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刺绣作为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至今有二三千年历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手工刺绣的发展多依赖于个体或者是小作坊生产。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纺织业的崛起,传统手工刺绣的发展与生存变得举步维艰。笔者目前在现代刺绣工艺品企业从事刺绣研发与教学指导工作,通过4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有所发现和领悟,于本文浅谈当代刺绣工艺品企业如何发展刺绣这门手工艺。
【关键词】传统刺绣 企业 发展 创新
一、中国传统刺绣的发展史略
中国传统刺绣的发展可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从横向时间轴分析,据史料记载,早期刺绣起源可追溯至虞舜时期。早期的刺绣主要作用是区分社会阶级,工艺简单粗糙,战国时刺绣工艺日趋完美。唐代发明了平针绣,宋代是我国传统刺绣工艺发展的高峰时期,开创了以纯粹审美需求为目的的艺术刺绣品,产品质量和产业规模均属空前。明代是我国刺绣手工艺高速发展的鼎盛时代,不仅在宋代刺绣的基础上继续稳步发展,还逐渐出现了以传统手工刺绣为专业的家族和个人。清代刺绣工艺得到持续发展,在晚清时已融合大量西洋绘画,美术绣、乱针绣随之诞生。从纵向地域分析,我国有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此外还有京绣、鲁绣、杭秀、汉绣、扬绣等等。其中又以苏绣工艺品最先从国内走向世界。
二、刺绣工艺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方面,我国近代刺绣史上出现了一批开拓刺绣新风的大师,他们有着扎实的刺绣功底,培养出一批批技术精湛的接班人,继续弘扬和发展传统刺绣,并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钻研创新出新的刺绣技法,这些都是推动我国传统刺绣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其次,近代以来我国对民间优秀传统刺绣文化的保护给予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重视,建设了对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程。这些都非常有利于传统刺绣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但另一方面,传统刺绣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机遇和挑战。
(一)传统刺绣工艺的传承后继无人
传统手工刺绣工艺对绣线颜色的选择和搭配、针法的运用及熟练度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普通刺绣学习者至少需要四到五年的全身心投入学习才能熟悉及掌握这门传统手艺,学习难度大且耗时是阻碍传统刺绣传承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刺绣工艺行业的平均收入相对较低,导致很少有人真正愿意静下心来从事该项工作。
(二)传统刺绣工艺品难以走进千家万户
由于传统手工刺绣工艺制作繁琐,每一幅精美的刺绣工艺品都需要制作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绣制,所以绣品定价相对昂贵,绝大多数刺绣爱好者很难承担得起这份开销。当今市场上传统手工刺绣艺术品的主要消费者大多是一些艺术家和身价高的商业人士,传统刺绣工艺品很难真正走向千家万户。
(三)传统手工刺绣市场竞争力薄弱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化的电脑数字刺绣制作技术日益成为满足人们对刺绣艺术品需求的主要途径。特别是机绣制品可以进行大批量的复制,从而定价低廉,比起昂贵的传统刺绣手工艺品,机绣制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导致传统手工刺绣的市场规模和行业竞争力不足。
三、企业发展传统刺绣的具体措施
(一)培养专业刺绣人才
目前,愿意学习传统刺绣的青年越来越少,企业可以联合专业院校,设立传统刺绣专业,把传统刺绣工艺作为一门特色专业课供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发扬,培养定向刺绣人才,企业可优先聘用优秀毕业生。大学生思想开放、头脑灵活,通过专业的学习能够对创意元素灵活运用,这将对刺绣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此外,企业可以高薪聘用传统刺绣艺术家,作为技术顾问培训、指导员工刺绣技巧,在提高刺绣技巧的基础上,还能增加企业的知名度。
(二)开发新的刺绣产品,逐步扩大规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占据有利的市场竞争优势地位,首先都应不断对技术和产品进行推陈出新,只有在严格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刺绣技艺和刺绣原材料,才能让刺绣工艺品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和喜爱。
在定价产品时,应采用同一品牌多价格的促销策略,除了生产价格高昂的收藏艺术品,企业还应扩大生产小幅的价格适中的高档刺绣艺术品,这样不仅能够凸显产品的个性文化,还能够增加消费群,占据更大的销量和市场份额。
(三)扩展销售渠道
企业应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影响和优势,在风景区附近或者景区内组织传统刺绣文化的展示活动,以及在当地定期举办刺绣工艺品展销会,通过这样的促销方式,可扩大传统刺绣文化的影响范围,提升当地刺绣产品的知名度。再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线下销售与线上销售结合。
(四)注重品牌开发
企业无形资产之一即品牌,要想在市场上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促进长效发展,企业应大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刺绣品牌。第一,要确保刺绣产品有足够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第二,要树立产品形象,这样可以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
(五)寻求政府支持
企业在打造品牌时可以寻求当地政府的支持,帮助宣传刺绣品牌,形成一体化的产、供以及销,这样企业才能够进一步做大做强。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刺绣工艺正和先进的现代文明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在碰撞中彼此发现,在碰撞中得到升华。企业发展应从多方面角度着手,与国际市场紧密结合,在提供优质产品的最大前提下,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刺绣品牌,必能成功走出新的刺绣之路。
参考文献
[1]孙佩兰.中国刺绣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李艳.客家民间手工艺品的没落与救赎[N],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4).
作者简介:蒋明秋,女,1958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江苏省乡土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南京博物院扬州刺绣馆领衔艺术家、扬州天艺坊艺术品有限公司(扬州刺绣研究所)艺术总监。蒋明秋擅长于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题材工笔、写意刺绣的创作技艺,根据书画作品题材和风格劈丝配线,灵活运用多种针法技艺,使刺绣作品,在视觉、感觉上更能丰富和增强原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达到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将画理与绣理融为一体的效果。目前,师带徒传承了20多位徒弟,也多次作为扬州刺绣代表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