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明式家具的传统美学

[日期:2021-07-06]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在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发展进程中,明式家具具有鲜明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国历史文物的活化石。时至今日形成了具有世界公认的、特有的中国审美艺术价值。根据我多年来对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美学、经典明式家具的调研和综合思考,用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系统地解读经典明式家具的美学思想,是当今我国社会高速发展中,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客观需要,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明式家具 传统美学
  
  一、明式家具的美学特征
  
  首先苏作家具是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一带所生产的家具。它发源于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期,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它以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用料结构合理、比例尺寸适度等特点和朴素大方的风格博得了世人的赞赏。
  
  苏作家具以含蓄为美,通过方与圆、曲与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虚实相间、有无相生的美学理念,形成了寓大道至理于物的哲学思想,这种审美观极大丰富了“东方美学”。
  
  第二、苏作家具其选材、工艺、造型和韵味均体现了浓郁的明代文人气息,推动了中国传统家具经典——明式家具的风格形成,也使苏作成为我国明式家具的典型代表之一。品润明式家具制作基地位于常熟,是经典正统的苏作工艺。
  
  第三、合理的装饰纹样,则成为苏作家具中独特的点睛之笔。苏作家具的装饰题材非常广泛,多取自历代名人画稿,以松、竹、梅、山石、花鸟、山水风景为主。动物方面喜用海水云龙、海水江崖、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植物方面有灵芝、缠枝莲、竹节梗、芝麻梗等。 古代文人寄情山水、花草、器物,追求高逸脱俗的意境,他们热衷于传统家具的研究,寻访对自己设计意图和审美情趣心领神会的工匠,营造园林居室,定制家具器物,积极参与到家具的设计制作当中。
  
  当然一件成熟的家具,可能由于高超的设计和精到的制作,功能和形式达到完美的和谐,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被当作一件艺术品而收藏鉴赏。家具首先是生活实用器物而不是纯工艺品,也就是说功能实用性是一切家具的基本属性,当然也应当是明式家具的基本属性。
  
  在中国,书家写字,画家画画,是何其简单,与弹琴放歌、登高作賦、挑水砍柴,行住坐卧甚至品茶、养鸟、投壶、骑射、游山、玩水等一样,统统是生活中的寻常事,不过是“不离日用常行内”的“洒扫应对”,如此而已。而中国的艺术与非艺术也并没有鲜明界限,“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让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景,闲中观去,见宇宙最上文章”(《菜根谭》。“世间一切皆诗也。”这就是中国的“艺术”。
  
  明式家具之所以形成了艺术的“式”,应该是600年来的文化沉淀符合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要求。
  
  二、明式家具的美学精神
  
  1、中国美学精神并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我们过去听到过一首流行歌曲,其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爱要叫你听见,爱要叫你看见”。其实,美也要叫你听见,美也要叫你看见。中国美学精神也是一样。它也要叫你听见,它也要叫你看见。在这个方面,显然明式家具就是最好的体现。
  
  2、中国最典型的美学生活方式大概是这样的:置身园林之中、坐在明式椅子上、手持紫砂茶壶、用二泉之水泡一摞春茶,然后有红袖天香,赏昆腔声曲。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所追求的美学生活。
  
  3、“隐于美”这是中国美学精神的追求。明式家具则使得这一美学精神得以完美体现,因此明式家具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学精神。
  
  三、明式家具的美学追求
  
  1、明式家具是中华文人的一个创造。它最为成功的地方,就是把工匠提升为艺术家,也把工艺品提升为艺术品,而且还是精彩至极的艺术品。
  
  2、明式家具在我们民族的美学历程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其不但是中国工艺精品的顶尖之作,也是中国艺术精品的顶尖之作。它是中国人几百年来的美学追求。
  
  四、明式家具的美学取向
  
  1、 在中国所有的艺术中都可以看到“线条”。中国艺术里的曲径通幽处,曲径是线条;“大漠孤烟直”,大漠、孤烟,是线条;琅琊古道的峰回路转是线条;醉翁亭畔的九曲流觞是线条;酿泉的潺潺流水还是线条。从“立体的块面”向“平面的线”转换。总之,是把日常生活中的块或面借助线条的消解转化为龙飞凤舞的唤起无数感知的“灵的空间”。
  
  2、据考证,在泥木艺术中的“线条”随处可见。到了明代,中国的线条在紫砂茶壶和明式家具上明显地体现出来。在明式家具里,被冠以“线”的,就起码有10多条,如“边线”、“灯草线”、“瓜棱线”、“混面起边线”、“脊线”、“皮条线”、“起边线”、“起线”、“委角线”、“线雕”、“线脚”、“线绳”、“压边线”、“阳线”等等。 明式家具也大多是用横竖线材而不是用块面来制作家具。再比如明式家具中的形形色色的曲线、直线以及线与面不同的组合。再加上它们彼此之间互相融汇而生的立体效果,无疑也大大增加了它的艺术魅力。明式家具中的各种不同的“s”型的靠背曲线,也已经被西方科学家誉为东方最美好、最科学的“明代曲线”。
  
  五、明式家具的美学情怀
  
  1、从美学的角度说,每当我们看到明式家具,想到的都是人!其实,看明式家具跟看人一样,都是要从“型”开始。
  
  2、明式家具的“简约”,就是中国文人为自己所寻觅到的一个安身立命的栖息之所。在唐代,我们曾经在诗歌里生活;在宋代,我们转向了词,我们开始依赖词来生活;在元代我们又找到了曲;在明代,我们退守到自己的书房、自己的家里。因此切勿小看明式家具,在“弄器”、“把玩”、“清赏 ”的背后,其实昭示着一种固守:文明尊严的固守、人格尊严的固守。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明式家具的“简约”。在中国文人看来,自己倾尽心力所能为、也是所应为的,可以全都体现在这一明式家具的“简约”上。例如,明式家具大多呈现为一种简约的“紫”色,这当然是所谓的“紫气东来”,是一种高贵。由于器物与主人之间的长期接触而形成的光泽——俗称“包浆”,那更是一种由于岁月浸染而凝聚成的高贵的“温润”,记得中国人常说的“温润如君子”、“温润如玉石”。“如君子”、“如玉”,那就是它,明式家具!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这无疑曾经是中国人的人生佳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明式家具所昭示的,正是中国人的美学情怀!
  
  六、明式家具的现实意义
  
  在明式家具身上我们所看到的,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对于“美”的彻头彻尾的爱。明式家具也因此而成为了中国民族的宝贵财富、美的财富!因此,还有什么语言能够比下述的语言更具魅力也更能够表达我们对于明式家具的挚爱?爱中华,就要爱明式家具;爱中华美学精神,就要爱明式家具;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也就要弘扬明式家具!
  
  作者简介:
  
  袁静,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品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品润艺术馆馆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