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继承原生态剪纸的基础上,吸收了国画的笔墨、版画的点线面等表现技法,创造性地运用在剪纸表现上,探索剪纸的点、线、面的技法运用、黑白灰层次的表达,探索出一些现代艺术剪纸技法表现形式。用创新的手法丰富剪纸的表现力,拓展剪纸的表现题材,让剪纸这一非遗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继承创新剪纸符号黑白灰层次剪纸技法
中国剪纸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动,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的影像元素体现出剪纸的特征,历经西周“剪桐”、汉代“剪纸为幡”、魏晋“剪纸为人”、南北朝“对马团花”、唐代剪纸普及、宋代剪纸突破、元代“扫晴娘”、明清剪纸繁荣,剪纸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遍及祖国大地,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剪纸不仅内容丰富了,呈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了,剪纸技法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它既可以用剪刀剪,也可以用刻刀刻,传统的剪纸的“圆如月、尖如芒、线如须、方如缺”的技法,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的丰富。剪纸不同于绘画,绘画意断神连,可以通过明暗和色彩来丰富,而剪纸要求阳刻(剪)线线相连,阴刻(剪)线线相断,所以在技法表现上剪纸可以从绘画中汲取养分,但不能照搬。剪纸的发展过程也是传承与创新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在不断的提高,单一的原生态剪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我自幼学习剪纸,研究剪纸创作数十年,在剪纸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在继承原生态剪纸的基础上,吸收了国画、版画、油画、素描等表现技法,创造性地剪纸表现上,探索出一些剪纸技法表现形式。中国画的技法常用笔墨来形容,笔即勾、点、皴(染),即剪纸中的点、线、面,墨即指“浓、淡干、湿、焦(黑)”,即剪纸中的黑白灰层次运用上的丰富变化。剪纸技法体现在剪纸语言上,剪纸语言就是剪纸符号。剪纸符号也就是剪纸的点、线、面、组成的,类似于版画中的点、线、面,剪纸的点、线、面符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剪纸造型。
一、剪纸符号的点的探索。
剪纸的点分为圆形点、不规则点、方形点等剪纸符号,不同形状点的剪纸符号表现在剪纸物象的不同部位,要与物象的装饰性、结构相协调。点在传统原生态剪纸上,起到很强的装饰性作用。如圆点常用来表现鸟、犬的眼睛;剪纸的点多是通过刀法的运用来表现,有大、小、方、圆、三角、长、短等各种点。表现树木叶子时可以借鉴水墨风景树木的表现技法。在现代艺术剪纸中点同样可以装饰物象、表现物象的暗面,灰面,甚至亮面,来表现画面想塑造的形象。我在剪纸创作过程中借鉴国画和版画点的技法,因为国画和版画与剪纸不同,所以剪纸中的点又不同于国画和版画中的点,它有阳点和阴点之分,阳点为保留的形状,阴点为剪刻掉的形状。剪纸不像国画那样画面有浓淡干湿变化,它的变化只能通过点等剪纸符号的大小、形状、阴阳结合来体现。下面是我运用不同形状剪纸符号点创作的作品:
1、吸取国画中的大混点和小混点技法,表现树的叶子,在表现点状剪纸符号时,要围绕树的结构和树叶的疏密变化,阴点和阳点相结合。
2、吸取国画和版画中的点的技法,表现动物的羽毛和眼睛等,点的变化要根据物象的特征去选择。
3、吸取国画中和版画中的点的技法,表现植物的皴纹和花朵等,根据画面的
在很多剪纸作品中,会根据画面的需要,不同形状的阴点和阳点并用,共同塑造画面的形象和意境。
二、剪纸符号的线的探索。
在传统剪纸中,线有直线和曲线之分,无论直线还是曲线,都要整洁光滑。而在中国画中,是以线本身的粗细、刚柔、方圆、光毛、巧拙、疏密、纵横变化来表达物象的;版画中的线因为表现材料的原因,也和国画中的线不尽相同。剪纸不同于国画和版画,剪纸也不能“绘画化”,而要在继承传统剪纸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吸收国画和版画的线的技法,丰富剪纸的内容表现。剪纸符号线除了可以表现物体的造型、表面的纹理或肌理,还可以根据构图的需要来平衡画面,比如横构图中可以运用竖线来打破。另一方面,在剪纸中如果要表现风、雨、水、气体等无形的事物也可以通过线的运用来表现。剪纸线也有阴线和阳线之分,阳线为保留的线,阴线为镂空的线,剪纸作品中,阴线和阳线往往并存,在画面中相互衬托。以下几幅图展示了我在现代艺术剪纸中对剪纸符号线的探索。
1、吸取国画和版画中线的技法,表现人物造型、水草植物等,根据不同画面的需要,线有大小、粗细、流畅、顿挫之分等变化。
2、吸取国画和版画中线的技法,表现云、水等,云和水要有疏密变化和灵动性,要有穿插变化,不同的线描绘云和水的不同。
3、吸取国画和版画中线的技法,表现树支、山等,树支要有顿挫变化和遒劲挺拔感,树的造型体现了版画的影绘形象,
