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传统雕塑在历史长河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宗教、政治、文玩等等。中国传统雕塑既有固有的风格特点,也有当随时代的造型演变,研究中国传统雕塑的运用才能更好了解中华体系最能触及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传统雕塑;造型;运用中国雕塑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所能看到的以及消逝在历史之中的雕塑作品不计其数。我们能在全国各地看到不同时期的雕塑形象,无论石雕、木雕、玉雕等各种雕塑表现手法与呈现的气度,都与西方方雕塑有着鲜明的不同之处。我们剖析中国雕塑的传统内核势必在各种载体之中寻找到答案。
一、中国传统雕塑的美学构建中国雕塑艺术的美学本真,从很大程度上讲,是体现在繁简得体。而繁简的最大体现在线条与块面之间。意大利米开朗基罗也说,“大石头从山上滚下来,剩下来,那才是雕塑”。这和庄子说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古代雕塑几千年来均遵循自己民族的特色,通过与自然空间关系,创造一种意境,渲染独特的氛围,陶冶人之性情,激发人之情感。创造新的艺术境界。在艺术表现上通过意象表达心中的审美理想,特别是在神韵方面,不受客观对象的束缚。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造型到魏晋以来的佛教造像及明清的工艺品雕刻均遵循这般美学特征。例如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龙门石窟内金刚力士造像,武威铜奔马等皆是如此。
二、中国传统雕塑的空间设立对于空间的设立,中国传统雕塑从来是不落旧窠的。它们依托自然、人为、器物的雕琢令其在平面的线条相互地交织而形成的立体的空间。传统的雕塑运用中国的工艺美术对线条的处理,以及在空间形成的视觉震撼与情感的表达上形成独立的语言体系。比如四川乐山大佛其身居山中的造型,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令在大佛旁边另塑护法天王,其一佛两天王的空间设立,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冲击力。中国雕塑在这类有背景的描绘之下,独立的圆雕毕竟在表现空间体量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背景中图像的雕绘可以起到意蕴方面的补充。如龙门石窟作为全世界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其空间上以盛大为名,更是把意蕴与视觉完美的融合。在某种程度来讲,古代中国宗教与政治的融合造就了如此高的雕塑艺术成就。
三、中国传统雕塑的装饰功能秦汉是中国雕塑历史上的一次转折点,雕塑从祭祀和礼器上的装饰独立出来,出现大量的兵马陶俑、陵墓瑞兽及各种大型石雕,深深影响了汉代以后的陶俑。我们从陶俑之中更能成为研究古代服饰的佐证。当然,我们这类雕塑的装饰只是基于历史的事实,还原了当时的历史风貌与风土人情。
北京卢沟桥在东端桥堍两侧石栏杆尽头,各有一只大石狮,以头紧抵栏杆最东端望柱,西端相应位置,则为2尊石象。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雕塑在其物体的功能性上加以装饰,使其生活成为艺术,艺术为生活所用。
在这方面,传统木雕显得尤为突出。其东阳木雕、黄杨木雕、潮州木雕(金漆木雕)、龙眼木雕作为传统四大木雕之乡,在生活用品中,如床、窗、桌、凳、椅等更显雕琢之能事。
四、中国传统雕塑的时代感清初着名的国画家石涛曾说“笔墨当随时代”,这个着名的论断充分表明,时代主题与社会生活的转换要求艺术家要调整自身的姿态。因此,中国传统雕塑既有相对稳定的美学体系,同时也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内容。
从先秦时期礼器为主的雕塑,再到汉以后的陶俑、石刻,再到宋明清文房把玩件的小品,其雕塑的时代韵味也从其祭祀属性变成了宗教属性,再到雅玩之属性,这是从夏商周的王室再到封建中后期平民百姓的过渡。如青铜器雕塑的周正厚重,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雕塑“秀骨清像”,又到了北宋时期定窑孩儿枕的生活属性,中国传统雕塑造型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
木雕、竹雕方面自明代就人才辈出,代表人物为“嘉定三朱”,即朱鹤、朱小松、朱三松。清代得以留名的雕塑家较多,如昆明筇竹寺五百罗汉的作者黎广修,供职于宫廷的竹雕家封锡禄、沈尔望、周颢等人。还有如天津“泥人张”一家。其雕塑的世俗化至此达到鼎盛。
五、中国传统雕塑的天工之妙古人的智慧从不显山露水,在雕塑上便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四川乐山大佛除了上述的空间视觉冲击,在雕塑上赋予了极为高超的巧妙设计。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 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褶也有排水沟,正胸向左侧的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这些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可谓匠心独运,亦不失天工之妙。
在北京故宫,由于大殿台基较高,雨天台基便会形成内渠,渠内之水经由望柱下方流入螭首,再由其口中孔洞排除。螭作为传说中的龙之第九子,嘴大,肚能盛水,故以螭首为排水,形成“千龙吐水”之盛景。这也是古代雕塑形象与装饰功能、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的体现。
中国传统雕塑,无论从纯粹的观赏,或是教化意义,或是为生活所服务,皆体现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六、结语中国传统雕塑作为世界艺术史上最为灿烂的造型艺术,其历史所赋予的时代风格与造型特点,皆是美学体系的一次又一次的构建。我们从古代的雕塑中汲取创作养分以及借鉴古人创作智慧,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形成属于我们时代的雕塑艺术体系与风格,并在世界雕塑史上书写新一篇章,留与后人作研究。
作者单位:常州市龙傲园林雕塑有限公司作者:何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