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水晶工艺品加工与玉器雕刻艺术的差异

[日期:2022-03-2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东海县有水晶加工企2000多家,具备年产2千万件水晶饰品,500万件水晶工艺品的企业生产规模,年产值达 80亿元。开发出50多个系列 1000 多种硅产品,其中8项列入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值 120 亿元。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东海县的水晶工艺品加工与苏州的玉器雕刻还存在某些方面的差距。本文试图通过对两地相关行业的现状对比,找出彼此间的差异,为东海水晶工艺品加工行业的整体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晶加工 玉器雕刻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收人大幅提高,人们对中高档的珠宝消费增速迅猛。我国水晶珠宝首饰己进人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在末来十到二十年内,水晶珠宝首饰销量将会保持在平均年 10%以上的增长率,水晶投资品和收藏的增速将更快。水晶产业的发展,既丰富了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又推动了现代的工艺美术的发展。但要看到,东海的水品工艺品加工水平和苏州的玉器雕刻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找出差距,采取措施,实现赶超才有现实意义。
  
  一、东海县水晶工艺品加工的几个不足
  
  (一)品种单一
  
  东海的水晶主要产品有,水晶手镯、水晶雕刻品,水晶工艺品、水晶眼镜、水晶枕垫、水晶挂件、水晶洞、水晶筷、天然水晶景石、佛教用品、天然水晶标本,以及半成品等。但多年来水晶工艺品一直是老面孔,档次低、工艺粗糙、品种单一、款式陈旧。除雕刻品、观赏石等,少数品种被赋子一定的文化内涵含,其主打产品主要是首饰、眼镜等附加值不高,且工艺较为粗糙,没有高端的品牌支撑。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产品同性较大,艺术水准不高,文化内涵不足,附加值较低,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二)成本较高,利润偏低
  
  金融危机给水晶销售带来的影响逐渐加深,不仅原材料价格逐渐上涨,加工成本逐年增加,而且销售市场疲软,销售利润受到挤压。业内竞争变得激烈,经验丰富的工人自然成为争夺的焦点,与几年前相比,水晶行业的人工费用至少上涨了一倍,不单如此,还可能有人挖墙脚。所以,在原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利润反而下降,再加上市场的萎缩,直接影响水晶产业的发展。
  
  (三)资金不足,发展规模受限
  
  东海的水晶工艺品加工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且较为分散,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很难。创业的资金严重不足,投融资的渠道不畅的问题更突出,这直接限制了天然水晶开发和创新。经营业主产、供、销各自为政,单枪匹马闯市场,不能形成合力,营销网络不畅,与市场需求终端脱节,水晶工艺品的盈利空间大为缩减,导致很多中小经营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另外,经营之间相互抄袭产品的现象尤为突出,无序竞争,恶性循环。从业者的技艺水平较差,大部分都是拿别人的成品赚取中间的差价,这种模式在玉器行业也有过。这样就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苏州玉器雕刻水平简述
  
  (一)历史悠久 
  
  苏州并不产玉,但制玉发展都非常迅速,这在全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历史上的苏州玉雕曾以“苏作”“苏帮”“苏式”的艺术风格地域特色闻名中外。
  
  中国的玉器文化源远流长,每个时代的玉器特征各不相同,严格地说,玉器在历史上大的发展高潮仅有三次,分别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汉代和明清时期。在这里,我且不说良渚文化时期,江南一带就有玉器制作,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玉文化;也不说北宋时,朝廷在苏州设立造作局,其中役使的工匠就有许多玉工。就说明清时,苏州的玉雕曾达到了一个高峰。当时,琢玉的主要地区在江南一带,苏州和扬州成为全国最重要的两个琢玉地。明代起,苏州成为东南经济文化中心,尤其是明中叶以后,苏州号称“江南首都”,不但生活奢华,而且引领时尚潮流,玉器等高档消费品市场极度振兴,致使苏州的琢玉有了很大发展。明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书上,就有“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之说。当时,苏州着名的雕玉代表人物陆子冈被人们誉为“鬼斧神工”,曾琢玉水仙,玲珑奇巧,另有刘谂、贺四、王小溪等人善琢品玉,若仿古之作,竟可乱真。
  