剪纸符号中的线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各种线的使用要根据画面的需要,根据造型的需要,不能死搬硬套。
二、剪纸符号的面的探索。
剪纸中多用面来表现暗面、黑面、明暗交界或者大地、天空之类的等大面积物体,剪纸符号面也有阴面和阳面之分,两者表现得当,物体可以虚实得当,体积感强,有利于处理画面中的构图和黑白灰关系。剪纸中要根据画面的需要可以用剪刀和刻刀剪刻掉不要的部分来留白,但留白的部分即阴面要保留一定的刀味,起到与留黑的部分即阳面相衬托的作用。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点线面的综合运用来制造面,这样的面可以有白、灰、重灰、黑的区别,还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来渐变,明暗过度,效果比单纯的留一大片空白的要好,体现了剪纸的独特韵味。
1、《砸碎枷锁》吸收版画中面的表现技法,塑造形象的立体感。作品中留白的阴面体现亮部,留黑的阳面体现暗部和色彩,黑白相间,相互衬托,既突出了结构又映衬了画面人物的立体感。
2、《中国韵》吸取装饰画图案技法,采用向心式骨式结构,利用阳剪保留面积的大小所形成的色彩的深浅变化来体现画面的黑白灰层次变化。
3、《春江水暖》吸收了装饰画、版画、国画的技法,外围采用图案化的表现技法,中间采用国画计白当黑的理念,用版画的几个块面营造出碧波荡漾的湖面,体现了画面平远的纵深感。用不同的点线结合的方法塑造不同的面,表现鸭子的结构和明暗关系。
四、剪纸黑白灰层次的表达。
剪纸是二维空间艺术,不同于国画,国画可以通过色彩明暗、渲染留白来表现物象的细节及三维空间层次;版画是在板上刻,最后转印到纸上的,虽然不能像国画那样表现细节,但是它比剪纸易于表现细节,表现三维空间。剪纸是镂空艺术,要注意各部位的连接,且主要以单色为主,不易表现细节和物象的空间层次和虚实变化。在剪纸中,剪纸的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表达离不开黑白灰层次的刻画。
1、同一幅剪纸中,通过线条粗细的变化,来体现画面黑白灰层次。在《鹰愁涧战白龙》这幅画中,表现龙须的线、表现波浪的线、表现孙悟空的线等粗细各不相同,通过不同线的表现,凸出画面的黑白灰层次,描绘画面意境。
2、通过对剪纸阴阳面对比、形象大小、形状的刻画,来体现画面的黑白灰层次变化。《龙王求救唐太宗》这幅作品中,主要以阴剪为主,阳剪为辅,以阴阳面对比,加上形状大小体现画面的黑白灰层次,强化画面的艺术感。
3、汲取素描的明暗技法,来表现剪纸画面的黑白灰层次变化。《大吉图》吸取素描的明暗技法,用不同形状的点来表现明暗,表现画面的黑白灰层次变化,刻画作品形象,体现作品意境。
四、剪纸的技法运用目的
剪纸因为材质和表现力的原因,有不同于其它画种的艺术美。剪纸技法运用目的是为了作品达到最佳艺术美。作品的艺术美是艺术创作活动的最终目的,剪纸技法服务于作品的艺术美。剪纸技法要根据形象塑造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法,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运用,要遵循变化与统一的原则,随类赋彩的原则,经营位置的原则,气韵生动的原则,主要与次要的原则等等。各种艺术原则的遵循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创造更好的艺术品。艺术来源于生活,好的作品来源于平时是创作积累,剪纸要注重剪外功,要多汲取多种绘画技法,提高文化修养,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创造更好的剪纸艺术品。
剪纸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走出去。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只有在继承原生态剪纸的基础上,不断地吸收其他艺术种类的技法,丰富剪纸技法的运用,拓展剪纸内容的表现,提升剪纸意境的塑造,让剪纸内容从相对单纯的记事、祭祀、婚丧嫁娶、民俗愿望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开来;让剪纸的创作理念跳出农民画的指导思想,拓宽剪纸的创作理念、剪纸的意境塑造。吸引更多的美术院校毕业的艺术人才从事剪纸研究创作,充实到具有乡土气息的剪纸创作队伍中,为剪纸的继承创新输入新鲜的血液,壮大剪纸人才队伍,让剪纸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更加美好的辉煌。
参考文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
《中华传统文化书系剪纸文化》王光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作者简介:孙洪香,女,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江苏省民协理事,江苏省海外交流协会理事,入选《中国民间文艺家大辞典》,连云港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优秀群文骨干,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首批乡土人才“三带名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