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我国古典家具的杰出代表,明式家具中各类精品层出不穷,其中明式圈椅更是为人熟知。优秀的明式圈椅由精湛的工艺水平制作而成,笔者结合对明式圈椅的设计和制作经验,简要谈谈明式圈椅的造型与其制作特点,从中深刻体会到古人的家具设计理念和审美思想,从而更加深入地认识并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关键词:明式圈椅 明式家具 工艺家具
明代是我国文化与艺术发展之盛世,随着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上从宋代开始兴盛的园林造园艺术,从而催生了工艺家具的迅速发展。在继承了宋元家具的工艺基础上,由文人设计、工匠制作的明式家具应运而生,并经过一代代家具工匠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现在广为人知的明式家具。作为我国古典家具的杰出代表,明式家具中各类精品层出不穷,其中明式圈椅更是为人熟知。
明式圈椅在明代就被文人与贵族阶层广泛运用,至今依然是明式家具中被制作和收藏较多的种类。明式家具的外形线条流畅但简练,艺术风格典雅而精致,优秀的明式圈椅由精湛的工艺水平制作而成,笔者结合对明式圈椅的设计和制作经验,简要谈谈明式圈椅的造型与其制作特点,以及从中体会到的设计思想。
一、明式圈椅的造型特征
在明式圈椅的造型设计中,最大的考验就是关于如何将圈椅的造型和比例设计得完美且具有舒适的视觉效果。因从宋代其开始的造园艺术的兴盛,园林屋宅的主人们需要与园林风格相匹配的家具,明代文人便参与设计了家具的外观造型,因此明式家具在款式和装饰图案等方面,均带有学究气息,同时也保证了在造型结构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一方面,明式圈椅的造型特征具有艺术性。顾名思义,在圈椅的外观方面“圆”是圈椅的主要特征。整体而言,明式圈椅的结构呈现出一种上圆下方的视觉效果,其椅圈以最简练的弧形线条呈现出大方雅致的视觉效果,夺人眼球;而圈椅下方的线条则用直线维持整体造型的稳重感,使得圈椅的整体具有直线和曲线相互组合、相互映衬的视觉效果。同时,明式圈椅的四腿装饰各有千秋。一些外观设计中,椅腿上略带花纹,如回纹、云纹等,让“方”的效果不过于古板;还有一些则椅腿略有倾斜,在垂直的基础上微微向外扩约三厘米,让四条椅腿的整体效果略微呈现出梯形,而不是形成完全直立的方形。整体而言,如果圈椅全部由曲线塑造,则缺乏视觉上的稳定性;若将椅圈设计成与水平垂直的直线,则又变得古板。因此采用这种上圆下方的设计,能让圈椅整体既典雅庄重,又不失灵动性,在视觉效果上具有舒适、稳定的亲和力。
另一方面,明式圈椅的造型特征具有极强的科学性。科学性在于明式家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明式圈椅的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考虑到人体结构和使用时人体反馈的舒适程度,还必须考虑木材的特性,使其结构能承重且耐用。我们可以从视觉上感受到圈椅的各个部分遵循了结构规律,椅圈、椅背、扶手、座面、椅腿、牙条、鹅脖、联帮棍等各个部分如同树木的主干、枝干、枝条、绿叶、树根,缺一不可且紧密结合,同时通过简约的雕花图案进行点缀。因此对于圈椅的局部,就要在设计中考虑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和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比例。例如联帮棍与鹅脖之间的比例,就要求联帮棍不能比鹅脖粗。设计合理的圈椅不仅在视觉上舒适美观,更在整体结构上有了稳定性,遵循比例且长短宽窄都恰到好处,就能在各个部位的连接处增加合理性,例如椅背和椅腿的长度比例,在保持美观的同时也让人坐在圈椅上保持稳定,后背靠稳椅背且双腿放置于地面;又如圈椅的椅圈连着扶手,由高到低顺下,使人坐靠时可将臂膀倚着圈形扶手,从而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得到极大的放松,且符合人体使用的规律。
二、明式圈椅的制作特点
