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玉文化的社会文化属性

[日期:2021-03-30]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几千年来,玉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之一。本研究将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传统分为古代传统、历史传统和现代传统。本文运用社会学、文化学、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对玉文化的各种传统的演变和传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着重探讨玉文化传统的永恒性、价值性、社会文化认同和权力形态。指出古代传统以天人合一和宗族结构为基础,而古典传统则以权力意志和比亚迪理念为特征。所谓现代传统是大众消费和时尚形象的产物。

  玉文化是我国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玉文化与人性的结合,使中国玉文化的社会文化属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包括:道德层面的社会文化属性、政治层面的社会文化属性、宗教层面的社会文化属性和审美层面的社会文化属性。本文着重探讨中国玉文化的社会文化属性,希望能为进一步了解中国玉文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中国;玉文化;社会文化属性

  引言

  根据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在新石器时代(7000多年前),我们智慧的祖先能够用天然玉石制作精美的工具和装饰品。纵观悠久的历史,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是一个玉文化浓郁的国家。玉文化体现在道德、政治、宗教信仰、审美等诸多方面,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属性和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玉文化的社会文化属性”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国玉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一、中国玉文化概述

  (一)玉文化相关概念界定

  从中国的角度看,玉被视为天地之精的“圣物”,这使其宗教象征意义十分突出。从我国悠久的发展历史来看,故宫玉器众多,故宫玉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官阶的象征;从礼仪的角度看,玉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统治秩序。同时,从古代丧葬的角度来看,玉器通常作为陪葬品,这是由玉器的装备决定的,可以长期保存。当然,它也包含着非常深刻的社会文化属性。同时,有些玉是纯白的,与君子相比,从道德层面看,玉也富有道德层面的社会文化属性。从玉的本质来看,玉是石的精华,从佛教的层面来说,玉被称为土的纱丽,是驱邪避恶的灵石。如今,玉器参与商业生产,对弘扬中国玉器文化起着重要作用。现代玉石种类繁多,有蓝田玉、和田玉、蛇纹石、水晶石、鸡血石、珊瑚玉等。总的来说,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现代商品玉也离不开玉文化的推广。也就是说,玉石企业要想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就需要了解中国玉石文化,把玉石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载体,在玉石企业有效发展的基础上保证玉石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二)中国玉文化的社会文化属性分析

  中国玉文化的社会文化属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总结起来包括:道德社会文化属性、政治社会文化属性、宗教社会文化属性以及审美社会文化属性。下面便针对这些社会文化属性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玉文化在道德层面的社会文化属性分析

  至于中国玉文化的道德属性、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说起。当时,人们经历了思想的大解放。人们把玉文化从“神”的层面解放出来,把玉视为道德的有机载体。这种解放使玉文化渗透了“人性”的社会文化属性。有些玉器清纯晶莹,这通常是绅士的自我比喻。玉被比作绅士诚实、谦虚和智慧的象征。总之,玉在道德层面的社会文化属性是深远的。正是因为玉具有道德层面的社会文化属性,玉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追捧。

  2.玉文化在政治层面的社会文化属性分析

  至于中国玉文化的道德属性、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说起。当时,人们经历了思想的大解放。人们把玉文化从“神”的层面解放出来,把玉作为道德的有机载体。这种解放使玉文化渗透着“人性”的社会文化属性。有些玉器清纯晶莹,这通常是绅士的自我比喻。玉被比作绅士,是诚实、谦虚和智慧的象征。总之,玉的社会文化属性是深远的。正是因为玉具有道德层面的社会文化属性,玉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追捧。

  3.玉文化在宗教层面的社会文化属性分析

  早在新石器时期,玉器便在宗教祭祀中发挥了作用,而后发展的越来越明显。从我国西周时期来看,具备了非常完善的玉祭祀礼仪,并且部分有关将玉器作为祭祀的礼仪便历代帝王所沿袭下来。之所以在祭祀礼仪会使用玉器,主要是因为玉可长久保存,相比人的肉体,保存的时间更加久;与此同时,玉器上可以刻上一些图案及文字,这种文化的载体能够寄托古代人的精神与信仰,所以玉器具备神秘、代表某种信仰的功能。

