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意设计角度浅谈折扇艺术

[日期:2021-02-22]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作为折扇设计制作者,很多时候我都在观察消费者,什么样的设计在折扇领域可以会被消费者更加亲睐?不难发现,当下的消费者,更加愿意为整体艺术效果强的折扇买单。从设计的专业角度去分析,观感艺术强的折扇更能被市场多接受。观感艺术,顾名思义,产品的整体设计具有较强的协调性,产品的各个细节都充分的融合在了一起,整体以精致的质感来表达,创造出极具美学观感的艺术产品。观感艺术效果较强的产品,往往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在满足现代人物质追求的同时,更能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渴求,可以说是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内心深处的向往的载体。

【关键词】设计 折扇

  有创造力的、新颖、有趣的设计元素是创意设计的源泉。在创新的基础上去创造更多新颖的设计;创意和设计都注重创新,创新就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进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成果。正如主席所言:“创意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产品设计师,尤其是折扇设计师,只有在不断创新的路途上前进,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通过对消费市场主力消费者的分析,在折扇的设计中,创意设计的元素必不可少。有创意的元素融入到折扇的设计和制作中,能抓紧当下消费主力军的眼球,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我们的产品,赋予“折扇”这件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同时,增添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价值。

  奇特造型的产品总能第一时间激起消费者的好奇心。一些相对“奇异”造型的物件能快速获得年轻人的关注。换言之,当下普遍的弧形的扇子不再是折扇唯一的造型了。方形、菱形、甚至三角形都可以作为折扇整体形状的参考。从整把扇子的造型去分析,我们可以有稀奇古怪的形状。与此同时,从单一的扇子的某个组成部件的角度去理解,我们有创造更多奇形怪状的设计的机会。折扇是能折叠的,因此,它是由多根竹片组装而成的。也就是说,作为设计师,我们可以在每一根竹片上进行创作,不同造型的竹片组装的创意能够大大增加折扇被消费者接纳的可能性。追求细节的同时,整体观感艺术也是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点;由点到线,由面到体,从细节到整体,创意设计的产出物也必须要考虑到整体艺术的视觉效果。正如常人所言:美的东西总能被人眷恋。

  此外,色彩的运用可以很好的改善折扇的整体艺术效果。很多人对于折扇的印象就是古典韵味实足;殊不知,折扇已在时尚圈占有“时尚单品”一席。很多影视明星出席活动都爱“手持折扇”;在夏天,他们可以纳凉;在冬天,他们可以当作道具,为当天出席活动的造型加分。以前的折扇多数以深色为颜色的基调;黑色以及藏青蓝是首选的扇骨颜色。从视觉艺术角度去分析这两种颜色,压抑的沉闷感油然而生,与当下年轻人所追求的生活态度形成鲜明的反差。周末走在市中心的街头,各种潮流男女都愿意去尝试穿上亮丽的色彩的衣服,搭配潮流装饰物。从这个细节出发,设计师能获得一些实用的设计灵感——亮丽的彩色或许能从根本上去改变人们对折扇的认知,也能获取年轻消费市场的欢心。淡紫色、番茄红、小鸡黄、莫兰迪绿等亮艳色彩,从某种角度去分析,或许可以被运用到整把折扇的设计中去,用彩色去贯穿整个产品的视觉艺术效果,或许能在折扇设计领域开拓新的景象。

  观感艺术,在产品实用性的基础上,强调的更多的是产品整体的协调性。折扇,由扇骨和扇面两个主要部件构成。如何从整体的协调性出发,去设计出艺术感强的折扇,一直是本论文研究的重心。正如上述所言,色彩是很好的一个切入口。从色彩学的知识角度去剖析,以蓝、黄、黑、红为主要配色基底,确定色调,比如:暖色调或者冷色调,明色调或者暗色调。之后,“制作色板”这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依据设定的基本色调,在小色板中进行配色,通过比较和涮选,挑选出理想的色调进行配色,之后找出较为理想的配色方案。简言之,上下左右的色彩搭配不能让产品显得突兀,即使是使用对比的手法,比如运用强烈的撞色色彩搭配,也能使互相排斥或者对立的设计元素达到整体协调和谐,主次分明的设计效果,可以清晰的显示出产品的关键特征,使得整体的形象更加突出。此外,不同的颜色给人不同的视觉艺术效果。比如:浅色调给人的感觉比较淡雅,给人安静感,适合与冷色调相搭配。暖色调,适合与相对较浓的颜色搭配,尤其是与原色搭配,更能夺得消费者的关注。与此同时,利用射线或者动感强的设计元素于产品中,可以形成对视觉的诱导;亦可以运用视错觉,包括形的错觉和色的错觉,从而保证产品的整体设计艺术效果。

  创造出一个产品并不难,然而,设计出一个有创意且被市场消费者所接纳的产品却很难。正所谓大众所言:谁都可以做设计师,但是好的设计师却很好。设计的入门门槛相对较低,设计师只有在学术知识的理论基础上,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多与不同生活领域的人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创意的设计灵感就会产生。在设计产品的同时,我们也要更多的去考虑产品本身的性能,从产品自身特征的角度出发,在凸显产品实用性能的同时,用“创意”为产品增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