  (二)构思巧妙品位高
  
  每个时期的玉雕都会留下那个时代的足迹,既有的体现人们对图腾、宗教的崇拜的文化内涵,也有奇托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求财祈福的吉祥图式。苏州玉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创意相结合,以当代人的审美要求构思意蕴,引领着当代玉雕创意创作的潮流。如杨曦的《风雪夜归》,巧借玉料瑕疵,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一大杰作。这块玉料除正面右下角较纯净外,其余通体均布满了白花点作为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营造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苍凉意境,仅在玉料纯净的右下一角刻画了崇山峻岭间一童子伸手指路,并同与一骑驴老翁冒雪夜归的场景,其构思创意之奇妙,琢剖技艺之不凡可见一斑。还有赵显志的《桨声灯影江南巷》,以五块玉雕牌组成苏州这座宜居城市的民间风情、白墙灰瓦、依河而建、小桥流水、杨柳依依。
  
  (三)规模大,档次高
  
  苏州玉雕生产经营非常活跃,在古城区的十全街、南石皮弄,古玩城一带集中了 400~500 家玉雕工作室和个体作坊,在园林路一条街就有 40多家前店后作坊的工作室,在东渚、光福一带更是集中了大量的玉雕作坊和从业者,仅是光福地区就达 6000 余人。
  
  经营玉雕的商铺也随之大量涌现,古城区观前地区内就集中有观前文化城、兴福玉器城、大成坊古玩城、观前老风祥银楼玉器商铺,以及相王玉器城、文庙古玩城、工人文化官玉器商铺等;在光福镇玉器一条街及周边,拥有玉器商铺 500 余家;还有一批正在积极筹备与招商淮备开设的玉器商铺,近几年因疫情稍有影响,据估计,苏州玉器年经济总量达30~40个亿。
  
  新一代玉雕人才不断涌现,并逐步崭露头角。苏州玉雕现拥有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2位中国玉石雕刻大师,10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8人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且大都年富力强,成为开创苏州玉雕一带新风的技艺领头人和行业标杆,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苏州玉雕历史上所从未有过的,一大批更年轻的初、中级工艺美术师也正在迅速成长。
  
  三、对比后的几点思考
  
  现代水晶工艺品种类较多。无色水晶,各种俏色水晶、发晶等都可以用来雕刻,或制作出各类工艺饰品及广受人们喜爱的风水用的水晶球。技术工艺是衡量一个行业是否是有先进性,是否具备市场竞争力,是否能不断领先与竞争者的重要前提。从收藏投资角度来说,收藏投资水晶工艺品,一要看天然水晶的质地,二要看雕刻工艺。好的水晶雕刻工艺品,材料质地要纯净、光润、晶莹,一件好的水晶雕刻工艺品应该从设计是否合理、工艺是否精细、能否给观者带来美的感受、能使观者与作品产生共鸣。水晶原材料的鉴别并不太困难,因而收藏投资水晶雕刻工艺品,主要取决于收藏者的艺术鉴赏能力。
  
  文化,是水晶工艺品的灵魂,一件好的水晶雕刻工艺品,质地佳,雕刻技艺佳(叫技术美),又有文化内涵,最能使观者与作品产生共鸣,因而就能把你带入商业模式的最高境界,让你客户的钱在愉快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你的口袋。
  
  玉器雕刻体现民间文化博大精深的一种特殊手艺。有人说,玉器是彰显历史人文精神的一种造型艺术,也有人说,玉器是美的化身、祥瑞的符号,其有“仁、义、智、洁、勇”,包含着为人之道,等等。其实,从本质上说,玉器是琢玉人的生活情感、审美追求与自然界的美石结合所凝练成的手工艺结晶,并由情感与审美衍化出所有种种想象、迫求和向往,这似乎是玉器本质的一种理性思维的回归,也是社会文明发展,“以人为本”的真实体现。
  
  目前东海现有经营商户 2000 多家,从业人数15000 多人,据估计,经营户实现年交易额20多亿元。
  
  我简单分析了江苏一北、一南的这两个相近的产业,期盼东海的水晶产业能够借鉴玉器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参考文献
  
  [1]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年版。
  
  [2]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玉器篇。中华书局出版,2008年2月第一版。
  

  [3]翁祝红.感悟水晶佛像雕刻。《浙江工艺美术》,2009 年第1期。


      作者:霍永龙

回到顶部