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扬州创新型的漆器产品充满了生活中的智慧与美学,也因此让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技艺,实现了从大件的观赏性到小件实用性的突破,把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化及人们的爱好有机的结合更能体现时代的特性。
【关键词】创新 雕刻 大漆
扬州漆器中国特色传统工艺品种之一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秦汉,鼎盛于明清,技艺精湛、风格独特、驰名中外,发展于当代,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扬州漆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而现代漆器产品有别于扬州漆器传统的大件,又将其与现代的技艺相融合,这样的创新作品兼美观与实用一体,自然深受年轻朋友的喜欢,而扬州这样创新型的漆器产品充满了生活中的智慧与美学,也因此让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技艺,实现了从大件的观赏性到小件实用性的突破,把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化及人们的爱好有机的结合更能体现时代的特性。
漆树不是成片的树林,是一颗颗长在山上或悬崖边的落叶乔木,大漆的采摘时间是从夏至开始直至白露结束共4个月时间,当地漆农做好采漆准备进入大山深处搭建帐篷,白天因气温较高影响大漆质量,只能头戴矿灯夜间进行采割,一颗漆树一年只能割八次,漆农称为“八刀漆”,每刀漆的质量有所不同,第一刀通称为“水漆”,在采第一前需进行放水。第一刀漆的水分比较大,也就黑头大,漆性快。第三到六刀的漆的质量较好,光洁度较强。第七到八刀的漆的漆较慢,光洁度不强。每次采割时间需相差半个月,四个月共计八次。在我们的使用中需根据生产需要进行稳中调制,在这次的过程中发现漆农大部分为中老年,最小的四十几岁,最大六十五岁,大漆刚割下来是一种乳白色的液体,亲自尝了一口,没有任何味道,后舌感涩麻涩麻,但是没有任何有毒和副作用。我们所使用的是用生漆和银珠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制而成的熟漆,一般产品大约需要30天左右,一天最多刷两次漆,嵌玉地屏需要光60-75遍,厚度达到3.5-5厘米,而纯雕产品正常需要6-8个月,厚度达到1.2-2公分。而纯雕漆无胎产品,有的刷漆需要5年时间,一块木板上,一块足有7厘米厚的漆坯。看上去就是一块红色的漆板,从漆坯的侧面看,上面的纹路层次分明,这叫漆层纹,是扬州漆器特有的纹路,也是鉴定漆器真假的标准之一。这种纹路的由来是漆器师傅日复一日刷出来的。漆坯是比较软的,用手扭动的时候,漆坯有一种橡皮的感觉,一块两厘米左右的漆块即使6到7年表面也不会硬化。这种工艺只有一层接一层地刷上去,才能保证每一层的漆都实在。这种刷漆的工作,冬季每天只能进行一次,夏季每天只能进行两次,因此非常耗费时间,也需要刷漆的工匠有耐性。
雕漆是把天然熟漆材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多年前国大师张宇和国大师张来喜,以天然山籽石料为内坯形,采用夹纻工艺,脱胎后髹以朱红大漆500余层,经过大师们的精心设计,细致雕刻,最终诞生了《东山对弈》这样的传世佳品。“而在小把件上,却没有人采用过山子雕工艺。”而扬州漆器厂在制作时先根据玉石圆润的形态,制作一个大致的雏形,然后再采用山子雕上“因材施艺”的技巧,将多种技艺相结合,在构图设计上运用国画的写意、线描的写实以及建筑透视技巧,使作品层次清楚,章法合理。
现将漆器和山子雕技法相结合的漆器把件,我们已经制作了几十余件,如关雎、和鸣、金带围等。相比以前的漆器制作,这种形式的漆器对于腕部灵活性的要求更好。这些漆器小把件独一无二,不会出现两个东西一模一样,雕漆师傅们在制作山子雕漆器时,会在脑海中预设一个画面,雕刻时,会根据切下来的漆坯的形状随时改变雕刻。等漆坯表面阴干后,还需要大半年的时间来制作打磨。根据把件的厚度,有的一件作品耗时要4-6年之久。
