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苏绣艺术应用研究

[日期:2021-05-25]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苏绣艺术起源于苏州,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已经在我国传承发展而来两千多年。更有着四大名绣之首的美称,其技艺风格精湛细腻,有着极强的地域特色。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审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苏绣艺术同其他传统工艺一样都面临着发展的严峻挑战。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这给苏绣艺术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苏绣艺术独有的特征符合现下女性的审美,所以应深度挖掘苏绣艺术,促进其更好的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挥带来创新。本文分析了苏绣艺术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苏绣艺术对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最后则是提出了基于苏绣技术应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为苏绣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苏绣艺术;应用路径

  引言: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苏绣艺术已经发展了较长的时间,已经被国家认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特性。随着人们精神水平的提高,具备浓厚民族气息、文化底蕴的苏绣产品已经成为精神的载体,其独特刺绣风格、鲜明地域特色,都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因此为了苏绣艺术更好的发展和传承,将其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同样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机遇。

  一、苏绣艺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苏绣艺术的发展历程

  苏绣艺术于苏州起源,具备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史,和吴地先民的原始艺术息息相关。《吴记吴太伯世家》、《事物纪原》等都记载了吴地先民“断发文身”的习俗,而在漫长岁月的发展下,其逐渐衍生出画服、锈服,最后形成了特有的苏绣艺术[1]。苏绣艺术最早的记录是在汉代时期,兴盛于唐宋时期,唐宋时期国力鼎盛、经济形势良好,这就给苏绣艺术带来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在宋代出现的“画锈”促进了苏绣艺术水平的提升,明代出现的“仿真绣”、“双面绣”,使苏绣艺术达到顶峰,在近代的民国时期,苏绣艺术又融合了西方油画的表现形式,使传统锈法也发生了更迭。我国解放后,在原有基础上又创新了“虚实乱针绣”、“双面异色异样绣”,实现了苏绣艺术的创新发展,一直发展至今,而漫长的两千年传承期间,苏绣艺术虽然在不断演变,但其蕴含的独特地域风情、绣工艺术却被人们所广泛认可,极负盛名。

  (二)苏绣艺术的发展现状

  虽然苏绣艺术表现形式优美、独特,但在物质水平不断提升的今日,苏绣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却受到了阻碍,究其原因表现在三方面。首先,苏绣艺术下产生的作品实用性较差,只能当做艺术品进行收藏,并且其昂贵的价格影响了人们的收藏欲望。其次,随着经济形势的变革,苏绣技艺的专业人才越发匮乏,影响其创新和发展。最后,传统苏绣产业链闭锁,整个产业链缺乏活性、创新,已经不符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苏绣应紧随时代步伐,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二、文化创意产业和苏绣艺术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受到国家大力扶持。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使得社会各界力量得到有效调动,文化创意产业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并且其具备较强的文化传承价值,无论消费者还是投资者都对其兴趣十足,成为了当下的风口行业。

  目前故宫文创为代表的文创品市场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文化创意产品符合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目标,将传统文化、现代潮流元素有机结合,既具备较强的文化价值,也有着很好的商业价值,这就是其快速发展的根本[2]。将独具文化内涵的艺术品科学创新,并应用在现代物品上,加强产品的艺术价值,也宣传了传统文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加强了对艺术品的注意力,起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二)苏绣艺术有了发展机遇

  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趋势,给苏绣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动力。苏绣本质是产品,也是文化的彰显,有着鲜明的特色,所以有着很好的开发价值,符合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有着很强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因此,将苏绣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能够为苏绣艺术发展提供全新的平台。

  三、苏绣艺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应用的路径

  (一)打破传统思维的壁垒,赋予苏绣实用性

  从当前来看,对苏绣产品的开发还较为传统,传统思维仍然占据主流,认为苏绣艺术是高高在上的,但却被贴上了小众文化的标签。目前,科技文化相融才是主流发展形势,只有秉持着这一原则,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因此对于苏绣衍生品文创开发者而言,首先需转变理念,结合大众的审美,结合市场情况进行产品开发。其次,实用性是不可忽视的考虑因素,实用性和艺术性并重才是正确的理念,这才能有效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激发购买欲望。

