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雕文创产品的发展趋势

[日期:2021-05-1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文创”是什么,在笔者看来“文创”就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又包括两个方面,工艺和设计。对于核雕作品而言,它的文创产品就是核雕技艺与其它传统的、或现代工艺的碰撞结合,更具时代特色、市场要求和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设计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极具潜力的新兴经济门类,由此衍生出的文创产品也呈井喷至势,如何把握时机,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是每个核雕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核雕文创产品创新设计

  一、传统核雕题材的来源与形态

  核雕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种,它的诞生与中国古代男女喜欢随身悬挂的配饰和把玩的物件有关,距今已有两万多年的旧石器时期的山顶洞人,就已经开始将色彩各异的珠石、砾石、鱼骨、贝壳、兽牙等磨光钻孔,作为首饰来装饰自己,如果它们是用战利品制作而成,那则是一种力量与身份的象征;如果被当作礼物,信物等,则常常寄托着赠与人对被赠与人的美好祝愿。

  传统的核雕题材大多遵循着我国古老装饰艺术中追求平安健康、富贵吉祥、求吉避凶的美好祝愿,在题材的选择上大致包含这四种含义:“富、贵、寿、喜”。表现手法多以具象或抽象的图像展示,具象的如财神寓意财源广、寿星寓意健康长寿、和合二仙寓意平安喜乐;抽象的多采取借喻、谐音、暗示等方法,如以莲花寓意“为官清廉”、以蝉和脚寓意“知足”、以白鹭寓意“官职连升”。

  核雕发展至今,虽几经沉沦,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的变化,核雕的题材也在不断创新,无论是从其题材的广泛性、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核雕作品也受到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喜爱。谈到核雕,人们不再只追求核子的品质、大小,雕刻的复杂程度,更多开始追求其设计,独特性,想要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

  二、现代核雕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设计是一个作者性格、思想和审美的最为直观的表现,人们常说“见字如面”,设计亦是如此。优秀的设计往往设计独特、概念优秀、主题深刻、或有着一定的社会意义。设计能力也是“匠人”与“艺人”的最大区别,现代核雕的设计就是要求匠人们突破原有的地域环境、传统思想和固有市场的“深井”,多看、多听、多思,在设计作品时,不论是生活体验,还是情感经验,亦或是听到的故事都可以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成为自己的创作灵感。

  传统的手工艺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往往是代代相传,独立性很强,一个人便可以完成所有的工艺,如核雕、苏绣、木雕等,一个手艺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出过县;传统的手工艺往往耗时长,留给手艺人进行创作的时间很少,新的作品如果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也会影响手艺人的生计,许多手艺人为了求稳,更倾向于做一些“通货”;传统手工艺的销售模式也十分固定,有专门的客商进行采购,手艺人对这些客商的依赖性很强,自身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现代核雕设计的重点就在于去“同质化”,打造个人鲜明的品牌标签,难点就在于如何找到突破口,去拉长自己的长板,补足自己的短板,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多看,要求手艺人应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留出时间去扩宽自己的眼界,可以是遨游书海,也可以是纵情山水、寻访古迹、跨业切磋;多听,要求手艺人能够有一双发现故事的耳朵,能够在饭桌上、街头巷尾去发现那些真实而又生动的故事;相较于多看、多听,多思则要求设计师能够洞察一切有价值的信息。

  三、如何提高核雕作品的设计感

  文创产品是由于年轻一代的加入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与老一辈手艺人相比,年轻的手艺人往往有着更好的生活条件,受到过更高的教育。他们对于设计的理解和作品的使用、呈现方式可能会与与前人不同,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上自然也是个性鲜明、独具特色,总体而言,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的设计有三个发展趋势。

  其一,材质融合,产品设计从单一材质到多种材质相结合。以核雕为例,传统的核雕作品往往在橄榄核、桃核等单一的材质上进行雕刻,而现在的核雕文创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在材质上常会融入绿松石、金属、树脂等材质,使产品的形式、内容、用途更加丰富。例如笔者所创作的核雕作品“莲花吊坠”,在编串上除了传统的核尖,还搭配了绿松石三通、蜜蜡顶珠、南红等色彩丰富的玉石,使作品在色彩上更加丰富。

  其二,跨界合作,不同行业的设计师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核雕文创产品的设计师不一定是核雕行业的从业人员,他可以是书画家、漫画家、奢侈品设计师等多个行业的设计师。传统的行业手艺人在日积月累的雕刻中已经掌握了多种雕刻技法,也有着深厚的雕工,但是他们中大多没有接触过设计,往往是根据书本上的图片进行雕刻,缺乏设计能力。这就要求手艺人应自觉参加各种考试学习,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能够有自己的想法,而不单单是模仿,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变成图纸,再将图纸变成实物,从而实现文创产品的创作,这也是笔者不断学习,和不同行业的朋友切磋交流,远赴法国尼斯参加第四届中法文化论坛的初衷。

  其三,创造价值,文创产品的设计制作绝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为了创新而去创新,而是要真正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具有一定的实际使用价值,要不然只能如景区的快销品一样千篇一律。作为想要搞好文创作品的年轻一代的手艺人,要先把老一辈手艺人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掌握扎实,然后再融入自己的创新思维,最后让时间来积淀自己的作品,使它内容更为丰富,更有味道。

  手工艺是国内成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据国际流行测算:一个国家人均GDP在3000~8000美元之间,手工艺行业生意则会出现爆炸式增长。目前,中国人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这表明中国手工艺市场即将面临一个井喷期:每年会有30%的高速发展,并至少保持10-20年的时间。在欧美国家消费手工艺产品的家庭占比高达63%;与之相比预估中国目前在我国的大城市里,手工艺消费的家庭占有率仅有不足10%,小城市甚至不足5%,13亿全国入口占比不到1%

  国内的手工艺行业消费潜力是一座罕见的有待挖掘的行业金矿!而传承、融合、再创造是则是年轻一代手艺人的未来之路,也是文创作品的未来之路!

  参考文献:

  [1]袁牧.《苏作核雕的形式内容与艺术特色探析》.江苏: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2]汤钰林.《苏州工艺美术》.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