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瓷刻作为我国传统美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开始融入瓷刻元素。本文论述了瓷刻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表现,将瓷刻艺术转化为大众生活用品,来满足大众的文化以及审美需求。
关键词:瓷刻 非遗 现代生活 应用
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瓷刻艺术展现出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得到过许多文人墨客的青睐。但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在当代背景下,瓷刻艺术因为其做工复杂,价格昂贵等因素无法在现代生活中被大众接受。这也使得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瓷刻艺术广泛的融入到我们现代生活之中。
一、瓷刻的概述
瓷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门传统民间手工艺术,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剥玉”。大约从魏晋开始,当时的艺人们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廊,这便形成了最初的瓷刻。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常在自己特别喜欢的瓷器上题诗,用以激情抒怀,为使御迹保留长久,宫廷艺人就将墨宝刻于瓷器上,从而真正产生了瓷刻。
二、瓷刻的艺术特征
瓷刻是以瓷件为载体,以钢凿、铁锤为工具,利用瓷件本身特有的质地和凿刻后产生的崩瓷效果,将深浅不一、疏密不同、长短不齐、有粗有细、有虚有实的凿刻技法与刀法巧妙结合,将作品的物象肌理生动再现于瓷件表面,是承载传统文化、体现地域特质的传统工艺美术。瓷刻风格素雅,最早出现于清代,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作品既有洒脱的书画笔墨之韵,又有浓烈的金石雕刻之趣,技法独特、风格立异、独树一帜,其整体的装饰效果和耐人寻味的艺术处理具备了独立的审美和构成形式,被形象地称为“瓷器上的刺绣”。
瓷刻的雕刻技法独特,瓷器硬度非常高,釉面不但硬而且脆,在制作过程中,瓷件的稍有不慎,就会产生爆裂,整件即将成功的作品也会前功尽弃,一件精美的瓷刻艺术作品极难获得。长期以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和传统艺术样式,为地方文化的延续发挥了较好的传承作用。
三、瓷刻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表现
(一)瓷刻艺术在茶具上的应用
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多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为了区别于现代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茶具在追求个性化的时代,还需要具备工艺特色的特质,瓷刻艺术与茶具的结合应运而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比起艺术品,瓷刻艺术与茶具结合的消费更容易被一般人接受。从文化上看,茶具中所展现出的手工艺的美,将瓷刻文化、创作者的情感融入其中,是两者文化的碰撞、传承与交融。
(二)瓷刻艺术在酒具上的应用
酒文化在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而酒具在酒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人喝酒关注的是“杯中物”,而酒喝完酒瓶就被扔了,这很可惜,现在将瓷刻这个非遗元素运用到酒具的装饰设计中,与酒具进行有机融合,创作出新颖又有内涵的瓷刻酒具产品,不仅具有审美上的差异,还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具有了收藏价值。
(三)瓷刻艺术在现代软装上的应用
当前瓷刻艺术和现代软装具有共性的是,总体空间内要呈现出艺术的个性,体现自身的特色。现代软装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通过不断创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出完美的人居环境。瓷刻作为现代软装中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和物质形态,它凝聚了文化、审美、实用的核心,呈现出材质、肌理、色釉、造型等的变化。瓷刻艺术运用到现代软装中,既有文化的传承、又有审美观念的提升,成为现代软装中的点睛之笔。
二、瓷刻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一)彰显茶文化的内涵
瓷器是中国文明的一面旗帜,有茶的地方就有瓷器,茶文化与瓷刻艺术的撞击融合,两者相得益彰,更提高了文化品位。瓷刻艺术与茶具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有共同的特征,但是二者也有区别。前者文化的特征是显性的,后者的文化则具有隐性的特征。除此之外,因为真正理解茶文化与瓷刻艺术的结合,受众年龄集中到五十岁以上。因此内涵受众范围还是有所局限。但是通过将年轻人喜欢的元素通过瓷刻艺术的方式与茶具文化相结合,二者融会贯通,达到两全其美的目的,同时满足不同年龄段的消费人群的口味,且更能够彰显出我国茶文化的深刻内涵。
(二)促进传统技艺与酒文化的有机结合
中国酒文化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酒具则是这种内涵的外延和具体展现形式。诸如竹制品、兽角、和金银以及玻璃等酒具,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国我国劳动者和酒人几千年来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从这些多种多样的的酒具中,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到我们的先辈在制造工艺上的不断更新。同样,瓷刻艺术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审美趋势、思想内涵、工艺发展等,将两者融为一体,不仅让酒具设计得到更好的的展现,还能促进瓷刻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因此,将刻瓷艺术融入到酒具设计中,从某个角度讲其实是为刻瓷艺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这两种文化和艺术相互交融,能够碰撞不一样的火花。
(三)瓷刻与现代软装的新兴结合
现在人们具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因此其审美能力也相较以往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所以对艺术品的追求会更注重具有深刻内涵的特质。而瓷刻艺术与现代软装的有机融合,能够通过载体实现更加有实际使用意义的功能,且在载体的定位上需要具有打破常规及极具创意的特征。只有打破了常规,才能够扩大受众人群的范围,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瓷刻艺术的,从而实现瓷刻艺术与现代软装产品结合的目的。陶艺装饰必将以新的形式转化不断受到人们的青睐。瓷刻作为现代软装设计中独特的物质载体,必定与整体设计风格、审美观念相一致,并且根据时代环境的变更进行自我完善、调整和创新。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创新传统技艺,让瓷刻艺术迸发出独特色彩。通过瓷刻载体的转变从而寻求新的思路,进而产生一种具有社会适应力、符合现代人们时尚追求的瓷刻艺术,让非遗瓷刻融入到现代生活中,真正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而这些新型产品又能成为发扬传统艺术的重要载体,不仅为瓷刻艺术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保留了我国数百年的传统文化符号,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陈银付,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