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创作技法的推陈出新——以姚卫娟代表作《永远跟党走,奋斗新时代》为例

[日期:2021-07-2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新时代要求苏绣的创作技法不断推陈出新,本文以绣品《永远跟党走,奋斗新时代》为例,从绣作策划创新、刺绣技法创新、版权合作创新、推广渠道创新四个方面,将我关于苏绣行业、苏绣创作技法创新的一些心得体会整理出来,供从业者、爱好者参考。
  
  关键词:苏绣、创新、策划、苏绣技法、版权、推广渠道
  
  无论是从行业规模还是传承创新方面,苏绣都可以称为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核心品类,区别于其他传统品类发展,苏绣从业人员用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不断探索苏绣创作的新技法,这个过程中,苏绣作为一种艺术载体的内涵,被大大加深。
  
  本文将从绣作策划创新、刺绣技法创新、版权合作创新及推广渠道创新等四个方面,谈谈苏绣创作技法的推陈出新。内容比较详实,供爱好者及专业从业者参考。
  
  一、作品内容
  
  此幅作品根据绘图稿绣制而成,形式上采用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年画形式,内容为10名儿童拉着条幅,欢天喜地,条幅上绣有“永远跟党走,奋斗新时代”字样,恰逢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一副弥足珍贵的献礼佳品。
  
  画面主体由正中牛头形条幅和10名儿童组成,作者原本计划画100名儿童,呼应建党100周年,寓意中国共产党走过100年光辉历程,依然生机勃勃,拥有旺盛生命力。经过艺术创作,简化为10名儿童。
  
  画面正中的红色条幅,似牛头,反映建党100周年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牛年;又似龙头,寓意龙的传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我们也可以看到画面中有两盏大红灯笼,这两盏灯笼象征100的两个0,与红色条幅象征的1一起,构成了数字100的意象,这一艺术构思,可谓独具匠心。
  
  原画幅长150厘米,宽72厘米,因为创作周期赶,创作难度大,所以绣品尺寸缩减为长100厘米,宽50厘米,这对刺绣作者的艺术再创作能力,是个严峻的考验。
  
  二、绣作策划创新
  
  绣作《永远跟党走,奋斗新时代》在策划阶段,就已经为多种艺术的融合预留了接口,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尝试。
  
  艺术手法上,这是绘画与刺绣的艺术融合。本次绣作的画稿在创作之初就为绣作的艺术再创作,提供了其他艺术表现手法无法复制的细节,比如作品中儿童衣服的层次、头发的效果,都是用色线丰富的刺绣技艺才能达成的颜色丰富度和细节饱满度。
  
  艺术载体上,这是年画与苏绣的艺术融合。年画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载体,以其浓烈的喜庆气氛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从古至今都是艺术创作的高频领域,本次献礼建党100周年之作《永远跟党走,奋斗新时代》更是充分利用了这种艺术载体的优势。
  
  题材上,这是传统非遗手工艺与热点题材的艺术融合。该作品突破传统苏绣创作题材的桎梏,不再局限于花鸟虫鱼植物风景,采用年画风格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
  
  策划源动力上,这是创新思维与传统工艺的融合。这幅作品的意义除了艺术创新、题材创新、载体创新之外,更是为之后的刺绣作品开启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策划立意阶段,视野不局限于一针一线,而是更加看重用针线去整合多种艺术形式、多种艺术载体、多种创意题材。本质上讲,这是一项思维方式的创新。
  
  三、刺绣技法创新
  
  本次绣作在继承老前辈积累的刺绣经验之外,还有若干创新。
  
  苏绣中的细平绣,讲究雅洁柔顺,颜色淡雅不俗气,排针细密、整齐、光滑,必须有至少3年基本功,方可绣制作品。本次绣作中,孩童衣服的色彩颜色,经过与原作者袁牧老师沟通,每件衣服都有四个色系,这就对细平绣的针法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在细平绣的功底上,该绣作还加入了乱针绣的一些技法,比如衣服颜色的过度,是在细平绣的基础上,采用更细的绣线,营造出更加自然的颜色过渡;绣制孩童的面容时采用了开脸的独特技巧,孩童的神态各不相同,手部动作恣意伸展、栩栩如生,仿佛在庆贺伟大的祖国百年华诞,同时孩童的头发也是使用乱针绣达成更好的表现效果。
  
  此外,本次绣制对于劈丝技艺的要求,也是难度升级。其他作品两丝、三丝即可,本次绣制过程中孩童脸部细节需要用到1丝,绣作某些部分,甚至需要用到一根线的三十二分之一丝。
  
  材质上,采用了市场公认的最好面料——塔夫绸,属于真丝面料,可以长久保存,方便展览、参赛、收藏等用途。
  
  绣制周期方面,本次绣制因为要在6月中旬之前完成,所以工期短、时间紧、任务重,采用了两个人同时绣制的创作方式,这不仅要求两个人在技法上的同频共振,在配合调度方面,也属于创新做法。
  
  四、版权合作创新
  
  本次绣制的原作由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袁牧老师创作,袁牧老师是著名画家、雕塑家,艺术视野开阔,合作格局宽广。
  
  本次获得的袁牧老师授权属于单次免费有限授权。
  
  单次授权是指本授权有效期限为使用该作品进行艺术再创作的第一幅作品的创作周期,过期自动作废。
  
  免费授权是指袁牧老师无偿将本作品提供给姚卫娟老师,用作刺绣原画。
  
  有限授权是指本次授权有效次数仅为一次,且绣制品不作为商品流通,不能用来获取商业价值,只可用来捐赠、收藏、参赛、参展、献礼等非商业用途,除收藏证书及获奖证书之外,不可凭借该绣品获得商业利益。
  
  这种单次免费授权形式达成的基础,是我和袁牧老师对各自艺术领域的热爱,为了达成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融合,双方都拿出最大的热忱和信任,共同促进本次绣品的完成度再创新高。
  
  袁牧老师的格局让人钦佩,免费授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落地更难;而绣制过程中,笔者不计回报、呕心沥血,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能够让这样一副好作品问世。
  
  这种合作模式,更好的为画作与绣作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融合,提供了轻量化可执行的创新渠道。
  
  五、推广渠道创新
  
  绣作《永远跟党走,奋斗新时代》定位是馆藏级、展览级、献礼级大作,目前仍处于绣制阶段,正在为参与建党100周年主题艺术展做最后的冲刺,本次活动由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主办,征集工作由陕西铁山内画艺术研究院负责,定于6月中旬开展。
  
  该绣品的推广渠道目标清晰、途径明确,在策划立意阶段就确定了走馆藏、献礼路线,属于定制化、特殊渠道作品,因其单次授权、创作难度大、艺术造诣高等特点,也注定会成为仅此一副的稀缺品。因需定制的创作方法,本质上属于苏绣行业中难能可贵的推广渠道创新。
  

  结语,无论是以何种方式、何种技法绣制而成的苏绣作品,都是承载匠心的艺术载体,都是苏绣丰富内涵的一部分。从业者应该用开放包容的态度,拥抱当下,拥抱未来。推陈出新背后一定是创新思维的加持,而创新思维的转变需要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宽广的格局,让我们欣喜的是进来苏绣行业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人,在感性上与创新作品共鸣,在理性上也认同创新思维的逻辑,我们不妨做出合理猜测,也许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属于苏绣的时代,正在来临。


      作者:姚卫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