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发绣的现状及生存发展对策

[日期:2021-11-15]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2021年年5月东台发绣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1月5日东台市东台镇被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发绣)”。在这些光环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东台发绣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发展的瓶颈有传统工艺遇到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个性”。如何走出困境,重振辉煌,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发绣    现状    发展     对策

  
  东台发绣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繁荣之后,日渐堙没。直至七十年代初期,按照周恩来总理关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传统的指示精神,正式成立了东台县工艺品总厂,在一帮苏州民间工艺美术艺人高伯瑜和顾文霞等人的帮助下,发绣这一民间绝艺得以恢复和重现生机,并初步显现出地域文化特点和价值。
  
  经过30年的发展,工艺品总厂于2000年改制为私营企业,原来在工艺品厂从事发绣画稿设计、销售、装裱等行当的人员自立门户,成立了大大小小的二、三十家发绣厂。如今二十年过去,东台发绣由鼎盛时期的从业人员近千人,延续至今已不足三百人,产值不足三千万。
  
  一、东台发绣近况令人堪忧。
  
  1、绣娘人数急剧下降
  
  2020年10月,发绣协会做过调查统计,当时登记的发绣从业人员是295人,加上没有参加协会的几家,最多也仅有330人左右。
  
  2、人员结构老化严重
  
  调查2000年工艺品总厂改制后的天工发绣公司,还有大集体时期入厂的绣工在工作,一些人早已过了退休年龄,因为人手不够,还在一线绣,许多人已经眼力不济。
  
  3、绣娘队伍不稳定
  
  绣娘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多是四十多岁,鲜有三十几岁的绣娘。因为照顾孩子上学,没有找全日制的工作。一些人能在家里绣,时间到了就去接孩子,他们把这叫做“做外发”。一旦孩子考上大学去了外地,一旦有合适收入的工作,有些人就会毫不可惜的放弃发绣行业。近几年来,每每有一个超市开张,新来的收银员、服务员中就有可能是先前的绣娘。
  
  4、绣娘收入偏低
  
  这是绣娘队伍急剧萎缩的根本原因。据调查了解部分发绣老板和绣娘,大部分人的收入在2000元到2500元左右,少数在3500元以上,手艺拔尖的在4000元,那是凤毛麟角的几个。30cm的双面绣,现在外发的是有些老板最低的低至120元,这个价格十几年前就是了。绣一幅这样的作品,绣得好的,要五、六天,这样每天挣20元。绣娘怎么能承受?所以,应该五、六天的活儿,一两天就做完了,其质量可想而知。
  
  5、发绣行业规模小、散,缺乏行业支柱企业
  
  各个发绣厂从东台工艺品总厂改制后应运而生,大多是从厂里出来的人挑头单干的,规模很小;另一原因是发绣是手工艺品,纯手工制作,不存在机器规模生产。许多发绣厂名为厂,其实只是一个店面,另有几个绣娘在制作发绣。只是一个作坊而已。稍有规模的两家,现在也只有十到二十几人生产。
  
  6、发绣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发绣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初中水平,少数是高中,除了在工艺品总厂时期有专业的绘画、装裱、刺绣等学习培训外,进入个体时代以后,已经很少有学习培训了。一些人做了发绣老板后,也不必亲自画,亲自装裱了,所以,整体的艺术水平、艺术鉴赏水平已远远不如工艺总厂时代,更何况,拔尖艺术人才都已远走他乡,寻更高的平台去发展了。所以,说有些发绣老板不懂发绣并不夸张,市场上出现劣质的发绣作品,除了趋利因素,就是有南郭先生似的发绣老板。
  
  发绣经营者职业素质普遍低下。只要涉及名利,就会相互倾轧,背后拆台。多年前,盐城某高校搞校庆活动,想用发绣作为礼品,东台多家发绣老板收到邀请函参加投标,结果被东台一家颇具生产能力的发绣厂超低压价中标,因时间紧,价格低,其交付的质量可想而知。只会在短时间内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影响了东台发绣的声誉。东台发绣行业的人民来信在省工艺美术行业都很有名。如此造成的恶劣影响造成的后果其中就有:盐城成立盐城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时,作为盐城工艺美术的大哥大,盐城工艺美术协会的会长竟然不是东台人。
  