第一, 圈椅的制作注重原材料的选择。明代因对外贸易的繁盛,使硬木成为了明式家具的主要材料,如花梨木、紫檀木、鸡翅木、乌木等。作为家具,明式圈椅必须具备坚固耐用的特性,因此制作明式圈椅的木材多为天然的硬木木材,质地坚硬、强度高,具有较强的耐湿性、耐腐蚀性和耐蛀性,同时具有美观的天然纹理和色彩。例如黄花梨不仅木质坚固,而且具有色彩鲜丽的自然花纹,纹样如行云流水,同时木料略带令人神清气爽的香气。选材步骤除了对硬木木材种类的选择,还要摘除腐烂、受潮、虫蛀、花纹不均的木料,并运用科学的干燥方法烘干,让木料的含水量维持在一定的标准,这样才能保障明式圈椅的质量,使其更为经久耐用,避免开裂。
第二,作为明式家具,明式圈椅在结构上也使用了复杂的榫卯结构。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如同人体关节连接家具的各个部件,最基本的榫卯结构可以由两个构件组成,即用榫头插入卯眼中,凸出与凹进的部分相互咬合,在凹与凸、高和低、长和短的变化中连接并固定两个构件,不用胶水和钉子,并且能使家具整体更为牢固,有效地限制部件向各个方向扭动,同时也方便拆卸运输,便于维修。若是依靠钉子链接,极易造成木料上的裂纹,久而久之容易断裂。同时这样的结构在外观上也无法被察觉,不会破坏家具的整体美感。
第三,在雕刻图案纹样方面,做工精良的雕刻花纹可见刀法的圆润、细腻和生动。明式家具的纹样装饰不在于繁复而在于画龙点睛,因此一般不作大面积的雕花,而是在明式圈椅的椅背、劵口牙板等部位的装饰图案不能过于繁复,要恰到好处,主次分明,否则会显得累赘,从而影响了圈椅整体的美观。在纹样雕刻的要求上追求神似,小范围地采用浮雕、镂雕、线刻等技法,精细雕镂点缀在最适当的部位,与圈椅整体的简洁形成对比,使视觉效果显得明快、简洁、大方。
三、明式圈椅表达的设计思想
明式圈椅外观造型所蕴含的设计理念,代表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哲学思想。圈椅整体呈现出方和圆相协调的造型,上圆下方相结合,椅圈是圆,座面和椅腿是方,椅圈组成的完美弧度与坐面和椅腿相呼应,如同圈椅扶手为天,方正的座面为地,天地交会,构成了“天圆地方”,而“天圆地方”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典型的宇宙观,也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观念的典型表现方式。
“圆”作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较为常见的设计元素,具有吉祥的寓意,例如生活中常见的手镯、戒指等饰物都采用了圆形的设计,这不仅是在佩戴与使用时更具舒适度,同时也藉由圆润的外观体现出一种和谐团圆的祥瑞含义,自然为人所喜爱。“方”则带来方正、稳定、稳健的视觉效果,表现出循规蹈矩和宁静致远。天圆地方体现出圆满与稳健的愿景,使得阴阳平衡,体现儒家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和精神追求,同时又有“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自我约束,带有道家哲学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意味。
四、结语
明式圈椅作为明式家具的杰出代表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明式圈椅整体风格素雅简洁,既典雅庄重又不失灵动性,选料严谨且制作工艺精湛。通过对圈椅的造型特征的分析,我们能深刻体会到古人的家具设计理念和审美思想,从而更加深入地认识并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有利于现在新中式家具的设计与制作,值得后人慢慢研习和品味。
参考文献:
[1]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三联书店出版。2008
[2] 孔样骏:明式家具的繁衍生息——明式圈椅解读 [J] .大众文艺。2011.第020期
[3] 刘琛。李应杰:明式家具中的儒、释、道思想——以明式圈椅为例 [J] . 艺术品鉴。2018.第12X期
作者简介:
谢惠强,男,1966年出生于吴中区临湖镇,宝树堂红木创始人,临湖镇民间工艺家协会会长,工艺美术师,第二届吴中工匠。1981年起拜师学习苏工传统木作手艺,后拜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式家具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许建平,1984年创立宝树堂,作品荣获多项国家级工艺美术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