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秆画制作过程的探讨

[日期:2022-01-20]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麦秆画工艺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长期的制作实践,大胆突破,从平面到立体、从单色到多色、从简单到复杂,创造出的作品愈来愈丰富多彩。时下,人们对工艺品重返大自然的追求,更是对麦秆画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但同时,人们对麦秆画的选取要求也更高了,因此,这就需要制作者们不断创新,使麦秆画工艺能与时俱进,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关键词:麦秆画,制作过程,创新探讨。
  
  麦秆画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虽然都属于剪贴艺术,但是麦秆画相较于剪纸、布贴的制作工序就要复杂得多,它需要经过割、漂、刮、碾、烫等多道工序的加工处理,并运用图画、版画、剪纸、烙画、浮雕等多种手法来表现。本文将以《百里负米图》为例,谈谈麦秆工艺的制作过程, 探讨它的工艺创新,希望能有益于麦秆画工艺的发展。
  
  下面就来说说扇面麦秆画《百里负米图》的制作工序:
  
  一、刮料
  
  麦秆画的制作原料是麦杆,用剪刀将头和尾去掉,中间段主要选上面两节,第二节的宽度最适合,利用率最高,第一节虽长但顶部很窄,只挑少部分长且宽的留作做山石、树干和房子用。
  
  麦秆分类剪好后,先将麦秆在水里轻轻搓洗掉表面灰尘。然后将每一根麦秆反复来回灌水,以确保每根麦秆都被水灌透,再将麦秆浸泡在水中大概20分钟左右,然后把麦秆从水里捞出、甩干、刮料,用单面刀片从中间把麦秆刨开,然后进行刮平。刮的时候刀片与麦秆成45度角,始终顺着一个方向刮,力度要把握好,麦秆要刮到能自由卷绕无断痕就行了。
  
  二、下料
  
  将图样设计好后,用临摹纸描下来,再合理地利用麦秆的自然纹理颜色来体现它的艺术效果,从而达到一个自然、和谐的境界。先根据作品的自然纹路将透明纸覆盖在相应纹路的板料上面,用无水钢笔,依据透明纸上的相应部位图留下画痕。
  
  不同部位,选用的料也不同,如人物选用的是白色麦秆,房屋、树干、山石等绝大多数选用的是原色麦秆最亮的部分;而有些部分,选用色彩较暗的料就可以了,像树、茅草、小石块等等,这要根据我们的艺术构思而定。
  
  剪料时,要注意剪口的圆润、顺滑、不得稍有豁口。在剪裁房屋、山石等比较大的块料时,用剪刀的后部,这样剪出来的线条更加的柔和自然;在剪茅草、树叶和水波纹等部位时,用剪刀的尖口部,这样才能剪得更精准。如在剪裁人物的手指、头巾、鞋袜和水波纹的时候要特别的仔细,粗细、长短的比例一定要按原图的构图来剪裁,不得有偏差。在进行细节处理时要严谨,剪裁时要以防断裂,在拐角的时候,不要用力过大,还要剪出叶子、茅草子在风中的灵动性。画的料剪完后还得把“百里负米图”五个字一一剪好,所有这些都是保证整个作品效果的基础。全部料剪完之后,我们就可以准备烫料了。
  
  三、烙烫
  
  在对剪裁好的料进行烙烫上色之前,一定要对图样的整体构图的色彩、明暗关系,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考虑,决定最终成品的总体效果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才会在每块料的烫制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烙铁通电,一般需要加热五六分钟左右,然后就可以开始烙烫了。在给树叶烫色的时候,要注意烫色由浅入深的过渡,这样才能凸显出叶子的光影明暗。烙烫时,根据需要动作有时要慢,要反复来回烙烫以加深颜色,如山石的阴暗面;有时又要快、要准,不能拖泥带水,这样出来的效果才自然生动,如从深往浅过渡时。根据上色部位的需要,还要注意保留麦秆本身的自然纹理与色彩的层次感,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做头部的烙烫,人脸的神态在烙烫时一定要把握得非常的精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稍有差池就得弃之重做。在烫手指的时候,也是力求与手指的动作特征相吻合,烙烫出人物所呈现的形态各异的动感。在烙烫山石时,注重效果的自然真实,多采用不规则线条进行烙烫,过于直而流畅顺滑的线条就失去了山石的真实感。还有人物的衣服,鞋袜,米袋,拐杖,头巾,门窗,石阶等等都需依据整体构图的效果,分别对每一块料,做出相应的处理,每一块料的处理效果,必须达到与其它部位和谐和统一。这些全部烙烫完成后,再将剪好的五个字一一浅浅的烙烫一遍,因为底色是浅色的缘故,浅烫后的字才能从画面中跳出来。至此,烙烫的全部过程就结束了。
  
  四、拼贴
  
  在拼贴麦秆画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整个画面的立体效果和层次感,因此粘贴的顺序要事先安排好。
  
  将把描图纸和白乳胶拿出来,把烙烫好的料按画面布局的先后层次在描图纸上进行粘贴。在粘贴山石、房屋、大树等大块料的时候,要合理的用胶,既要保证粘贴牢固、平整,又不能有多余的胶从边缘处被挤出来,以破坏画面的整洁。所以刷胶的时候要少而均匀,粘贴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接缝处应该做适当的压叠,而不能错位。粘贴时都要小心的把料与图纸的位置对好对准,按这个方法把所有的部件按先后层次一一粘贴上去,再把每个粘贴的部位都压平压牢。
  
  至此,麦秆画《百里负米图》就全部完成了。
  
    不管哪种工艺都是贵在创新,重在突破,麦秆画以独特的工艺使得其在传统工艺中的地位和价值的不断提高,这种传统工艺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去接受、去实践。 
  
  作者:吴永龙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