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田玉俏色创作的感悟

[日期:2021-01-2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说到和田玉,首先印记在人们心里的印象便是白玉无暇,然而真正的和田玉原石大多是有瑕,有绺,有裂,并且形状颜色各异,白色只是代表色而已。即便是白玉,每一块的白度也不相同,再加之其中的皮、沁、糖色,更使每一块和田玉颜色丰富多彩。基于这些特点,如果雕刻者善于利用,巧于构思,创作出来的作品价值不亚于纯白色和田玉,甚至因为构思精巧而更具趣味和收藏价值。所以可以说没有雕不出好作品的玉石,关键要看创作者有没有高超的俏色技艺。

【关键词】和田玉 俏色技法 艺术价值

  天工造物,无所不用奇巧,就像每一块和田玉一样,它的质地、色彩、浆性、裂纹、形状等都有着自然的规律和意义,如果你能细细品读,尽力琢磨,用自己对每一块石头,每一缕色彩的理解和想象,将这大自然赋予石头的每一种特色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用自己的俏色技艺让玉石呈现出万千变化,尽力让每一块多彩的和田玉在经过俏色雕刻之后,都能变成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艺术品,这个时候,玉石才是真正被赋予了艺术价值。

  由于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玉雕事业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不断提高,对玉雕作品的表现形式要求也更多样化,除了对纯白质地的和田玉喜爱与收藏外,对代表当代玉雕的俏色艺术作品也十分喜爱。

  喜欢俏色玉雕作品的人是独具慧眼的,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玉器鉴赏行家。他们知道现在得到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石是很难的,而若将一块原本温润但又有些杂色绺裂的原石中所有不完美的部分去掉,且不论成本高低,这本身就是对玉石天然价值的一种折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它将使得玉石失去自己的特征和艺术魅力。因而面对一部分有特色的原石,俏色巧雕这种创作技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彰显玉石本身的魅力。

  然而玉石俏色的价值并不止于此,将一块原本不错的有色玉石俏色雕刻出漂亮的艺术品也许还相对容易,而将一块看似杂乱无章,颜色脏乱,绺裂纵横的原料雕琢出价值来则非常难得,这也是真正考验创作者俏色技艺的关键。这样的作品除了考验创造者娴熟的雕刻技艺以外,更多考验的是玉雕师个人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底蕴,在每一块色彩与绺裂杂乱无章的石头中,要用最严谨的思想,才能将这些混乱的纹理进行合理的整理,然后再发挥超凡的想象力,将这些纹理与玉雕师的思想做到深度的统一。先以抽象思维构思,后以形象思维在石头上雕琢,让人的情感自然地流入石头中,自然和人融为一体,做到天人合一,这件作品必为佳作。如此俏色雕刻不只是体现石头本身的魅力,更是用人的思想将石头赋予更大的魅力,这样不仅使玉石发挥到最大价值,也因为特别的创意和不可复制的特色给人以鬼斧神工之感。

  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玉器俏雕作品很多,但价值却相差很大。同为俏雕,也有高低层次之分,这要从创作的深度上区分。如果将俏雕提高到艺术的高度,就不是简简单单地将不同色彩分开雕刻,这样做完全经不起推敲,归其原因还是没有经过仔细地读玉,认真地思考,就盲目下刀雕琢,或仅仅为了迎合市场,只是一味复制而雕刻。此类玉雕作品大多价值不高,如果玉质再不优良,就没有太高的收藏价值了。

  由于我本人对玉雕俏色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出于对和田玉的热爱,也创作了一些以俏色设计为主的作品,这里我将用一组作品来做一些浅显的解说。

  《钟馗》这件作品的青花玉料本身白色的浆性部分极为严重,加之颜色杂乱无章,如果按照正常用料的思维模式,肯定会把带浆性的白色部分切掉再考虑设计制作。然而,这块玉料如果把浆性的部分切除,余下的部分不仅除了形体上太小之外,其艺术上发挥的空间也大大缩小了。另外由于颜色杂糅,毫无规律,对于这种料一般玉雕师会弃之,不会花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构思和精细雕琢于它,那么也许这块玉石就会被丢弃在角落,永远没有机会展现它的光彩。但是对于大自然的给予,我从不会轻视,对于这种料的创作我也乐于花时间和精力。

  对于浆性部分,既然不能弃,那就必须巧用,美和丑是同时存在的,自热的给予没有天生的瑕疵,只要善于构思,浆性部分也能成为作品中的亮点。《钟馗》中,钟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专司驱邪打鬼的道教俗神,我就把白色的浆性部分想象成白骨和鬼魅的形象,而上方的钟馗运用青花中黑色部分雕琢而成,怒目圆睁,形象生动。运用虚实、夸张的手法将钟馗驱鬼的动态画面凝结在这静态的石头中,将这本不完美的玉石俏雕成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那么你就要学会和它共处。玉雕创作也是一样,你改变不了玉石本身的颜色、裂纹和质地,那么你就要学会和它相处,让它的纹理为你所用。《风雪山神庙》整件作品只在左下角刻画了林教头扛枪艰难行走的形象,用玉料中天然的点状白棉来展现漫天的大雪,白棉分布自然,一场雪景无需雕琢,使作品将“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运用到了极致。

  说到玉雕俏色创作,大家都会为了颜色的利用而绞尽脑汁,往往忽略了石头本身质地的气质,如果你把各种色彩用到了极致,而没有将玉石本身质感的气质展现出来,只能说你只雕琢了石头的表象,而没有将一块玉石雕琢出内外兼修的深度。我初见作品《荷韵》这块翠青玉料的时候,就被它细腻的质感所打动,特别是其中一抹翠色,它是那么的娇艳动人。我在玉料的白肉之处雕了一支洁白无瑕的荷花,穿插在其中的翠色只在上面少许勾勒几根荷叶脉,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盛夏荷塘景色立刻浮现在眼前。小荷初开,不染浮尘,这块玉石展现出的气质完美地诠释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

  玉雕的俏色创作,除了巧用色彩外,还要追求画面的唯美与灵动,这样的作品才能带给观赏者心灵上的宁静。就像作品青花山水《高远图》中所展现的画面一样,作品用墨色和淡墨色表现山峦,浓淡色彩的变化将山峰的空间由远及近地勾勒起层层叠叠,具有水墨画般淡雅大气的气质,而夹杂在其中的白肉表现成环绕在山间的云雾,使画面似仙境一般。作品《水墨江南》也是同样的设计理念,主要也是向人们传递一种安静祥和的美。青山皑皑,流水潺潺,白云片片,清风自在,这是人们向往的仙境,宁静美好,安乐祥和。

  所以,玉雕俏色除了运用自然的色彩纹理,应该还要有一份厚重,一种中国文化的厚重。自然赋予了玉石灵性,所以它的每一丝色彩与纹理都是有生命力的。我认为玉石中的色彩也好,瑕疵也罢,既然存在便有其存在的道理,如果不懂得这些道理,那么你有再精湛的雕刻技艺也最多是个高级匠人,如果利用得好,一件好的俏雕作品的价值往往高于材料本身价值几倍,甚至更高。能创造出这样化腐朽为神奇的作品,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这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艺术品,才更具有收藏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永魁、张加勤《中国玉石雕刻工艺技术》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

  【2】徐志兴《中国书画美学概论》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张静,男,扬州人,1978年生,本科学历,工艺美术师,2013年获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1年毕业于扬州大学中文系,随后进入扬州市广陵区华艺雕刻厂从事玉雕工作。从业期间其作品屡获“艺博杯”、“百花玉缘杯”等诸多专业评比活动金银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