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漆漆艺品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日期:2021-05-2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本文从大漆的特性以及发展历史入手,通过对比日本漆艺的发展轨迹,分析扬州漆器在发展中理应回归生活的特点。通过进一步从扬州现代漆器创作的作品呈现形式分析,得出大漆来源于生活,也理应回归生活的理念。

【关键词】大漆、生活、回归

  中国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国漆,是割开漆树树皮,从韧皮内流出的一种白色粘性乳液。从漆树上采割出漆液后涂饰到器物上,器物便有了其独立的审美性和实用性,称之为漆器。中国漆器发展由来已久,目前最早的漆器来源于浙江河姆渡,为一只木漆碗,距今约7000年。从这只漆碗的发掘,或许我们可以推断出,最早的漆器是作为生活日用品而存在的。先秦《诗经鄘风》中载有:“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曰,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桐、梓、漆”。《尚书·禹贡》中记载有:"兖州厥贡漆丝"。《山海经·北山经》的记载则为:"虢山,其木多漆棕。英靼之山,上多漆木。"与此同时,干漆还是一味重要中药,泡制后可用于治疗疾病和夕卜伤止血。中国古代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中说:"干漆入药,主治绝伤今卜中,续筋骨,填髓胞,安五脏,五侵六急,风寒撮脾……有驱虫止咳等动效"。而在各种记述中,漆器的使用却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为普遍和广泛的用法。

  然而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变迁,尤其是随着瓷器的出现,中国的漆器逐渐退出日用生活的舞台,成为了装饰和室内陈设品。强调是在中国,是因为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自漆器从唐代开始传入,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在今日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漆碗、漆筷、漆茶具等等比比皆是,使用面非常广泛,与中国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发展形式。而中国的漆器则逐渐朝着艺术品、高端收藏品以及陈列品为主的方向发展。当然,这只是漆器的发展方向定位问题,并不能因此定位孰优孰劣。但是即便如此,这种不同的发展定位也引起了很多关心漆器发展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那么中国漆器在现有的发展方向之下,能否也开发出具有生活气息以及实用价值的作品,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近些年来,传统工艺迎来了非常良好的发展机遇。很多从事传统漆器工艺的手工艺人也开始尝试着去创作一些生活类漆器,恢复其在生活中的运用。作为扬州漆器的专业生产厂家,扬州漆器厂也不断的从生活类漆器的创新入手,拓宽大漆作品的实用空间。2012年以来,扬州漆器厂成立了专门的大漆制作车间,专门从事大漆工艺作品的制作,他们称之为大漆组。这里有个定位,称为大漆组,并不是说企业里面其他工艺不是大漆的,而是一种简化的说法,其实更应该称作是犀皮漆大漆作品创作组。他们区别于传统的螺钿镶嵌、骨石镶嵌、彩绘、刻漆等类漆器工艺的最大地方,是从木胎、刷漆、打磨、抛光等所有生产流程全部由技术工人独立完成,而且主要是以小件和独立创作为主。工艺主要采用犀皮漆工艺,即在木胚上髹涂不同颜色的天然大漆,一般在15——30层左右的厚度,即可以开始打磨,呈现出不同色漆的层次感和美感。因为大漆的天然附着力,让创作更加具有了无限的色彩,在题材范围的限定方面也更少。大漆组的漆艺设计人员从点滴入手,一方面是借鉴成熟的经验和成熟的产品,另一方面是加强创新,多方位的开发漆艺产品,获得了市场和客户的认可。具体分析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装饰品入手,提升人们对大漆的认知和喜爱。

  为了改变人们对漆器作品高大上和不实用的认知,大漆设计人员从流行元素入手,创作出具有时尚气息的装饰用品如耳环、项链、戒指、手镯、手链等用于个人的装饰品。考虑到大漆的附着性,大部分的设计作品主要还是以木胎为主,同时也保留了胎体的轻盈性,让人在佩戴时不感觉到累赘。而由于天然大漆的本身特色,手镯、手链等作品在佩戴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磨合,很快会形成包浆,让大漆的色彩更加的绚丽。这也使得很多对漆艺首饰喜欢的人着迷不已,纷纷购买作为套系的饰品来佩戴。

  二、从实用品着手,让漆器慢慢深入生活。

  大漆碗筷的设计则更加将漆器的生活化程度加深。在日本,漆艺碗筷的使用常见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有盛冷菜的小碗,也有盛热汤的汤碗,还有可以盛各种各样如酱菜之类的盒子等。在胚胎使用方面,较为考究的是木胎。据说,在日本,早上用漆碗喝一碗粥,会让人感受到一天的温暖。而且在市场大范围的运用中,人们普遍接受了塑料胎漆器。因为使用成本相对较低。扬州漆器的技术人员从中学习对方所长,创作了漆艺碗筷等作品。而考虑到国人对大漆的接受程度不是特别高,主要选用了中国大漆和木胎为主,确保纯天然性。在实用具增加的基础上,大漆组还开发了大漆茶盘、茶则、紫砂与大漆相结合的茶壶等茶道用品以及香炉等香道系列作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保留传统特色,创作漆画妆点现代生活。

  作为大漆作品的传统表现形式,漆画在漆艺的推广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院校以及个人工作室中,全国也经常会举办各类型的漆画创作比赛。漆画主要以陈列为功能,在漆艺妆点现代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漆艺壁画大多以木胚为主,采用中国大漆为原材,结合螺钿镶嵌工艺、贴蛋壳、刻漆工艺等多种传统漆器工艺,形成题材内容广泛、表现形式多样的创作风格,颇受市场的欢迎。作为磨漆画创作的重要生产基地,扬州市江都区的江都漆画曾经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对全国漆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因素的影响,江都漆画的影响力也在逐渐的减弱。扬州漆器厂曾经也有专门的漆画车间,但是由于人员变动等多因素的影响而解散。作为新组建的大漆组的重要的作品创作,漆画得以逐渐发展和恢复。一批具有创新思想的年轻人以现代视角的角度,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漆画作品,并在漆画作品展以及工艺美术类展会上获得奖项,扩大了扬州漆器行业中漆画的影响力,为妆点现代生活助力。

  漆艺源于生活,理应回归生活。扬州漆器艺人正在用创新的思维,长远的发展理念谱写着新的漆艺时代故事,为推动漆艺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

  孙琴1981年出生,江苏扬州人,2003年进入扬州漆器厂参加工作,曾担任扬州漆器厂雕漆车间核算员、现为扬州漆器厂雕漆车间副主任,主要参与雕漆及雕漆嵌玉产品的工艺创新及技术传承,现为工艺美术师职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