  目前,苏绣产品的开发局限性较强,还是以家居摆件、装饰品等为主,实用性必须是优先考虑的因素,从而满足大众的生活需求,为其蓬勃发展奠定基础。例如苏州刺绣大师薛金媂,就将“姹紫嫣红、暗香疏影、丁酉鸡、玫瑰之约”等作为主题,设计了刺绣手表,有机结合了苏绣技艺、图案等相关元素,设计出了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文创产品。最后,苏绣产品的开发则是可以借助苏州本身的特点,提升苏绣品牌认可度,苏州本身以旅游业为主,有着极为庞大的消费群体,所以就可以从旅游业入手,打造具备苏州特色、苏州民生、价格亲民的旅游类产品,让消费者能买得起、看得见,这就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促进更多人理解苏绣文化,实现良性循环。

  (二)丰富苏绣载体,拓展苏绣表现形式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产业融合度也在不断提高,苏绣艺术的载体也更加多样,除了服饰、配饰等方面,应进一步拓展其表现形式。例如,原本的苏绣以传统服饰和传统配饰为主,目前已经拓展到日常的卫衣、衬衫、睡衣等服饰,这就扩大了消费群体。

  著名潮牌服饰鬼洗,就是以刺绣为特色,将传统图形作为刺绣图形,主题鲜明,给人一种全新的穿着体验,深受人们喜爱[3]。如日本手机配饰品牌,将鱼、水纹、云等设计在手机壳上,使手机壳的表现形式更加新颖、独特,给人以全新的视觉、触觉冲击。因此,苏绣应创新更多的载体,使苏绣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如文具方面、饰品方面和美妆方面。将苏绣艺术和生活、现代元素紧密结合,满足大众的想象力和需求。如姚建平设计的《兰意》,将兰花锈在沙发上,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苏绣载体,使家具富含艺术气息。苏绣艺术不应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契合于生活,这样才能被人们积极接受,融入人们的生活。

  (三)创新形式与内容,强调文化内涵

  苏绣的文化内涵深远,所以可以选用的材料也十分丰富。苏绣可以分为图案锈和画锈两种,图案锈指的是结合生活场景、神话传说、文学作品、戏曲故事等,祥瑞图案包括神话传说中的龙凤、麒麟等,禽鸟包括孔雀、喜鹊、凤凰,花草则包含海棠、牡丹、蜡梅等,还可以将其组合在一起形成吉祥图案,如“龙凤呈祥”、“金玉满堂”等,苏绣文创产品的开发,更为关键的是要彰显地域特色。苏绣作品大都有着较为吉祥的寓意,所以其适合融入现代文化创意产品中[4]。如鹤象征着长寿、祥云象征吉祥、石榴象征多子多孙,这些图形即可直接锈在产品的表面,通过传统文化来表达深远的寓意,吸引消费者的选择。如《蝠鹤佳音》睡衣系列,在睡衣上设计了蝙蝠和仙鹤,寓意着吉祥如意的心愿。

  苏绣内容的表现形式也能彰显人文情怀。通过精美图案彰显主人的身份地位、文化修养,将实用性和人文追求有机结合,让消费者了解其背后的深远文化,传达了独特的江南人文特色,凸显了苏绣的艺术特性。苏绣作品最为要紧的则是考虑用户体验,通过苏绣设计独一无二的刺绣作品,不仅能起到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也给了消费者良好的消费体验[5]。例如刺绣品牌“王的手创”,开发了一系列苏绣相关的DIY文创产品,包含荷包、挂件、耳环、包等,设计十分新颖,女性得喜爱度十足,不仅仅形式美观,还有着详细的刺绣说明、刺绣工具,消费者在自身DIY的过程中,深刻了解苏绣积极,增强了手工制作的独特乐趣,开发了全新的功能,营造了不同的产品体验,这同样也是苏绣开发的科学思路。

  结束语:综上所述,苏绣艺术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苏州独特的名片。但是目前其传承却受到了阻碍,所以应充分意识到苏绣艺术应用在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必要性,打破固有的思维,促进苏绣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和碰撞,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创衍生产品,具备实用性和艺术特色,让苏绣的载体更加丰富多样,使传统的苏绣文化完美融入现代产品,发扬传统文化内涵,使其成为现代化的艺术形式,彰显其独特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周芬.苏绣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服饰品中的设计应用[J].天工,2021(01):114-115.

  [2]仇美兰.苏绣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创新研究[J].天工,2020(04):110-111.

  [3]蒋怡.苏绣艺术的审美特征与传承保护研究[J].天工,2020(04):126-127.

  [4]白珊.苏绣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服饰品中的设计应用[J].大众标准化,2019(14):88+90.

  [5]王欣.苏绣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创新研究[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8,33(05):26-27+30.

  作者简介:

  周武珍,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南通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沈寿刺绣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沈绣第四代传人。曾长期从事沈绣人像的创作,在传统书画与工艺美术经验方面积累深厚,其作品也多次获得金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