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连年有余壶”的创意设计与吉祥内涵

[日期:2021-03-1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吉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她深深地根植在华夏民族人民的心中,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她围绕在我们的生活中,且对艺术创作有着鲜明的影响。每一件成功艺术品的形成都离不开文化元素,我们的紫砂壶创作就是在其文化基础上“生长”起来的,作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吉祥文化自然成为紫砂壶艺术的重要主题之一。这件“连年有余壶”以吉祥文化作为内涵,在艺术设计上具有创意特征,展示了紫砂工艺的巧妙性与趣味性,促进了中国吉祥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紫砂壶;连年有余壶;创意设计;吉祥内涵;

  中国宜兴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紫砂壶----中国最优秀、最知名的传统陶制茶壶,以神奇独有的性能和雅致精美的艺术设计,获得了广大爱茶人士与收藏家们的青睐。紫砂壶艺术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工匠精神的培育,亦离不开那份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纵观五百余年来的紫砂壶创作,其中就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痕迹,如此才能充分展现紫砂壶艺术的魅力。“连年有余”是中国人朴实的生活愿望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传统吉祥文化的影响力。此件紫砂壶以“连年有余”为主题,即是选择了吉祥文化作为核心,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创意性与趣味性,体现了传统文化与创新精神的融合,更丰富了紫砂壶艺术发展的新特质,为紫砂壶创作增添活力。在当下创作一把紫砂壶时,取材可以师法自然,可以借鉴古风古韵,但更重要是对于这些文化艺术元素内在的理解,需要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理论基础,才能够搭建起紫砂形体艺术的框架,无论是从创作的角度,还是观赏的角度,都可以具有更加强的包容性和吸引力。

  1.创意的造型设计

  “连年有余”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腾,取谐音之意,由莲花与鱼共同组成,表达了渴望生活平安、富足的美好愿望,具有明显的吉祥色彩。在设计作品时,作者独具创意地选择了鱼和莲花的造型进行表现,具体对吉祥图腾进行了刻画,为作品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气息,映入眼帘的是独特创新的新鲜感。

  紫砂泥是一种可塑性极强的泥料,这是紫砂壶造型表现多样性的大前提。创作中以圆形作为作品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形,在创新中表现出对紫砂壶经典器型的继承。整个壶体由壶盖与壶身共同构成,形成了简洁完整的外在线条轮廓。壶整体较扁,两侧较尖,形如橄榄球,均衡平稳。壶体上下是对称的弧线,壶盖镶嵌与壶身之间,接合细致紧密,使壶看上去如同天然形成的完美玉石一般。壶身中部有一线条若隐若现,是壶身上下部分的分界,用以加强作品的结构。壶身两侧镶嵌了上扬的短直形似张开的鱼嘴与夸张的气泡环形把手,线条简约利落,与壶身线条自然衔接,犹如一体打造而成。将壶嘴、壶身与把手结合起来看就是一条活灵活现的鱼儿,在壶的底部贴上了一朵莲花,创作时从保证紫砂壶结构美感与实用功能出发,运用了抽象的表现方式,来呈现出非常形象的效果,恰好反映出紫砂壶工艺的巧妙与灵活,运用简洁的线面结构就能达到传神的效果。壶钮的造型也十分具有新意,运用了捏塑技法将壶钮打造成鱼尾形状,在与壶盖相接时采用了一个倾斜的角度来增加灵动感,看起来就像鱼儿刚刚扎进水中,有动态的效果,更烘托出鱼儿的生命力。作者将传统造型灵活结合,塑造出精致活泼的鱼儿,具体化了“连年有余”的主题,使得自然气息涌入其中。拥有鲜活的生命气息才会让人觉得有希望,也正印证了“连年有余”的吉祥内涵。

  2.红泥配鱼纹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喜气的色彩,最能代表中国的“吉祥审美”特征。为符合“连年有余”的主题,创作运用红泥制成此壶,壶体色彩红润鲜亮,衬托鱼儿的健康活力,泥料尤为细腻,如红色玛瑙一般,形成了光滑洁净的表面,有着明亮的光泽,打造出水色效果,既呈现出泥料的优良品质,这一色彩的泥料为作品带来了古典韵味,又实现了对传统的延续,以烘托作品造型与内涵的传统品质。为了进一步表现鱼儿的形象,作者在壶身上运用了“鱼纹”装饰,使作品更加灵动细致有趣味性。紫砂壶装饰技法十分多样,无论是表现自然山水,还是人物动物都能做到惟妙惟肖。在此壶中,主要运用纹线装饰进行组合,在壶身上刻画出鱼眼、鱼鳞、鱼鳍及鱼尾的图案,主要集中在壶身两侧左上部,将图案刻画地十分清晰灵动,又没有破坏壶面的平整,将图案衬托地更加干净。在空间分布上,图案并未占据壶面大部分空间,也就避免了布局过于拥挤,保持了壶面的干净清爽,使紫砂壶装饰工艺的特点与泥料的特点均得到充分展示。红泥配鱼纹,展示了紫砂壶的传统魅力和此件作品的主题。

  3.吉祥文化与“连年有余壶”

  中国人认为“有余”即是生活富足,预示着未来生活的充实与美满,这是中国人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热情,为了“有余”就必须更加努力,在吉祥文化当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奋进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丰富价值。

  “余”与“鱼”谐音,在传统的“连年有余”吉祥图中,都是由鱼构成的,这基本上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审美共识。创作继承了这一点,作者别出心裁地将整件作品打造成鱼的形状,比传统的图腾更加立体,更能使人直观地感受到“连年有余”的吉祥美感,感受到紫砂壶工艺之神奇的魅力。

  “连年有余壶”以吉祥文化作为内涵,坚守着紫砂壶创作一贯的精致与沉稳,结合传统与创新,通过变形组合与空间的合理分配使经典图腾立体化,凸显了紫砂壶艺术极强的创新能力,用紫砂泥塑形,以更为精湛、有趣的方式实现了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从这把壶的设计制作中可以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强大的延展性,它可以随着时代的变迁,衍生出各种不同的变化,中国人对于这种变化一以贯之是喜闻乐见的,因为这种艺术创作本身迎合了中国人内心深处对于文化本源的迫切需求,这种本源向的文化属性就如同烙印一般,深深的铭记在人们的内心深处。

  结语:紫砂壶创作需要不断吸纳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其他各类元素,这是其命脉之所在。“连年有余壶”选择了吉祥文化,也是传承、发展了吉祥文化。在此件作品中,那种充满力量的艺术魅力使人倍感生活的美好,对未来充满希望,在鱼跃茶香之中品味中国吉祥文化与紫砂壶艺术的醇香。

  参考资料:《中国传统文化》作者:王霁编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1

  《吉祥文化论》作者:张道一著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11

  《紫砂工艺》作者:徐秀棠著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10

  作者:夏瑞娟职称:高级工艺美术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