漆器手把件通体涂纯大漆1200层左右,用天然大漆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这样的设计在全国都是首创。目前扬州漆器在生产工作中,集思广益,发挥大家的智慧,不断在纯雕手把件,挂件,手串等产品的发展方向上摸索探讨,在生产转型上下功夫,在雕漆工艺中集合玉雕、竹木牙雕等技法,做好市场调研,制作出更多适应市场,老百姓真正买得起的工艺品。
而现阶段完全可以利用电脑雕刻机生产制作,产品在质量及产量上都有了明显提高,充分利用电脑作图的优势,设计出更多式样新颖,款式别致的精品,过程中解决了大漆圆珠打眼困难等问题,并巧妙的运用了干燥箱,打磨机等不断调整大漆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让最终的产品把玩效果达到最佳。例如,红雕漆手把件《太平有象》,其创作思路为中国传统大漆反复髹漆数年形成的纯漆块雕刻而成,其中无任何胎体;创作者弃用了传统雕漆惯用的平面或曲面造型而是采用了少见的纯立体造型配以山子雕手法来表现主题。整件作品用新的表现形式将华夏民族对“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赞美和向往呈现在众人面前。另外,雕漆手把件《砥砺前行》此件作品是由红色大漆的漆块雕刻而成,作品雕琢了一只龙虾栖息于水中石上。顽石保留刀痕,龙虾精细雕刻打磨,上下烘托突出龙虾甲壳的色泽。背面阴刻“莫道弹腾尺寸地自凭豪气走江湖”两句诗词,描绘了其穿梭自由,且能屈能伸,寓意生活事业游刃有余。龙虾历来是文人墨客争相咏叹之物,如蒲扇般的尾巴,是它在水中前进的航标,使它奋力向前,寓意力争上游、勇攀高峰。把玩件产品将传统工艺中的雕漆工艺利用起来,制作纯大漆非脱胎的漆器。”虽然这样花费的时间很长,但却真正体现了扬州漆器的制作工艺和精致细腻,而且也摆脱了传统脱胎雕漆把件空心易摔坏的缺点,握在手上把玩更加实在。
例如叠彩雕漆《源远流长》地屏作品是由我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先生设计,由数名高级技师精心制作而成,工艺上运用了五色叠彩工艺,此技艺是在雕漆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30年前曾试制过,现今重新创恢复创作,目前此技艺为世界首创。作品画面反映了滔滔流水永不停息的长河,近景的树木、船只,穿插于曲径的山坡、溪流之上。远近群山,郁郁葱葱,气势磅礴,让人仿佛联想到了苍翠的青松挺拔有力,翱翔的群鸟齐鸣的大好山色,山高水远,气势雄伟。整幅作品工艺精湛、动静结合,体现了整幅贯气的大型书法壁画精美的效果,高雅素洁,浑然天成,气势壮观。细微之处的云山更是刻画的线条流畅、生动活泼。让人产生一种想畅游其中,去领略那种美好的理想与冲动。
这些产品结合自身的优势,合理的价格定位,弥补了漆器的实用性的不足,增加了人们更多饰品的需求,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普及漆器产品的作用。大漆漂亮的漆层纹和红珊瑚的色彩是更多的漆器爱好者上手,把玩不错的选择,目前市场处于研发期,产品供不应求,市场销售形势很好。一件漆器产品价值在上万元左右。虽然创新型漆器产品采用的全部是传统工艺,生产过程极其费时费力但在设计制作时,它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可以称得上是一件文创产品。
参考文献
【1】张燕《扬州漆器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
【2】张飞龙《中国髹漆工艺与漆器保护》科学出版社2010.4
作者简介
孙琴1981年出生,江苏扬州人,2003年进入扬州漆器厂参加工作,曾担任扬州漆器厂雕漆车间核算员、现为扬州漆器厂雕漆车间副主任,主要参与雕漆及雕漆嵌玉产品的工艺创新及技术传承,现为工艺美术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