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绣及其针法技巧

[日期:2020-12-10]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苏绣是以苏州、吴县一带为生产中心的江苏刺绣。苏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早从明代开始,就出现了苏绣的雏形。明代时的刺绣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形成了“精细、雅洁”的风格;后来到清代的宫廷刺绣,刺绣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从书画到挂屏到围幛、衣服,也都无不工整,精美。苏绣是苏州的传统工艺品,它与苏州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都有密切的联系,具有图案秀丽,色彩典雅,针法丰富,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

【关键词】风格特点;基本针法;价值

  苏绣作为一门传统的工刺绣技艺,发展源远流长,具有着十分浓郁的地方特色,形成了图案隽秀、用色淡雅、构思巧妙、绣工精致、针法细腻的独特风格。而其针法的丰富和细腻,正是得益于它运针的多种变化。苏绣不断进步发展,针法也早已从原来的十几种演变到现在的四五十种,常见的一些针法有齐针、缠针、滚针、散套、抢针、集套、乱针、打子、戳纱、虚实针,还有当代大师们自创的滴滴针,八工针,融针等。不同对象所需要的针法各有差异,绣娘们根据作品自身对色泽感、空间感和质感的不同需求,将不同的针法巧妙地进行组合运用,将作品的每一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使得作品栩栩如生,带给人们不同的意境和感受。从古至今,也出现了很多巧夺天工,令人称奇的苏绣作品,像姚建萍大师领衔制作的《富春山居图》、薛金娣大师的《韩熙载夜宴图》、姚建萍大师的《仕女蹴鞠图》等,它们无一不价值连城,闻名中外。

  许多人觉得苏绣作品的价格过于昂贵,认为它们不值这个价格,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苏绣历史悠久,传承到了现在,绣娘也是越来越少。一幅好的刺绣作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是忽略了其手工独特、针法繁冗、技艺考究等潜在价值。一位技艺娴熟,经验丰富的绣娘,完成一幅尺寸约为35*45厘米的刺绣作品,按照传统的工艺流程,往往也要花费至少将近半年的时间。由此可见,苏绣作为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它的价格是很合理的。大多数人没有亲眼见过针线艺术的挥洒,没有看到过绣娘对细节的认真处理,很难理解其生动的图案、丰富的意境。2006年5月20日,经过国务院的批准,苏绣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绣的针法丰富多变,无外乎由几种基础的针法发展演变而来。就此我来简单谈谈几种基本针法的特点和运用:

  1.齐针

  齐针是苏绣最简单最基本的技法,同时也是各种针法的“基石”。齐针讲究的是不能露底,不能重叠,这样绣出来的线条能够组织均匀,排列整齐。

  2.缠针

  缠针也称绕针。它采用斜行的短线条,从一侧刺入,再从另一侧此处,按照一定的方向缠绕着进行刺绣。要求图案边口要整齐,针线要均匀、密集。缠针可以用来绣制一些树枝树叶或者是小花,但只宜于单一色的形体,适合绣字或者绣菊花这种细花瓣。

  3.乱针

  顾名思义,乱针看上去杂乱,但实则乱中有序。它是以长短不一的直斜、横斜线条交织形成驻形,运用分层、加色的手法,颜色就比较丰富。它线条流畅,色彩活泼,展现出的作品往往丰满、含蓄、耐人寻味。

  4.虚实针

  虚实针,即通过虚虚实实的针的线条来完成图案。它的线条要求等长,由粗到细,排列由稀到密,针脚由长到短,针越稀,线越淡。虚实针绣出的作品往往拥有较强的空间感和明暗层次感。

  5.滚针

  滚针采用的是两针刺绣,它要求要求两线紧捻,连成条纹,线条的转折相对比较的灵活。使用时先从面上逆绣一斜针,然后往斜上方穿出,再逆针从前斜针的胸部插入,最后要将针脚藏到线下。落针时要有条不紊,同时注意线条的长短。常用于刺绣走兽的须、眉,人物的头发、水的波纹、衣服的褶皱,或者细狭的图案纹样。

  6.抢针

  抢针绣需要绣娘按照图案的形态,后针接前针,一批批“抢”上去,针口要齐,且要批批匀称,对绣娘的技术和耐心都有一定的要求。抢针还分正抢和反抢,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正抢是从边缘往里侧绣,不需要压线;反抢则是由里侧到外侧,而且需要绣好一批压一批。这样的绣品都比较牢固,着色也比较浓郁。适合绣花卉之类的图案。

  7.打籽绣

  打籽绣是点绣中的一种。它利用线条的圈绕,在绣面上形成一个个的小颗粒状,每绣一针就有一个小颗粒,这也是它名称的由来。一些装饰性较强的图案可以用到它。

  8.散套针

  套针是一种分批刺绣,在刺绣时,将后一批线条插入前一批的两线中,这种刺绣方法,很好地隐藏了套接时的针脚,也方便了晕色的过度。散套属于套针的一种,也是苏绣中绣制观赏品时最常用的针法。刺绣时需要取等长的线条,参差排列,批批环绕,针针嵌套,且是由外而内进行绣制。线条排练要疏密得当,组织形式较为灵活,针脚不要聚集,要分散,颜色过度要合理。可以生动地绘制出花瓣,翎毛等图案。

  9.戳纱

  戳纱和前面的刺绣不同,它是以纱的质地为底料的,按照方格纱上的方格洞来刺绣,根据需求来选择每一针绕过几个方格,没有固定的格式;线条的方向也是横竖斜皆可,非常地灵活自由;按照不同的方式即可绣出各种花纹,色彩也是十分丰富。而两针戳纱较之-针戳纱不同的是,两针戳纱每个针脚需在同样格眼绣制两回。

  苏绣的针法实在太多太多,其奥妙也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解读完的。也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针法结合在一起,相互衬托补充,造就了苏绣的参差有序、光彩夺目,才使得苏绣绣面上的山水远近一目了然;楼阁结构棱角分明;鸟兽形态生动传神;人物情感溢于言表。

  苏绣作品虽小,却能从中以小见大,尽显苏韵;针法虽然繁多,却能做到求同存异,百花齐放;材料虽简单,却能各尽其用,物尽所值;虽然有着传统的制作工序,却能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时至今日,苏绣文化不断发展创新,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苏绣的创造工艺与艺术文化价值不正象征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创新技术发展的时代主题。苏绣针法的丰富,细腻也给了现代工艺诸多的启发,在制作上加强细节的处理,加以创新,使得工艺品更加完美。

  苏绣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内容之博大精深绝不只是我们目前所了解的,这些针法和技巧背后,一定还蕴含了更多关于苏绣的瑰宝。我很荣幸能够成为一名苏绣的“搬运工”,我也会保持一颗敬畏和不断探索的心,不停止学习,精益求精,去发现更多有关苏绣的历史和技巧,去更好地发现和展现苏绣的魅力,也会尽自己所能进行创新与推广,希望能将这份宝贵的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苏绣针法研究[J].李锦云.大众文艺.2016(10).

  2.浅析苏绣针法在现代工艺品中的应用[J].李金侠.山东纺织经济.2019(08).

  3.当代苏绣艺术研究[D].王欣.苏州大学.2013.

  作者简介:马育敏1972年出生于苏州,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绣艺精湛。区非遗传承人,代表作品有:苗家女、圣母子、呵护等,先后获得国家级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银奖等大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