  4.玉文化在审美层面的社会文化属性分析

  从古代文学来看,描述玉的名句诸多,例如:《诗经小雅鹤鸣》中有云“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等等f}l虽然一些古诗词当中应用到玉并不是歌颂玉,而是将玉进行比喻,但从中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玉的审美社会文化属性。

  二.中国玉文化的社会文化属性的演变

  (一)神人结体与宗法结构的社会属性

  原始宗教信仰由自然崇拜发展到图腾崇拜。在最初对自然的崇拜中,上帝和人之间没有分离。上帝和人类是一体的。随着宗教信仰从上帝到祖先的演变,人的人格逐渐显现。从原始的天神信仰到商周时期的神祖崇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神与人的分离并不明显,但确实存在。这种模棱两可的状态为禹城成为神与人沟通的媒介提供了前提。玉作为古人精神和物质需求的重要载体,是人与自然、宗族结构统一的必然产物,是宗教信仰和宗族制度的物质表现。

  第一,神人结体的基因是原始的宗教信仰。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神与人的结合在于对上帝的保护。恩斯特·卡西尔提出“神话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潜在的宗教”。在史前中国,甚至在夏商时期,许多人物和事件都可以从现有的神话记录中找到。《山海经》中一些神话人物的特点与玉器的纹饰有着不可否认的联系。无论图腾是否能够暂时理解这些图像,它们都反映了这些图像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和影响。面对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原始先民选择了集体的力量来生存和生活。如前所述,他们敬畏上帝,希望灾难不会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不会被诅咒。在原始的逻辑思维状态下,一些有益于祖先的现象将被理解为上帝的保护。因此,神人合一所确认的“保护”是直接的,其有效性通过各种仪式得以提高。

  第二,上帝和人的结合意味着“上帝赐予人类力量”。人们有一种对上帝的信任,希望上帝能在危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祂的子民,或者给予神圣的力量,这是上帝的意志和活力。人们用它来寻找自然界的神圣事物(自然生物或玉石,它们被认为是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人类凭借着生物的炫耀本能,将意志力和生存力这两种力量结合起来,使自身在自然界中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和生产力,从而能够在艰难的自然环境中更适应地生存和增殖。

  最后,基于前两点,“神必须有现实的载体”更为重要。巫术的仪式过程可以把神的力量传递给人类。然而,在人身上施展神力的过程可以隐含地和明显地进行。玉琼、玉壁等玉器自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祭祀仪式的物质载体。可见,玉的自然属性与人们信仰的神性是相互渗透的。

  (二)权力意志与比德理念的社会属性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朝代已经改变了十几次。然而,在王朝的继承过程中,其结构、制度框架和文化符号都保持着较强的连续性。在延续上有变化,这里我们将分析延续的原因和过程,并从继承玉文化传统的不同身份群体来分析其变化。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不同的身份群体包括统治阶级与帝王、统治阶级和人民组成的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身份群体还包括体力劳动者、职业官僚、士绅、商人、商人等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首先,权势话语的构成基础是稳定的。

  其次,对皇权的依附性不断增强,意味着皇权更为集中、独立。

  进入官僚制后,整体的权力分化使得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中不同身份的人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有限的权力,而职业官僚、士绅、商人、手工业者等群体的话语表达的权力形式和内容则不同。

  (三)大众消费与时尚意象的现代传统

  改革过程中的分配方式是现代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意图特征之一。首先,在改革的过程中,大量的人参与到玉石开采、加工、生产、销售和消费的活动中。其次,四个身份系列逐渐消除了社会结构和体制改革中的等级界限,并以职业为划分群体身份的新标准。并且扩大的经济生产活动规模包括了更广泛的质量等级。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化。许多农村人纷纷介入玉石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逐步消除了原有的“城乡”身份差异。单位制改革改变了“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干部职工”的原有地位。在将这些身份转化为“生产者”、“设计师”、“管理者”和“营销者”身份的过程中,原有的身份并没有完全消除,这使得社会构成和身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而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例如,玉石行业中扩大的中产阶级具有多种身份。中产阶级作为社会上层与下层之间的纽带和缓冲,只有占据了社会的主体,才能稳步发展。中产阶级的形成离不开工业化发展的较长阶段。只有在工业化阶段,才能形成由管理、技术、商业、员工等组成的中产阶级。这个中间阶层是一个不直接参与生产和劳动的巨大阶层,也意味着社会职业的转变。此外,教育作为获得文化资本的途径之一,也是促成中产阶级形成的另一个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在时尚形象和大众消费的现代社会中,中产阶级乃至中产阶级的发展和定型是继承现代玉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近现代古典时期玉文化的演进与发展需要群体和技艺传承群体。