  7、管理难,难管理
  
  在工艺总厂期间,管理相对容易。变成社会上的个体后,管理要难得多了。发绣老板和各个绣娘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没有集体意识。发绣毕竟是商品,其生产、销售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出现质次价低的发绣产品,也就见怪不怪,有人买,就有人做,存在就是合理的。只要合法经营,任何部门也无法查处。作为发绣行业自治组织的发绣协会,在许多方面也显得无能为力。
  
  二、近年促进发绣发展的举措
  
  1、传播发绣
  
  东台发绣登上中央电视台的次数可算是不少了。曾两次参加了李佳明主持的《鉴宝》和后来的《寻宝》栏目。专家在《寻宝》中,对大师陈伯余设计制作的发绣长卷《百骏图》评价其“堪称国宝”。2012年12月的《欢乐中国行》舞台上,又让东台发绣风光了一回。
  
  2010年11月,台湾举办首届文博会,东台发绣人丁崇政应邀携发绣长卷《富春山居图》参加展览,当时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观看了发绣长卷,并给以很高评价。央视《海峡两岸》栏目给予连续报道。
  
  2、注重创牌
  
  2009年,东台发绣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年,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东台发绣”地理集体商标被国家商标局批准注册;2008年、2014年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发绣艺术之乡;2015年,省政府公布一批受保护的传统工艺名单,东台发绣榜上有名。2021年年5月东台发绣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1月5日东台市东台镇被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发绣)”。
  
  3、对外展示展演交流比赛
  
  2009年,东台天工发绣生产的发绣产品“百合花”被上海世博会指定为世博会专用礼品;2010年11月,东台发绣企业应邀参加台湾首届文博会;2012年7月,东台发绣参加了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的民间技艺展演;近年来,部分发绣企业先后随江苏工艺美术代表团出访过美国、俄罗斯、德国等欧洲六国,所到之处,不断引来外国友人对东台发绣精美技艺的惊叹。2015年东台发绣作为江苏非遗项目之一参加中国长江流域非遗博览会;2016年发绣绣娘参加中国第四届非遗博览会传统刺绣技艺大赛,在全国二十几个绣种80名选手中获铜奖。近年来,东台发绣参加国家、省工艺美术博览会获得大奖200多次,其中金奖50多次。
  
  4、东台发绣在盐城工艺美术行业中的地位
  
  毋庸置疑,东台发绣在盐城工艺美术行业占有很重的分量。2014年,盐城市政府公布首批10名工艺美术大师,东台占8名,其中发绣大师6名。2016年,江苏省公布第五批工艺美术大师,东台发绣行业3人榜上有名,盐城市也只有三人,结束了盐城没有省大师的历史。另有三名成为省工艺美术名人。东台发绣行业有20多名高级工艺美术师,其中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8名。2016年,盐城评选十大工匠,东台发绣人陈伯余成为其中之一,陈还于2013年被省政府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4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委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
  
  5、技艺传承
  
  针对近年来发绣从业人员特别是绣娘大幅减少的状况,市政府2012年组织财政局、教育局、文广新局、东台中专校会办,在东台中专校内招收发绣专业中专班,市财政全额减免学费,学校免住宿费,从2012年秋学期开始招生。发绣协会编写教材,并负责安排发绣实践课老师任教。一年后,一些学生已经达到绣长卷的水平了,曾在省里职业学校特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代表江苏到北京参加比赛。盐城电视台记者到学校采访,给予专题报道。                                                                                                                                                                                                                                                                                                                                                
  
  三、重振发绣行业的对策
  
  毋庸讳言,东台发绣已到了濒危的边缘,已经到了该下猛药治沉疴的地步。可喜的是东台市委市政府已经把发绣列为东台四大特色产品对外推广,发绣行业迎来了重生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1、培养发绣人才,用好人才
  
  做什么事情,人才是根本。离开了发绣人才,发绣就谈不上发展。培养发绣人才主要有几个途径:
  
  (1)、东台中专校恢复招生
  
  东台中专校应该妥善处理好原来教学人员与学校的纠纷、矛盾,由市发绣协会重新指定专门实践课教学人员,不得擅自变更。从今年秋学期开始恢复招生,市发绣协会配合学校做好招生宣传。新生享有以前市政府会办纪要的优惠政策。
  
