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雕工艺产业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

[日期:2021-01-1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核雕工艺产业其实现在已经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工艺的神圣和市场的萧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保留工艺的核心基础上,一定要与时俱进,只有适应时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核雕工艺产业才有真正新的出路,核雕工艺才能继续健康的传承下去。

【关键词】适应、借势、创新

  苏州核雕作为传统手工艺,发展至今,从工艺层面而言已经在一个很成熟的阶段,但是近年来苏州核雕乃至全国核雕的发展都发展到了瓶颈期,不论是关注度还是市场活度都明显后劲不足。其原因是多样化的,包括以下几点:

  1.整体传统手工艺的没落。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现在主流的审美观和时尚观的变迁,导致整个行业都越来越不受关注,继而导致市场萎缩,导致从业人员的流失断档,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2.宣传程度不够。核雕工艺市场在很多地方属于“小圈子”类型,在特定人群中非常吃香,但是在普世社会中,却缺乏知名度,而且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一旦宣传程度不够,很容易被人们所彻底遗忘。

  3.产品形态单一。虽然核雕各类产品技艺都能做到非常精细,但是产品的时代更迭性太差,产品的变化也不够丰富,导致没有心意,审美疲劳,也越来越不受大家的欢迎。

  4.机雕瞧不上,手工雕太贵。这两重技术之间在相同条件下的单价差距太大。导致两头不好卖。

  5.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廉洁自律之风。本身橄榄核雕这类工艺品就是那些文人政客用来体现身份地位的象征,自然被当是作为馈赠的佳品。但是因为近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崇廉拒腐、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之后,核雕的销售也跟之一落千丈。

  这些问题,在当今飞快发展的社会已经非常突显,严重影响了核雕工艺事业的发展。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更应该着眼于时代的发展,只有适合时代的产业、工艺才能生存,继而发展。在核心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以创新的思维来对待和发展核雕工艺事业。从事该行业者年龄相对其他行业都属于“高龄”从业者了,比较容易思维固化,不懂得改变,行业的进步,首先是从业者思想的进步,只有接受适者生存的概念才方可活化行业,找到愿意从事该行业的年轻人,继而健康的继承发扬下去。

  这个需要我们政府、行业协会、行业资深从业者的牵头下,进行宣导,从思想上进行开化。

  当这个问题解决后,下面将具体讨论,如何将核雕工艺“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

  其实整体逻辑简化后可以分为两大部分:1.工艺、题材2.市场营销

  1.工艺、题材

  这部分会从核雕产品本身出发,随着科技的发展,需要引入更高科技感的工艺,包括现在流行的3D打印技术、欧美先进机械臂等都可以融入核雕生产中,这样机器雕刻的产品技能更精细、生动,越来越靠近手工雕刻,另一方面成本较之手工大大降低,产品工业化的结果就是市场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而题材部分,更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点,随着80后、90后甚至00后成为社会的主流,那么要重新规整这部分的审美,开发新的业务形态,例如老一辈的雕刻家卢正义年纪虽然很大,但是会经常雕刻一些卡通人物形象的雕刻作品,在年轻一辈中很受欢迎,市场反响也很强烈,因为现在为各类商品买单的主要群体就是这部分人,我们的产品既然保留自己的传统特色,但是题材可以多样化,迎合市场的需求。

  2.市场营销

  市场调查准备这一块与题材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大的重复性,不再赘述。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宣传的方式也应该多样化,苏州传统的市场途径就是成立工作室,线下进行门店展示售卖。线下的方式不应该局限于这些形式,包括可以定期举办展览,将站台移到人流量消费场景更多的商场展区中等都是非常好的形式。

  营销这部分对于传统手工艺都是不可回避的短板,下面提供几种比较有实操性的销售方式,“借势”是营销的重点思路:

  1)加入直播行列。随着疫情的爆发,新的线上营销模式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包括抖音、淘宝直播带货,这些是现阶段能立竿见影提升产品销量的方式,如果机雕技术成熟,甚至可以形成工业化产业。这个建议政府牵头和正规MCN机构进行深度合作,找到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主播,如李佳琦、薇娅这样的带货大咖,通过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来增加销售量,同时推出能迎合现代年轻人审美的新颖的、潮流的产品款式。

  2)加入电商平台。当代社会,不论男女老少,人人都网购。网购已然成为了现代人购物的主流方式。因此,建议将产品和知名电商如淘宝、京东合作,形成一类专门专业的店铺,依托大平台的力量将产品全国化甚至全球化。

  3)蹭热度——和其他行业大品牌合作。现代社会各类产品的“联名”,通常会出现1+1>2的情况,核雕产业作为现阶段较为弱势的产业可以搭上不同行业大品牌的顺风车,例如服装、汽车、手机配件等等都是拓展的思路。利用这些品牌本身的知名度以及时尚度,来提升核雕产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工艺正在接受现代化社会成果带来的挑战和冲击,随着新一代年轻人追逐新时代的潮流,核雕等老工艺已然渐渐只能从夹缝中生存。要接受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也要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核雕工艺的定位和空间,使之源远流长下去。俗话说“适者生存”,核雕工艺必须借助现代化的力量开辟自己的新道路。

  作者简介:

  史建妹,女,工艺美术师。1965年10月生,苏州度假区舟山人。从事核雕十多年。所雕弥勒、观音、八仙等题材作品,刀工凝炼老辣,线条灵动舒雅,风格独树一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