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雕刻写实手法的应用

[日期:2020-12-16]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新形势下,红木雕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虽然对接性较高,但是对于文化内涵的深层理解不足。红木家具之所以从古至今备受推崇,不仅使用的材料比较的讲究,并且结构严谨,造型比较优美,体现了很好的雕花艺术。红木家具大放异彩的重点部分就是雕花,形态各异,样式丰富,体现了较强的生命力和活力,展现了较高的观赏性价值与古典华贵之美。另外,红木雕刻物品在历史的熏陶下,也更加的端正和沉稳,并在文化的演变下,变得更加的高水准。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需要探究的主要课题内容,之后,结合红木雕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加大写实手法的应用力度,以此来凸显红木家具的古典与华贵。

关键词:红木家具;雕刻;写实手法

一、问题的提出

   “木者,春生之源”,在五行中,木所体现的是东方,也展现了生生不息的景象。从古代开始,大家就懂得伐木取材,建造房屋,打制家具[1]。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到,大家在生活的过程中,很多东西都和“木”存在着很大的关系。从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看,“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主要境界就属于目前形势下,需要探究的重点,在发展的历程中,体现了传统的优秀文化思想。在建筑的陈设中,也可以看到想要提升自然的融合性,那么就需要以木为本,加深对木的情感。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加强文化追求和艺术创新。对于红木家具来说,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名贵高端,经久耐用,质地硬朗,形态各异。其中的雕花部分,不仅可以将红木家具的表现力和张力体现出来,还可以进一步加大观赏性价值,保持很好的端庄性。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红木雕刻艺术受到了冷漠。其中的工艺价值和审美价值,不能得到很好的彰显[2]。鉴于此,红木家具雕刻写实手法将如何应用?将如何凸显了红木家具的古典和端庄大气之美?如何将灵动性和华贵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就成为了目前形势下,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二、红木雕刻艺术的发展历程

    从本质上看,红木雕刻家具在历史的影响下,得到了沉稳的发展和延续。从明清时期开始,红木雕刻艺术就得到了盛行,深受高官的喜爱。早在桃河姆渡村的时候,木雕艺术就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完整体系。到了唐朝的时候,佛像、菩萨等作品,就将木雕艺术和宗教相互结合到了一起。到了宋朝的时候,木雕艺术的写实性,就以生态的形象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到了晚清的时候,木雕艺术发展达到了鼎盛,技法上或写实性上都存在了较高的艺术价值。红木雕刻的过程中,在地域文化的影响下,红木雕刻技艺得到了优质的超越,体现了地方的特色,表达了民间的艺术魅力[3]。例如:“荷叶树根几”“五龙欢玉环”等都体现了大家对美的追求,并且被不同的博物馆进行珍藏[4]。扩大了红木雕刻的影响力,获得了大家较高的评价,丰富了有效的内涵。

三、红木家具雕刻写实手法的应用

(一)应用写实手法,强化红木家具的艺术表现力

     在现实的生活中,写实手法属于我国古典的代表雕刻之一,展现了较高的表现形式。一方面可以使用写实的方式,将作品的鉴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体现出来;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在精巧细腻的形象雕刻中强化艺术的表现力。从本质上看,想要雕刻出较高艺术水准的红木,那么,不仅需要雕刻者具备较高的写实雕刻水平,还需要具备精湛的雕刻技法与审美的品位。从写实手法的应用看,可以真实的反应出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感知到刀工与刺绣艺术的有效融合。不仅需要结合材质的特点实施纹理雕刻,还需要保持有效的融合基础,将真实的状态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写实的手法可以在运刀角度与控制力度上,将人物的肌理和层次感体现出来[5]。在多维的视角下,增强对应的立体感,体现动物的形象特征。在灵动性和飘逸性的基础上,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雕刻花瓣和叶子脉络的时候,鸟类翎羽和眼神的时候,如果在固态的材质上进行雕刻,那么灵动性就无法激发。此时,使用写实的方式进行雕刻,就可以在双方的视角下,提升红木家具的艺术与观赏价值,将流畅性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

(二)写实手法中的刀工实刻

    在实现的生活当中,雕刻需要在原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对应的特点,实施很好的设计和建设。之后,就可以在初步的打磨下,将简单的造型体现出来,存在较高的艺术价值。在打磨的过程中,需要先做好基础的定型工作,之后,需要在整体的基础上,拿捏好比例,进行有效的构思,细致形体部分,保留层次感,留下具有想象的空白[6]。对于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匠人来说,大家都一致认为雕刻的秘诀就是使用慢减的方式。在这里可以看到,雕刻属于一门慢的艺术,不可以浮躁,也不可以急于求成,需要在慢工艺的基础上,从细节开始,向着细致与层次性的方向进行不断的打磨。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到一个人物外部轮廓,小到一个服饰的细节,都需要在“写实”的基础上,突出手法的特点。技艺和刀工属于写实手法的建设重点,需要极大的耐心,才可以保持精力的集中。感知技艺与灵魂的交织,在高度的集中下,保持刀工的稳健性和成熟性。尤其是一些镂空的细节部分,更加需要付出情感,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雕刻者使用写实的手法,丰富雕刻的灵动性,这些飘逸感正好与红木朴实的性格相互吻合,在情感的交织下,给人一种华贵的感觉。在精雕细琢下,刀被看成笔,木被看成纸,在表达艺术欣赏的同时,形成一幅又一幅不同的古卷,让红木家具的价值与价格都同时上升到了一个重要的层次[7]。

(三)红木雕刻艺术的创新

     在实践中,红木家具的创作需要雕刻者及其细腻的构思,在精湛的创作细节下,融合不一样的审美特点和艺术内涵。此时,只有相关的人员将高雅的品位和艺术的内涵体现出来,那么才可以结合艺术风格的变化,思考丰富的理性本质和艺术情感。在感情的思维中,将艺术的价值和品质表达出来,品读创作者的素材和阅历。在系统的构思下,不断的追求过程,展现生命力的探寻,加强创新手段和传统技艺的相互融合,提高适用性价值,增强对应的内在艺术涵养。

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古典家具的雕刻工艺不仅需要体现中华民族匠人的精神世界观,还需要在才情和技术的基础上,不断的积累文化底蕴,绽放有效的艺术气息,为下一步的发展和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本质上看,写实的手法在红木家具的建设过程中,积累了文化情怀,丰富了文化底蕴。精美的红木写实雕刻艺术,之所以会得到大家的一致关注,更为重要的就是刀为笔,木作帛的千金难得的艺术品传承和发展。红木文化所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价值的体现,更加吸引受众者的是其中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罗子婷,罗易扉.  中国艺术市场木雕市场巡礼之 入藏正逢时 投资需谨慎——徽州木雕鉴赏技巧与市场投资[J]. 艺术市场. 2017(07)

[2]王凯.  木雕艺术中的画艺完美表现——评《大匠有神:大型红木雕刻(姑苏繁华图鉴赏)》[J]. 木材工业. 2020(04)

[3]王克来. 红木文化产业的发展困境与发展路径探析——以广西凭祥为例[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1)

[4]许海峰,戴向东,章运,王菊雅,陈一中. 浙江东阳红木家具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9(01)

[5]刘建民.文化权力视角下的中越边境旅游商品变迁——以广西东兴红木制品为例[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6]张成金,何金星,卢毓茜,耿香玲. 苏南红木雕刻艺术品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探析——以常熟红木雕刻艺术品为例[J].  改革与开放. 2017(08)

[7]吕娜.中职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实践研究——以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红木雕刻专业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23)


作者简介:李兵,男,高级工艺美术师,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旧家具修复”技艺传承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