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国漆器;日本漆器;差异性
漆器文化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中物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仅限于功能性上面的满足而是对于“美”得追求。这就要求漆器的外形、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工艺装饰。本文就漆器工艺特点来谈谈中日两国漆器工艺特点的差异性。
一、中国漆器工艺特点
说到中国漆器文化是源远流长,漆器文化中的工艺技术更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它与丝绸、瓷器一样代表中国文化的国粹,同时也与陶艺、水墨一样,并列称为中国三大传统工艺艺术。中国是漆器文化资源的大国,但当代中国漆器工艺的发展主要以福州脱胎漆器、扬州漆器、平遥推光漆器、成都漆器最为闻名。
1.福州脱胎漆器
福州脱胎漆器是中国漆器文化发展的集中地,不仅承载着先人的智慧,更是融合了福州当地的传统历史文化,使之成为“中国脱胎漆艺之都”。
福州脱胎漆器制作的工艺特点:一是脱胎,就是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胚,以天然的漆为粘剂,然后用夏布(三苎麻布)或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精,待阴干后脱去原胎,留下漆布雏形,再经过上灰底、打磨、糅漆研磨,最后加以装饰花纹,便成了光亮如镜、绚丽多彩的脱胎漆器成品了;二是布胎及其他材料胎,它们以硬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接刷漆而成,其工序与脱胎基本相同。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了宝石内死、沉花、堆漆浮雕、雕漆、仿彩窑变、变涂、仿青钢等技法,并目把糅漆工艺同玉雕、石雕、牙雕、不靡、角雕艺术结合起来,使漆器的表面装饰琳琅满目,更加丰富多彩。
2. 扬州漆器
扬州漆器制作工艺主要有十大门类:点螺工艺、雕漆工艺、雕漆嵌玉工艺、刻漆工艺、平磨螺钿工艺、彩绘(雕填)工艺、骨石镶嵌工艺百宝嵌、楠木雕漆砂砚工艺、磨漆画制作工艺。
我将从以下近几年的作品中进行阐述扬州漆器工艺特点。
红雕漆《蓬莱春华》地屏简介 规格:
该作品采用纯雕漆工艺制作而成,采用中国大漆髹涂而成,髹涂数百层中国大漆于底坯之上,在髹涂好大漆的漆坯上精心雕刻。以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高远构图集近景、中景、远景于同一视线。作品画面远处山峰耸立、山峦层叠、烟云漂浮,近景清溪环绕、老松遒劲、阁楼依山傍水,呈现了“山绕云烟水绕庐,松荫花坞有仙居”的一片清净和谐,雅居秀美的自然境界。该作品雕工精美,细致入微,层次分明。皴法纯熟,特别是群松针叶,郁郁苍苍,令人神往。
百宝镶嵌《吉庆有余》地屏简介
扬州百宝镶嵌漆器,始于唐代,自明代末扬州着名漆艺大师周翥把这一工艺推向高级阶段,成为名贵漆器品种,而享盛誉于世。其法以金银、宝石、珍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砗磲、青金、绿松、螺钿、象牙、蜜蜡、沉香为之,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瓴毛,嵌于檀梨、漆器之上,大而屏风、桌椅、窗格、书架,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箱,五色陆离,难以形容,在清代扬州有许多作品被选为贡品供皇家享用。
作品采用了百宝镶嵌和雕漆两大扬州漆器传统制作工艺,主体画面有兰花、腊梅、水仙等名花,天竺果、桃子、荔枝等佳果,相互巧妙搭配,使之珠联璧合。设计者以超凡的想象力,描绘出吉祥如意、年年有余的祥瑞意境。纵观整个地屏,选用黄云母、黄角、寿山石、青田石、石决明等二十多种高档材料。画面采用平面与浮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感与空间感,名花佳果镶嵌在雕漆锦纹之上,将雕漆与百宝镶嵌两种装饰手法有机结合。
3. 平遥推光漆器
历史资料显示“平遥推光漆器”始于唐朝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千多年。因其取材是天然的植物,所以又被称为“老漆”或者“大漆”。推光漆的独具创新,首先是要从好木料选取到制胎,再以猪血、砖粉涂缝,磨光,然后开始涂天然老漆,磨了再漆,漆了再磨,反复多次,最后用手掌蘸麻油在漆面上推出光泽来,再又经过推敲、描金、彩绘等几道工艺。推光漆器,漆光闪闪,映影如镜,故又称“金漆家具”。
4.成都漆器
成都漆器以天然生漆、实木为原料,最主要的工艺特点是“雕花填彩”,工艺师们挥刀如笔,在胎底上雕刻各种造型,再填以色漆,反复打磨抛光而成,视觉效果非常令人震撼。
二、日本漆器工艺特点
日本漆器文化可以说源于中国,但其对中国漆器工艺技法的学习与继承一直是将内容融合于本土民族文化中的,使其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当我们看到日本漆器工艺品时,那些富有意蕴的图案与具有和谐秩序感的直线形和网格形就会马上浮现于脑海中。它们非常强烈地展现出了现代设计意识和内涵上的东方文化精神,同时作品的精致设计和明亮的色彩搭配都充满了微妙的思想和多变的性格。
每个漆器产地也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比如装饰精美的莳绘和戗金则是轮岛漆器工艺的特点,镰仓雕这种工艺则以其发源地神奈川县镰仓为名。
由于日本现代漆器艺术家对胎质成型、髹涂方法、装饰技巧的不断研究,创出了许多新的漆艺手法。如黑田辰秋把鲍鱼贝强烈多彩的光泽巧妙地组合做成的螺钿;大场松鱼用新手法再现平文;寺井直次对蛋壳的有效研究和纯熟的掌握;田口善国艺术性地运用莳绘等,都展现出了别具一格的漆器工艺特点。
日本美学观中不仅体现静、虚、空灵等传统的从中国而来的东方韵味,还具有西方实用的、繁琐的特点,更有本身所具有的爱好优雅、纯洁的特点,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漆艺”。日本自然美学观念中有“雪”、“花”、“月”和“物哀”之说,工艺师把这些象征性的残月、落花、枯枝、红叶、衰草等事物运用到工艺品中来当表达对自然界中稍纵即逝的、纯洁的、伤感的事物的喜爱。当你欣赏时,你会感受到个人纯粹情感的抒情,又能看到平和冷淡中描绘的一个梦与现实分不开的世界,达到了对自然美表达的极致。
三、二者漆器工艺特点的差异性
从素材上来看整体的工艺技法大同小异,但整体风格上中国漆器强调后期造型设计,而日本漆器喜爱标榜素材本身表达情感。工艺技术上主要是中国漆器喜欢立体一点的装饰,比如螺钿,雕漆,和百宝嵌;日本则发展出了以莳绘为代表的各式画法,整体造型以平面为主。
从实用性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漆器除了作为工艺美术品被欣赏收藏外,其在和食、茶道、佛具等方面也是被广泛运用的。而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煎炸烹炒,样样俱全,尤其中国的饮食又多以热菜为主,相较日本则以冷菜为主,如刺身,生鱼片等等。正因为漆器的受热性不稳定,这也使得其作为餐具在中国难以得到推广的原因。但我国目前许多漆艺匠人也一直在追求达到这样的目标。
中日漆器制作的工艺技法都是非常精湛的,随着世界文化的一体化,各国间漆艺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形成了无国界的继承和发扬,达到了共同发展与繁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于泳《中日现代漆器装饰比较》,《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3-15。
[2] 孙菲《福建文化资源简述》,《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2-10。
[3] 王湛.明清扬州家具探微
作者: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