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三字经》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是:玉石不经雕琢打磨,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以琢玉教人懂得做人的道理。这也说透了,玉石与玉器的差距。
关键字“:玉雕 器皿 创作
从玉料的“毛料石头”到加工成精美的玉器,有很长的路要走,玉器行里早有“三分料七分工”之说,足见玉石的雕琢打磨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道制作工序,更是集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创作工艺,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又一标志。
现结合本人在苏州从事玉雕创作的探索实践, 浅谈下玉雕器皿的创作体会。
器皿,器物也。
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之美,体现在日常实用或装饰的器物上,将简约或者奓华的景物和图案呈现在器物之上,置放于家中协调着视觉的缓冲,其所展现给见者的艺术感官就是这家主人的品味。一件美丽的器物就能给你稍有平淡的家增添出别样的风韵雅致,与整个家的装饰呼应与融合,使人看起来愈加的和谐辉映。在器物之中,玉器之美是中华文化所崇尚之审美意识的最完美代表,亦是人性之美的本质在自然物中最相应的载体。孔子云: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人也。慎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古人几乎把这世界上所有的美德都附加到了玉身上,足见古人对玉之崇尚之情。
在如此众多美的器物中,玉雕器皿是一朵娇艳瑰丽的奇葩,是玉雕创作题材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是艺术与世俗的相融,是精致生活和温雅气质的产物。
(一)玉雕器皿的美
玉雕器皿以稳重、端庄、形美、玉润取胜,放置在客厅、书房、案几或笔墨旁,既是美化空间的手段,亦是不可或缺的实用品,成为文人雅士与君子的体己之物,私享之趣。
其实玉雕器皿有三种美的境界。
第一种是观者第一眼中的好感,也就是器形与材质的美,和谐的器形与高级材料的使用,一下就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加之高超技艺的花纹琢刻,一眼看过去便知其是一件心血之作。
第二种则未必在形式上釆用过多的程式化,可以跳出已有造型的框架。可以有更多的设计创新,技术的提炼。各种不同的造型都可以借鉴与参考,无论是周正的、还是随形的,只要是合理的、和谐的,能使人产生美感的造型都可以视为成功的设计。虽求其精,未必感其繁复,这是设计之美。
第三层即是更高境界,此时的琢玉人可能已经将自己的角色转换为欣赏作品的那个人,他手中的作品其所求则是能够激发欣赏者与创作者心灵上的碰撞,作品则已经退而成为沟通两者间的纽带。观者面对作品,经过心智的激活,和理性的切入,来探寻作品的内涵,最终达到物我两化,解读、重构,润物无声地融入个人的情感,达到那种心灵上的共震与共鸣。
(二)论玉雕器皿制作要点
玉雕器皿的美,或简单、或繁复、或素雅、或奓华、或厚重、或空灵。由于使用玉材的不同,大小形态不一,故而所产生的效果亦不同,各有其美,不过总的来说不外乎两点。
1.周正,方方正正,周正器皿需要符合审美比例,器型周正,钮盖、口沿、器身、器足的比例分配得当,符合黄金比例。
2随形器皿,姿态肆意妄为,但器物要让人觉得舒服,观之不让人有违和感,符合美学比例。
(三)关于玉雕器皿制作体会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如果说一件玉雕器皿作品仅有功能属性,而没有植入文化内容,这样的作品是肤浅的、粗鄙的。千百年来,儒、释、道的精神理念始终影响着我们华夏民族,无论何处,无论何地,任何事与物,无不渗透与呈现着这些信息。雕刻技艺是玉雕的生命,构思设计是玉雕器皿的灵魂。每一件精美的玉雕器皿作品背后都有着作者自己的一片精神园地,它不仅是物质化的呈现,其中还有创造和对人生品质的不懈追求。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设计理念从未改变过,所以,我们在设计与制作玉雕器皿作品的时候,习惯把一些景物、人物、吉祥图案琢刻在器物表面,以此来表达对生活美好的祝愿和期盼。
就拿笔者的玉雕器皿獬豸樽来说。
该作品的灵感来源于火炬造型,反复构思了2个多月,废弃了无数张构思草图,最终才确定以樽跟獬豸为元素,樽:古代的盛酒器具。下方多有圈足,上有镂空,中间可点火对器中的酒加热,后来演变成花器,装饰品。獬豸:动物(山海经)獬豸又称獬廌、獬豸(xiè zh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
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
“獬豸樽”在制作选材方面,采用了青海优质青玉,原料9公斤左右,剜脏去绺,剩下5公斤左右的时候,发现玉石内部暗伤,绺裂,只能忍痛磨去,重新调整器型,最终完工后净重 150克,高17厘米,宽8厘米,器物厚度5厘米,相比原来计划的玉雕器皿成型后几乎小了一半,但是制作更加精美,在雕刻手法上面,布局丰富,用料巧妙,琢工精美,釆用伏地隐起的技法雕琢浮雕獬豸图案,附以香草纹线条行云流水,整个玉雕器皿雕工流畅细腻,层次分明,气韵灵动,将玉雕的艺术魅力“构思精巧,琢磨工细”完完全全的展现了出来。
所以说,一件好的玉雕器皿,首先应突出其质感的特殊魅力,加之大貌淳朴浑成的外形,而细部又雕琢得极为精致,才可极尽雕琢之美,而琢玉人用千锤百炼的手艺,柳暗花明的巧思,曲径通幽的缜密,将玉雕器皿的实用、精美、意境都做到了极致,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使之成为一件有温度、有灵性的玉雕器皿作品,它呈现出来的含蓄、内敛、和谐、雅致的美学特征则是玉雕器皿独特的艺术情趣。
作者简介:俞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高新区钰轩玉艺工作室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