  (2)鼓励发绣传承人带徒授艺
  
  鼓励有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职称的发绣从业人员带徒授艺。学习满一年能够独立绣制各种发绣题材作品的学员和老师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3)培养高级发绣人才
  
  鼓励中专校发绣班的学生报考对口单招职业美院的工艺美术专业或工艺美术高校,对有培养前途的发绣从业人员选择其中年轻优秀的保送至工艺美术学校进修。
  
  2、设立发绣引导资金
  
  发绣要从低谷走出来,进而做大育强,同样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支撑。设立发绣引导资金迫在眉睫。发绣引导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1) 举办发绣艺术节
  
  在市政府举办招商或经贸洽谈会期间,举办发绣艺术节。向市外客商展现东台发绣的风采。艺术节期间除了发绣作品展示、发绣技艺展演,同时举办优秀发绣作品评奖。
  
  (2) 定期组织评审发绣精品
  
  邀请数名国大师、省大师组成的发绣专家评审委员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发绣精品品鉴会,发放由每个大师签名的证书,并给予入选作品作者和绣制者奖励。
  
  (3) 对发绣班学生就业和发绣传承人收徒给予补助
  
  对每名发绣班毕业生毕业后从事发绣行业的每月给予1000元补助,接受发绣班学生就业的发绣企业每月300元补助。补助期限为一年。发绣传承人收徒参照此标准给以补助。
  
  (4) 给予参加国家和我省举办的工艺美术博览会展位费贴补
  
  发绣从业人员参加工艺美术博览会,凭展会通知,给以参加国家级和省级艺博会各一次展位费一半的补助。
  
  (5) 给予获得国家和省级艺博会金、银、铜奖的发绣作品设计者、绣制者奖励
  
  对上述两次参加国家、省艺博会获奖的发绣作品设计者和绣制者给予物质奖励:金奖3000元,银奖2000元,铜奖1000元。
  
  (6) 给予发绣中专班和优秀发绣从业人员进入工艺美院学习进修的人员学费、生活费补助
  
  市发绣艺术中心与发绣中专班毕业生、优秀发绣从业人员中进入工艺美院深造、学习进修的人员签署完成学业后回东台从事发绣行业不得低于8年的协议后,给予协议人员学费、生活费全额补助。
  
  3、组织定期评审发绣行业职称
  
  成立发绣行业职称评审委员会,每年组织发绣从业人员职称评审。分为初级技师、中级技师、高级技师。由发绣协会和发绣艺术中心推荐高级技师申报高级工艺美术师。推荐高级工艺美术师申报盐城市工艺美术大师,推荐盐城市工艺美术大师申报省工艺美术名人、大师。
  
  4、根据不同的发绣职称制定相应的小时工资标准
  
  初级发绣技师每小时工资不低于8元,中级不低于10元,高级不低于12元,高级工艺美术师(盐城市大师)不低于15元,省名人不低于18元,省大师不低于20元。各发绣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否则,不享有市政府对发绣行业的任何优惠奖励政策。
  
  5、推广使用地理标志商标
  
  在媒体上宣传发绣地理商标,成立地理商标张贴小组,制定该商标张贴标准。依发绣企业申请,组织商标小组对该企业申报的一批发绣作品认真评审后,对符合质量要求的发绣作品予以当场张贴。没有张贴发绣地理商标的发绣作品一律视为等级低劣的,可在报纸、电视上宣传,让广大消费者知晓。
  

  这些政策、措施可在根本上解决发绣传承、提高发绣质量等问题,让低劣的发绣产品在市场上遁形,提升发绣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发绣从业人员特别是绣娘的整体收入水平,保持发绣队伍人员稳定、壮大,为东台发绣迎来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梁海霞,女1976年生,江苏东台人,从事发绣艺术制作20多年,先后带徒30多人,东台市嘉丽发绣厂艺术指导、盐城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师承于刺绣艺术大师陈伯余以及前辈们的精心指导,深得发绣艺术的精髓,、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技术能手、东台市首届十大绣娘,在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全国工艺美术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工艺美术行业技术能手”称号。先后获国家级金银奖数十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