  三、玉文化之当代价值

  (一)人文价值

  全球化进程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既丰富了民众生活,也改变了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一方面是外来文化良荞不齐,对传统文化、价值观产生冲击;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法律约束外的道德标准常被忽视,两者都带来了很多负面的社会影响。此时,“以玉比德”的君子思想,对提高公民人文修养、规范个人行为操守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玉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无论从个人养生角度还是对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作用;除此之外,玉文化还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宁为玉碎”的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友爱风尚;“瑕不掩瑜”的清廉品质;“锐廉不挠”的开拓精神““‘.这些精神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对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扬民族文化,实现民族复兴有着伟大的时代意义。

  (二)经济价值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珠宝首饰消费国和重要的珠宝加工中心,国内市场的走向将直接影响国际珠宝市场的动向,珠宝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目前,国内市场仍是以“价格取胜”的经营策略为主,珠宝销售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卖点;另一方面,整个市场主要以西方钻石文化为主的婚介文化来推动,发展缓慢、后劲不足。而民众对珠宝首饰从物质享受到精神享受的需要不断增加,产业发展需要以文化创新为动力的新突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悠久又独具魅力的玉文化,必将成为助推珠宝玉石行业发展的新源泉。

  (三)美学价值

  玉器取之于自然,雕琢于工艺,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完美融合,因此蕴涵着自然美和人文美的双重意境。一方面,玉以独特的质、色、形构成了山岳精华的独特自然属性,随着新品种不断出现,促进了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当代玉器工艺的发展,玉器雕刻取材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更好地反映了自然、人文、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玉器作品更是将珠宝的材质美、工艺美和人文美有效结合,使玉器在美学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它的价值非其它珠宝和器物所能比拟和代替。

  玉既是实用品也是艺术品,既有经济属性也有社会、人文属性,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深刻内涵涉及中华民族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认清它的特点和价值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文明建设,加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我国玉文化历史悠久,并且玉文化的社会文化属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包括:道德社会文化属性,比如能够比喻成君子;政治社会文化属性,比如传国玉玺为帝王权力的象征;宗教社会文化属性,比如在祭祀礼仪中使用到玉器;审美社会文化属性,比如在古代诗词名篇、著作当中应用到玉等。总而言之,玉文化的社会文化属性深刻,从现代社会生活来看,人们对玉也是非常喜爱,并且作为一种商品,玉在现代的形式各式各样,但是在长远发展过程中,作为现代人,我们不能忘记玉的社会文化属性本质,需将中国的玉文化传承下去,使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传得到有效保护,从而促进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谷会敏.红山玉器的造型艺术特征与文化社会文化属性[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2(11):114-116.

  [2]蔺小清.中国玉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J].才智,2018(32):206.

  [3]陈钦荣,何欣,黄龙辉,黄拥政.玉林供电局电费班:十九年精算“玉”文化[J].广西电业,2018(10):17-18.

  [4]许春霞.传统文化创新引领特色小镇的系统构建——以陕西蓝田县玉山旅游名镇为例[J].智能城市,2018,4(20):14-15.

  [5].专题:殷墟玉器研究[J].博物院,2018(05):5.

  [6]徐义华.甲骨文中的玉文化[J].博物院,2018(05):26-36.

  [7]王青.妇好墓出土玉器中的遗玉略论[J].博物院,2018(05):58-72.

  [8]赵学忠.玉雕审美在玉雕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9):150.

  [9]王笑梅.“一带一路”背景下南阳珠宝玉石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西部皮革,2018,40(19):121-123.

  [10]冯颖男.广东玉器产业文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8(10):40-42.

  [11]彭程.劳模进社区讲解玉文化[J].工会博览,2018(29):67.

  [12].葛渔城·重阁会[J].领导科学论坛,2018(20):97.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