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更是别具一格。在物质富裕的基础上,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这种追求不仅是对书画、花卉等观赏物的追求,对身边所用器物的审美要求也逐步提高,继而进一步将这种追求反映在物质生活上,尤其是与家居装潢关系紧密的家具。
江南地区的人文雅士将寄情山水的情致雅趣融入对园林宅邸的设计规划中,家具作为与日常起居息息相关的器具,也被纳入人文雅士的设计范围内。根据范濂《云间据目抄》中的记载,可见家具的制作也随着人们的审美要求逐渐变得精巧、考究,并且在用料和材质上也发生新的变化:“隆、万以来,虽奴隶快甲之家,皆用细器,而徽之小木匠,争列肆于郡治中,即嫁妆杂器,俱属之矣。纨绔豪奢,又以椐木不足贵,凡床橱几柜,皆用花梨、癭木、乌木、相思木与黄杨木,极其贵巧,动费万钱,亦俗之一靡也”,各种硬木材料制作而成的高级家具也成为人们竞相追求的时尚标志,这些硬木花纹美观且能长期保存。到明代中期,苏州地区的硬木家具形成了典型风格,后人称之为“明式家具”。到了康乾盛世,因当时统治阶层爱好繁复华丽的工艺品图案,明式家具的外观也随之有了略微的变化,花纹装饰也变多,但制作工艺和家具体现出的文人风格至今未有改变。
从外观造型审美而言,一直以来苏作家具的造型简练、线条流畅,由内而外形成了吴地传统家具的文雅大方。这样的风格是明代文人的审美体现,恰到好处的雕刻修饰,是对一种简约的灵性美的追求。苏作家具的装饰纹样多采用几何式的纹样装饰,许多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纹样被运用入家具装饰中,例如回云纹、忍冬纹、寿字纹等,被雕刻在靠栏、踏脚花板、桌牙子、床围栏等家具需要装饰的地方。除了这种几何构造除了体现在纹样方面,还体现于苏作家具善于运用棂格窗景产生式样,例如博古架,作为一种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家具,博古架既有放置物件、作为房间隔断的实用功能,还具有增强房间美观性的装饰功能,因此博古架在设计上往往采用田字格、十字纹、万字纹等多种棂格窗景的装饰手法,格调上醒目清雅、疏密错落有致,整体形式上体现出一种明快简洁的风格。另外,苏作家具的雕刻图案除了几何纹理,还会采用具有吉祥寓意或者故事典故的物象,例如龙凤、蝙蝠、喜鹊、寿桃、梅花、八仙过海等,雕刻栩栩如生,形态精致,具有吉祥的寓意,表达有生活的美好祝愿。
苏作家具所体现出的造型审美,充分表达了文人对家具的审美观,反映出独特的装饰语言。
二、苏作明式家具的制造
苏作家具具有极强的文人风格和工匠精神,其艺术构思来自文人的审美意趣,表达了文人的审美理想;而在做工方面则体现出工匠的技艺之精巧,以及在对材料合理运用中发掘材料的审美价值。苏作家具对制作及雕刻工艺非常严格,是经验丰富的家具工匠心血的凝结,体现精益专注的工匠精神。
苏作家具的制造,体现了传统家具外观造型的精美和制作技艺的巧妙,苏作家具能历经多个朝代,历经审美风格的改变而保持其构造和风格,正是靠着苏作家具工匠们对制作技艺和形制造型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用料方面,苏作家具选料精良,精心筛选紫檀木、花梨木、酸枝木、鸡翅木等硬木作为原材料,并且还要经过多道干燥工序,在杜绝虫蛀、白皮等缺陷后,再将木料的含水量维持在一定标准,让木材适应各种或干燥或者潮湿的环境,制成家具后不易开裂变形,保障家具的质量。在工艺方面,苏作家具制作技艺精巧,利用科学的榫卯结构和精雕细琢的木工雕刻以及髹漆打磨等,代表着苏作工艺的高技艺水平。例如苏作家具的榫卯结构,不用任何钉子和胶水就能将各个部分牢固稳定地连接起来,对家具整体的形体构造起到关键性作用。
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苏作家具无论款式和用途,都是以人为本的,这一点体现在家具的实用功能和欣赏功能上。一方面在家具线条和设计比例上,特别是椅类的苏作明式家具,在靠背上的曲线一半为“S”形,与人体的脊柱自然弯曲曲线吻合,且在椅子搭脑的弧形凹陷设计上,符合人后脑枕的舒适曲度。苏作明式家具的各部分长短完全符合人体比例,靠背高度依据人的坐式脊柱而定,而椅面到地面的高度则是根据人的下肢而定,靠背和椅面的角度合理,椅子整体受力均匀分布,当人们久坐时,能让腰椎维持自然的状态,人体有合适的支撑位置,避免了久坐带来的肌肉与韧带紧张收缩的情况,缓解血液循环受阻的酸麻不适感。
另一方面,苏作明式家具注重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以明式圈椅为例,具有曲线和直线相结合的表现形式,直线明朗,曲线柔和,展现出一种阴阳相生的和谐感。曲线直线相结合也被视作是天圆地方的表现手法,我国古代建筑和生活物品中多有天圆地方的表现手法,譬如铜钱造型外圆内方等,表现出形神供养的理论。苏作明式家具整体线条顺畅,如行云流水,让人在欣赏时就会感到身心愉悦,得到精神上的安定愉快。
四、结语
苏作家具发展至今,根据现代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审美需求,家具工匠们在制作中不断创新,迎合当下的审美潮流,于是苏作家具在形制款式上有了许多变化。但无论如何与时俱进,苏作家具的经典工艺和精神韵味将被保留,体现出的人文思想和人文情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参考文献:
[1]李亦文:论明代苏作家具的文人属性[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年08期
[2]唐梦骥:文化·符号·标签——也谈苏作家具[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
[3]刘书真,孙建平:明式“苏作”椅类家具设计与人体工程学分析[J].森林工程,2014年
作者简介:
史志晔,苏州光福镇红木家具百年老字号明仕阁第五代传承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苏州市姑苏宣传文化青年拔尖人才,“苏州市青年岗位能手”,苏州市“十佳新兴青年”。深造明式家具的设计和制作,作品在继承传统苏作家具技艺和造型的同时注重创新,设计制作的红木家具多次在国家、省、市各级展览展示中荣获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